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喊声中,损失殆尽。呵呵,可怜我白龙寺有僧人一百四十七名,最后成功逃离江州的,不过三十余者。别的,尽数身死!”
说到这,老和尚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老衲恨,老衲深恨啊!”
他哭道:“老衲深恨,江州百姓忘恩负义!这三百多年来,白龙寺在江州活人无数。我白龙寺曾造得孽跟曾积得德相比,不过是一勺水比之于一缸水。可最后,我白龙寺竟落得了如此下场!老衲岂能甘心,岂肯服气!”
“老衲深恨,那顾云道人暗中布局,将江州僧人一网打尽。若只是佛道之争,老衲输了也认了,最多不过是紧闭山门。可他却是,斩尽杀绝、斩草除根啊!”
“这几年来,老衲无数次质问苍天,质问佛祖,何以至此,何以至此啊!”
老和尚伏地大哭,小和尚也泣不成声,而小道士看着这破败的山神庙,久久无语。
当庙中的悲凄稍解后,小道士问:“长老,你说这是顾云道人布的局,可有凭证?”
老和尚答道:“自有证据。”
“老衲发现不对后,就全力搜集证据,才发现其中的种种端倪。”
“其一,顾云道长和王御史是旧识。事发之前,顾云道长曾三次拜访王御史。若非得王御史相助,那场水陆法会上,顾云道长根本说不了三句话。”
“其二,顾云道长借助狂龙帮,用绑架、威胁等下作手段,这才将我白龙寺的底摸了个通透。”
“其三,围杀天云观那晚,救天云观众道人于危急之中的,那些所谓的侠士,其实便是狂龙帮的人。”
“其四,火烧白龙寺的真凶,根本不是所谓的苦主,也是狂龙帮的人。我寺中被烧尽的财物,其实大半被狂龙帮所得。”
“其五,在背后推波助澜,败坏我白龙寺声誉,并且暗中对僧人狠下死手的人,也大多是狂龙帮的人!”
“而最直接的证据是,那晚的邪月分明就是一个邪阵。而布法阵、役厉鬼,分明就是道家的手段!我江州城中,只有天云观的那些道士,才能有这等手段!”
“所以此事确凿无疑,就是天云观、狂龙帮、王御史三方联手,暗中布局,彻底将我白龙寺毁灭!”
看着义愤填膺的老和尚,小道士长叹一声:“长老说的自然极有道理。无奈这些都算不得实证,试问,这样如何能让江州百姓信服!”
老和尚呆住。
好一会儿后,他才长叹一口气,涩声说道:“道长所言极是。光凭这些,自是无法指证。更不用说,现在天云观在江州的声望如日中天。老衲要是如顾云道长般当众说出这些,怕是会被无数百姓活活打死。”
“这几年来,老衲常想,若是现在的天云观如从前的白龙寺,在私底下有许多为非作歹的事,老衲还多少几分报仇雪恨的希望。只可惜这四年多来,天龙观并无恶行,老衲实在抓不到他们的把柄。便是能挑出些许过错,也于大局无益。”
“所以两年前,老衲便已熄了这报仇心思。”
小道士沉默了一下:“既然如此,长老为何不离开江州,为何还要死守在这是非之地?”
老和尚激动地说道:“因为老衲在等!”
“顾云道长不是口口声声说,我白龙寺众僧借佛之名,行不法之事,这般作为必遭天谴!那他表面慈悲,暗地里丧心天良,害死了上百条人命,他这般作为也必遭天谴!”
“老衲就在这等,等着他顾云道长的报应!他报应一日不来,老衲便一日不离开江州。若是今生老衲身死,他的报应还不曾到,那老衲就从此不再信佛,不再尊神,不再相信天道报应,不再相信因果循环,那老衲死后定会化身厉鬼,终生终世,索他的魂!”
看着这一生良善的老和尚,此时却一脸的狰狞,小道士唯有从心底深处,发出一声长叹!
正文 442 两个和尚的修行
小道士叹道:“佛家说,不要执着,要放下。可惜长老你,已迷失了自我。”
他伸手一指小和尚:“长老,今日贫道因何来此?是因为昨日贫道见他受尽欺凌,可脸上虽有愤,而心中却无恨!”
“长老,这样,才是佛性啊!”
这话便如当头棒喝,老和尚全身巨震。他闭上眼,口喧佛号不止,渐渐神色*。
他毕竟学佛五十多年。这一惊醒,再睁开眼时,眼神平和,隐有慈悲。
他长身一礼:“道长之言,震耳发聩。贫僧学佛数十年,到最后竟不如一徒儿。是贫僧着相了。”
小道士受了这一礼,说:“依贫道所言,长老不如离开江州。”
老和尚默然,然后叹道:“要看破,要放下,这说来轻巧,行来,却谈何容易啊!”
小道士摇头:“无需看破,更无需放下,只需看淡便可。”
“长老需知,你在江州一日,便有僧人在江州一日,江州百姓一日便忘不了白龙寺的罪行。长老一旦离开,江州便再无僧人。如此,百姓心中的仇恨自然会放下。江州若无人再说‘打杀和尚’,从前受过白龙寺恩惠的人,定然会念起众僧的好,定然敢说起众僧的好。这样时日一久,等江州百姓愿意再接纳僧人,长老自然可以回来。”
“长老,离去不是为了放下,而是为了拾起啊!”
离去不是为了放下,而是为了拾起啊!老和尚痴痴地念着这句话,忽然放声大哭:“原来道长才是有大智慧的人啊!是贫僧执着了,是贫僧真执着了!”
大哭了一场后,老和尚握着小和尚的手,正色说道:“慧圆,你见过白龙寺的繁华,也见过白龙寺的倾塌。你得过众生的尊崇,也受过众生的羞辱。有这份经历,你的佛心可得圆满!”
“慧圆,你又天性纯良,生而有佛性。所以为师相信,你的成就定会令为师望尘莫及。”
“此次离开江州,为师不会再回来。为师若回来,这里的百姓定会想起曾经白龙寺。因此,为师就将这副重担托付给你。”
“来,慧圆,你跪下!”
单手按住小和尚的额头,老和尚正色说道:“慧圆,日后你佛法大成之日,便是你重返江州之时。为师盼你,在江州重建一大庙,在此弘扬佛法,引人向善,以偿昔日我白龙寺的罪孽,以超度葬身在江州的上百亡灵!“
小和尚顿首,正色说道:“慧圆在此发下宏愿,终我一生,必完成师父今日所托!”
老和尚大笑,连道“好,好”。
看向小道士,他问:“老衲糊涂,还不知道长大名。”
小道士回道:“贫道,天一派的道士张天一。”
老和尚合什:“原来是天一道长。道门有天一道长在,当大兴矣!”
说完,躬身一行礼,老和尚便带着小和尚,出了山神庙。
没有犹豫,老和尚带着小和尚,往江州城的大街上行去。
就见这两个和尚,低眉垂目,双手合什,头顶醒目的光头,身披破烂的僧衣,不急不缓,一步一步前行。
很快,“死和尚”的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