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师生初见(1 / 1)

在古代奋斗 黑木鱼 3138 汉字|0 英文 字 4个月前

第七十四章 师生初见

  下午,廖庭宇从学堂里回来就看着这家院子里浩浩荡荡的,站了几十个人。

  他感觉很是奇怪,他们在这里居住了这么短的时间难道还会有人来找茬吗?

  他进入人群便看见两个熟人拉着十岁左右的孩子。

  “这是怎么了?怎么这么大的排场呀!”廖庭宇用玩笑的口吻问道,只是眼神深处有些不爽。

  早早等着的两人有些尴尬,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精明如狐的商人,不用看就知道自己惹祸了。

  不过作为商人最基本的就是脸皮厚,在廖庭宇打开房门后,非常从容淡定的安排仆人井然有序的进去。

  还没到正式拜师的时候,张义就思来想去,觉得应该备些礼,只给束修怎么行?

  而且,可以用备礼的借口来威慑一下,免得自家孩子受欺负了去。

  况且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只是没有想到,自己居然早到了,反倒让先生的家人受到了惊吓。

  看到廖廷宇的到来,他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他边走边说:“先生,你看我这事儿办的,真的是抱歉,我只是想着给先生备些礼品,没想到,反而让先生和您的家人受到了惊吓,是我没有考虑周到。”

  “什么礼品需要这么多人来护送啊?”廖庭宇看着屋子安放的箱子有些期待,本来不怎么大的院子,多了这些人和箱子来,是立刻就显得狭窄了。

  张义连忙将廖庭宇引到箱子旁,打开地上几个大木箱,里面是一些好看的布料和精美的陶瓷器具。

  只是……

  廖庭宇看着那精致小巧的,如工艺品一般的玩具。“张老板,这东西,做得倒是很精巧。”

  张义舔着脸,很是得意的摸着自己的那几根胡子,“我听说,先生家喜得金孙,所以特意准备了些小巧的玩具。这些玩具都是用上好的木料做的,你看,这边角角的都磨平了的,不会伤着孩子。这些都是我夫人想的,我家小孩,以前就是玩的这些东西,我这老大三粗的可不懂这些。”

  杨树木木的站在一旁,就连仆人都看不下去了,这张老板都这么能说了,自家老爷怎么不动呀。

  杨树倒是想说,只是自己准备的东西,杨树瞥了一眼,自己夫郎怎么不给自己做一下参考呢!

  廖庭宇非常满意的看着张老板准备的东西点点头,“这些礼物,都是给孩子的,想来张老板的夫人,是相当贤淑的。既然东西已经到了,不如请各位大哥到门外等一下。”

  杨树的仆从在临走的时候拉了一下他的袖子。

  杨树给自己下暗示,都是为了孩子,没事的。

  “那个,先生,我也带来礼物,您要不要也看一下,您看,这是思故先生写的,我听说很多读书人都喜欢,所以为先生买了这本,里面的画面也是极好的。”

  廖庭宇看着话本眨眨眼睛,“你觉得他写得好吗?” ?

  杨树不明所以,“那个,我不认识太多字。”其实是十个有五个不认得。

  “所以,你没看过吗?”

  “我儿子看过,他给我读过,别看他小,现在字认得差不多了。”

  “写得好吗?”廖庭宇再一次询问道。

  “写得自然是极好的,我能识字全靠他呀,可惜世间没有武功。”杨树感慨道。

  廖庭宇得到了答案,心满意足,他虽然有成品,不过这种卖得极贵的是没有的。

  本来还安慰自己都一样,不过拿在手里还是有不同的。

  “这便是你们家的孩子吧,长得甚是可爱。”廖庭宇笑着看着杨树的孩子,有些婴儿肥白白净净的,水汪汪的大眼睛。

  不像张家的孩子,小小年纪,便板着一张脸,装作一副大人的模样,虽然那样也可萌可萌的。

  杨树不知道廖庭宇对他的礼物有什么感觉,不过他敏锐的感知到廖庭宇接受了他的礼物有些怪异的满足感。

  尤其是那番话以后。

  听到廖庭宇点自己的娃,杨树和张义连忙推了一下,示意自家孩子介绍自己。

  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塑料兄弟情。

  “快来见过先生,这是犬子,张德武,先生尽管教,要是有什么不听话的,尽管收拾。这孩子皮实着呢!”张义迫不及待的拉着孩子推到廖廷宇的面前,做势要给他磕头。

  杨树也不甘落后,连忙把自己的孩子杨文昊拉过来,也让他跪下。

  廖庭宇看着两个孩子感觉眉目清正,不像是个愚笨之人,只是不知道这心思是怎么的。

  “这是做什么?快快起来。”廖庭宇制止了二人的行为,将两个孩子扶起来。

  “有什么事,等会说,你们两个大人一边去,我先问问两个小乖乖,不知道你们两个学过什么?”

  “先生我学过三字经。”杨文昊想起阿爹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自己会的全部说出来,补充说道,“还会数一到一百。会打算盘,会做烤鸭,学生您收了我我给你做烤鸭吃。”

  廖庭宇听着童言童语,笑着点点头:“那你给我背一段三字经给我听,至于烤鸭,等你有时间再说可好?”

  杨文昊知道自己说多了,当着未来夫子的面,有些羞涩放不开,背的声音很小声:“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

  虽然说背的不多,但是在这个只知道讲,要求自己理解的教育方式里已经算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呢。

  张德武有些按捺不住了,他看着先生不停的点头。

  一股争宠的心理像蚂蚁一样咬的心里酥酥麻麻的。

  好在廖庭宇并没有在杨文昊身上停留太久。

  在看的背的差不多的时候便让他停下来了。

  “我记得你叫张德武吧。你又会什么呢?”廖庭宇很是温和的询问道。

  张德武看着温和的先生,虽然说心里有些抗拒,但是孩子心里总是希望得到大人的重视。

  他两颊有些骄傲的说道:“我也会背三字经,而且也会数数,也会打算盘,会骑马。”

  廖庭宇想了想出了一道很简单的计算题。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个做生意的父亲,孩子对于术数很是敏感。

  虽说不是龙凤之姿,但也是人才。

  他看着两个孩子觉得不错,领着激动不已的几人到了自己的书房。

  书房的正中间挂着文曲星的神像,他将香点燃递给两个孩子,作为父亲的两人则站在一旁。

  喝了一口奉师茶,也算是结了这一段的师徒缘。

  定好每天上课的时间,便让邓氏带着两个孩子出去告诉他们一些注意的事项,顺便吃点东西。

  两个孩子都很懂事,意思意思吃了点东西,就直接跑到前面的铺子里帮廖石卖东西去了,而留在书房里的三人则在谈学费的事儿。

  不得不说,做生意的人都是八面玲珑的。

  廖庭宇摸了摸身前的木盒,这是拜师礼,里面是些贵重礼物,有上好的茶叶,还有玉佩,金器什么的。

  其实两人想送的还是那些名贵的字画,可惜那些东西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的。

  廖庭宇不在意,甚至这份礼送到了他的心坎上。

  他是一个很俗气的人,看着眼前那么多东西,还有圆熘熘的银子,没有什么比这更符合他的心意了。

  那些古董字画,可不是现在的他能耗费得起的,只能看着,不能碰也不能摸,碰到个懂行的人还能卖个好价钱,不懂行的一屁股坐下去也就这样了。

  于是廖廷宇大大方方收下礼物和银子,这两个有意奉承一个心情舒爽的情况下,书房里已呈现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

  第二天的下午,廖庭宇还在那闲得喂兔子时。

  侧门便被敲响了,两个穿着整齐的孩子乖乖的站在门外。

  看着带着婴儿肥的,脸上一本正经的样子,他那只咸猪手便管不住的捏了捏那软软的脸,果然手感和想象的一样好。

  可惜小侄子太小了,不能碰太久,不然邓氏会发飙的。

  因为银子给的足,邓氏还高高兴兴的做了自己拿手的南瓜饼来招待他的两个小财神爷,总而言之,那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

  当廖庭宇将上课的东西准备好后,便叫来两个孩子。“我对于你们现在所学习所知道的,了解的不是很清楚,所以我打算从头开始教。你们不管思考童生还是秀才,主要是四书五经和算术,你们若是考上了童养,能够进入青山学堂,就有其他的老师来教你们,我主要是讲解四书五经和算术。我们一天先学习四书五经,然后休息一刻钟再学习算术。我上课时比较严厉,希望你们听话一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尽管问。”

  “那是我们今天只带了四书五经,没有带术数。”张德武和杨文昊相互看了一眼,很是紧张的说道。

  “不是,本来我也告诉你们的父亲只带三字经的。其他的三本书我们暂时不学习,可以放回家里面,要学的时候我会告诉你们的。至于术数,我们这几天也用不到。”廖庭宇揉了揉这两个呆萌的小家伙的脑袋。

  “现在开始我们就从头开始学,把三字经拿出来,……”廖庭宇指导两个孩子学习三字经的第一段。

  毕竟是有基础的,所以在觉得孩子们确实很熟悉,甚至能够背诵的时候,便告诉他们每一句的意思,将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

  这是其他夫子所没有的,就算是去询问心情好一点,讲一个似懂非懂的大道理,心情不好的便告诉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廖庭宇上课最喜欢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说道理,也没什么比这更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了。

  孩子年纪小,对于未知总有好奇心,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在故事中慢慢更进。

  两个孩子回到家兴高采烈的,拿起书告诉自己的父母他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这让两个原本心中还有些忐忑的父亲,立刻就放下心来。

  两个人觉得这是自己儿子的造化,一定要把廖学生给捧好了。

  想起夫子家中家还是新制的,有些东西还不齐全连忙动脑筋将一些东西给置办了,他们这生意场上的人送东西向来以实用为主,想来想去也发觉的是置办东西很少,所以还不如送些银子,现实来着。

  而且廖先生也不是一个喝清风玉露的仙人。

  其实只要夫子心正,道也无伤大雅,毕竟这世间之人谁不爱钱呢?

  偏偏有些人就喜欢装,明明和他们一样柴米油盐,却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按思故先生的话说就是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