第 651 章(1 / 1)

穿成反派世子爷的亲妹妹 瑾年三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5个月前

一监察权是给予百官的。这个百官不是确数,而是对千千万万天武官员的泛指。

以往只是因为不好统计,只是因为他们微不足道,这才只在朝堂中行使这一权力的。

君晏:“元武十五年,高祖得到了万千天武官员的支持,成功夺下祭天游街之权,并在游街七日之后受封皇太子。祖制难违,那本宫按照祖制获得以上支持,诸位应该也无话可说吧?”

望着悬浮于空中的奏折,听着君晏云淡风轻的解释,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不止是君霖等人,武帝君玄、霍铭、霍鄞等一众皇家阵营的人,都同时露出了惊异的表情。

因为他们压根儿不知道君晏是何时收集的名单,又是如何以他这废物之名收集的……

不是,您都废成这样了,真的有人支持您么?

真的有这么多傻子?

舔了舔嘴唇,霍鄞很想问,可他又不好拆自家表弟的台。

罢了,他说是就是吧,万一能混过关了呢?

他对自己的安慰还未结束,一众门阀官员便发出了鄙夷的笑声。

就你?

就你?

不是你就算要造假,你能不能造的走点儿心啊?

你觉得我们都是傻子很好骗么?

君霖:“太子,你是什么人你自己还不清楚么?就算您不清楚,我们可是清楚的。”

由于心中笑意过浓,君霖说话也不再给君晏留情面。

毕竟他是皇子是亲王,相对不用像官员一样顾虑太多。

这个废物啊,真快笑死人了。

“这是真的。”

然而,就在一众人发笑之际,一位老者却缓缓自门外走来。

夏敦。

前些日子被武帝提拔,欲赐其大理寺卿之位的那名老者。

在一道道目光之下,老者缓缓从殿外走来。他虽年过半百,身上却有种不怒而威的气质。

沉静、睿智,与眉宇间的慈祥融为一体,给人以十分舒适之感。

如此一看,他甚至比朝中某些高位者,更像一个高官,更像一个德高望重的大臣。

尽管以前的他,不过是个地方小官,位卑职重。

也许对地方而言不小,但对京中贵人而言,也不过是蝼蚁罢了。

有人德不配位,有人位不配德,这不就是如今的天武么?

夏敦:“陛下,老朽斗胆坦言,此奏章上的名字个个属实,乃是一众官员亲手所写。夏某不才,正是此事的见证者与执行者。”

向上方的武帝拱手,夏敦的声音毫不掩饰的响起。

原来,数日之前太子曾亲自找到他,两人一番密谈直到深夜,终于敲定了那本奏折上的内容。

这几日里,夏敦或亲自出面,或派门徒前往。他们一个个的拜访那些地方官员,并说明自己的来意。

他夏敦没有别的本事,就这寒门出生,一路廉洁奉公而闻名。

多年来,他政绩斐然为人敬仰,按照常理,他早该升迁入朝,得武帝赏识,得百姓爱戴。

可就因为他是寒门中人,他的位置每每被门阀子弟所取代。

有时候,还会被门阀的门徒们取代。

他能说什么?

他只能一遍遍的告诉自己,这次不行,下次肯定行。

就这般,他兜兜转转了几十年,终于走到了今天。

他有了面见武帝的机会,有了在朝堂上为寒门说话的机会。

而他有,更多的人却没有。

在天武的一个个州府之中,还有无数跟他一样的地方官员。他们勤恳努力,却成为了卑微出生的牺牲品。

有的人因此一蹶不振,有的人开始昏庸无能,还有的人则自甘堕落,整日与歌舞酒肉为伍……

所以不是这些官员有多么看重太子,而是太子身上有希望,一个能改变他们如今处境的希望。

如果改变不了的话,他们也无法再差下去了。

如果前途无望,那还不如放手一搏。

夏老说了,有且只有一次机会,帮帮太子,也是帮助我们自己。

夏敦:“陛下,我等愿意支持太子祭天,我等保证折上之名个个属实,乃是这些官员亲手所写。如果在场有人不信,我们大可请人鉴定笔记,以证真伪。”

这一刻,老者的话音铿锵有力,其中的倔强与深沉,仿佛凝聚了多年的反抗与挣扎。

他下定决心实属不易,但他若不搏,未来他们的孩子们岂不是要重蹈覆辙?

搏!

必须搏!

君玄:“夏老言重了,孤相信你,相信一众官员,也相信太子。诸位,尔等对此可有异议?”

安慰了夏敦两句,君玄目光严肃的扫视周围。

不用想,他看的一定是一众门阀中人。

君霖,以及以他与右相王冲为首的一种有心人。

整个朝堂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一众官员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知该说什么好。

因为夏敦和太子既然敢把东西拿出来,敢说出比对笔记的话来,便一定证明他们有把握。

而且夏敦讲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他的声望也的确可能做到。

所以他们必须承认这奏折是真的。

或许有人会说,他们联名上书,那咱们也请陛下三思,立刻派人外出收集联名不就行了么?

可先不说剩余的时间够不够,就算够,他们官员的数量也不够啊……

门阀为何叫门阀?不就是因为位高权重,是官场中权贵,是官员中的少数人们?

所以即便加上他们的弟子门徒,恐怕数量也比不上寒门的一半儿。

招募弟子门徒很简单,可短时间要去策反某些寒门官员也是做不到的。

如果他们真的那么做了,岂不是落人口舌么?

这件事棘手,非常棘手。

君霖低头沉默,他在想,在思考如何应对此事。

在他的思考中,祖制里虽有高祖皇帝凭借大部分官员支持,成功获得名额的先例,但后来的加冕者都是朝中选出来的。

打定主意,他觉得从这个方向来说,他们或许还有一争之力。

然而他刚准备说话,一旁的君晏便开口了。

君晏:“祖制中不止有高祖加冕,还有三国来朝。父皇,据儿臣所知,他国认可也能成为皇子实力的一部分吧?”

君晏招了招手,托盘中又有三本奏折缓缓悬浮。

它们的绽开很迅速,同时也给了在场众人极大的惊喜。

因为这三本样式各异,明显就不来自天武的奏折,赫然是其他三国的进献之物。

天昭、天云、天水……

“这,这怎么可能?”

“其他三国也……”

“不,这不是真的,我不信……”

……

一道道惊呼声在朝堂上响起,铭刻这众人心底的震惊。

他们难以接受,不,是根本无法接受。

废物啊!

这些是一个给我啊!

怎么可能?

寒门官员支持他就算了,怎么连三国使臣也……

君霖:“父皇,太子殿下能得他国使臣垂青是好,可若是以某些代价换取的,怕是有失公允吧。”

君霖面色微红,此话别有深意。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