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证据?针对洛尘香(1 / 1)

王妃小爷不稀罕 蜡笔小辛 3079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75章 证据?针对洛尘香

  话音刚落,便是众位大臣们齐齐的回复:“臣等愿为国尽忠,死而后已!”

  随后,便是习以为常的歌功颂德和高唱赞歌。

  正当众人沉浸在这喜庆的欢愉的氛围中时,忽然有一道幽幽的声音说道:“听闻在国君和王后祈福期间,怡逢墨台将军寿辰。而寿辰前一夜,竟然会有刺客行刺,不知道是否属实?”

  悠悠的声音不算太大,却让那些歌功颂德的人刹那间闭上了嘴。

  一句话,像是一阵冷风吹过,空气中瞬间变得紧张起来,甚至带着一丝的冷。

  只见说这话的人,一身锦衣显出修长的身段,一双桃花眼中带着一丝冷冽,唇边还挂着浅浅的讽刺的笑。

  这不是别人,而是此次与国君王后同行去祈祷的定北王,国君的兄长。

  定北王的话就悠悠放在这里,接下来是群臣不同的反应。

  只见那原本不应出现在朝堂上的青年忽然上前一步,跪地请罪道:“臣有罪!臣也去为墨台将军贺寿,却没有及时察觉刺客的到来,让将军府中的人受惊了。”

  青缨卫队队长蒙泰就这样无限真诚地跪在地上,请求降罪。

  随后,其他几名守卫将军也跟着相继跪下,请求降罪。

  这样的一幕,如同早朝时候面对太子殿下一样,只是如今面对的是国君罢了。

  早上的事情,众位大臣们已经议论过了。

  如今,面对国君,他们同样带着一丝未知。

  毕竟,国君的手段和处理方法,不是太子所能比的。

  很多大臣们都明白,太子可以在早朝的时候没有明确地处理,其实也是觉得事关重大而等着国君亲自过问罢了。

  国君静静看着跪在地上请罪的四个人,静静地,没有说一句话。

  整个朝堂上因为这份静谧,忽然让人觉得不安。

  良久,就在众人忐忑不安不知道究竟会出什么决定的时候,国君国君这才凉凉说道:“刺客是何人?”

  一旁的司训堂主事忽然走出官列,恭敬见礼之后,说道:“启禀王上,臣已经派人去了相思城审问那些此刻的活口。根据那些人的打扮和活口的交代,他们是高句丽分裂党派来。”

  “高句丽?”凉凉地转眸,国君看了看一旁的中丞相,眼中是需要解释的神态。

  收到国君的这个指示,中丞相端木澈走出官列,恭敬见礼后说道:“启禀王上,高句丽今年内部分裂尤其严重,虽说他们的国君还是按照当年的协议以和平为主,但是,新的一股分裂力量却是企图破坏这份安定与和平。而墨台将军是我朝守卫边地的大将之一,故他们才会出此下策。”

  微微点头,国君看着那跪地请罪的四个人,最终还是将视线投向了自己的儿子,说道:“太子对于此事有何建议?”

  闻言,那太子知晓父王是想着考验他的处事能力,也知道是想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

  于是,上前一步,太子恭敬说道:“刺客能混进将军府中,还能摸清几位将领的动向,的确是守卫不力,应当受罚。只是儿臣听闻当夜也是多亏尘香及时出现,才使得将军府中的人躲过那回音弩的偷袭。”

  听到太子的话,国君微微挑眉,说道:“哦?尘香也去相思城了?”

  “是。小皇叔不在,尘香代父前往相思城为墨台老将军贺寿去了。”太子恭敬说着,看了看旁边的镇南王,却正见那人笑嘻嘻的样子看着国君。

  国君闻言,微微点头,笑道:“原是如此。那尘香此时还在相思城?”

  “是。”太子殿下说道:“听闻因着尘香几次立了战功,老将军喜欢得紧,定然会留他多呆些时日了。”

  闻言,国君脸上的神色变得柔和了很多。

  随后,国君又询问了一些在他离宫期间朝中的事宜,并听了一些大臣们的奏折。

  等到最后一名大大陈汇报完毕,那已经是一个半时辰后的事情了。

  眼看着天色渐渐没了那浓烈的光亮,而是变得柔和起来。

  而朝中,无论是国君还是众位大臣们也已经有些困乏了,大家都有些期待着早些散朝。

  最后,国君难得地微微一笑,说道:“众位爱卿做得很好。在太子监国期间,朕很高兴你们能这般齐心协力辅助太子。时候也不早了,若无其他事情,就先退了吧。”

  闻言,众人长吁一口气,正准备放松离开。

  却没想到,这国君话音刚落,却忽然见一名中年男人走出了官列,说道:“启禀王上,臣有事启奏。”

  众人齐齐望向这个煞风景的人,却见他不是别人,正是当朝御史大人,蒙家现在的当家,蒙奇的叔叔。

  原本脸上有着淡淡倦意的国君,看着忽然出列的男人,说道:“爱卿何事要奏?”

  只见这位蒙大人自怀中掏出了几张写满字画满图的纸,然后双手恭敬地呈上前道:“启禀王上,臣获得了一点资料,得知前青缨卫卫队长蒙泰之死,与镇南王府世子有点关系。还请王上明察。”

  此话一出,原本还满是倦意和不耐烦的朝中众人倏地精神抖擞起来!

  什么?

  蒙泰的死,与洛尘香有关系?

  听到这话,太子也忍不住回过头去,先是看了看那个举证的男人,又看了看自家父王的神色。

  蒙御史大人似乎很是淡定从容,脸上有着志在必得的骄傲。

  太子却是低垂着眼眸,让人看不清表情。

  只有那凉薄的唇瓣紧紧抿着,让人更是看不懂他此时此刻的心情。

  听到这样的话,国君也是掩不住的一怔,却是不动声色。

  刹那的安静中,一道幽幽的声音说道:“哦?蒙大人可是要明白,这种诬陷人的话是不能乱说的。尤其还是对我朝的得力干将。”

  他用词甚为巧妙,说的是“王朝得力干将”,而不是什么世子爷之类的话。充分说明了洛尘香除却那些地位之外,还起到的实实在在的作用。

  循声望去,却见那一袭月牙白色衣裳的男子正似笑非笑地看着那位蒙大人,一双水样的眸子正静静看着,看不出任何的波动来。

  听到这话,那蒙大人恭敬说道:“镇南王爷说得极是。老臣没有什么证据的话,也是自然不敢乱说的。”

  镇南王,国君的六弟,也是此次与国君王后同行去祈祷的王爷之一。

  可是,他还有一个在此时此刻极其敏感的身份,那便是洛尘香的父王!

  朝中上下都知道这位镇南王深得国君的喜爱,却鲜少插手政事。

  今日忽然开口,还是让朝中众人很是惊讶的。

  只是,很快大家便知道了,这蒙大人说的是镇南王世子。

  这位小王爷自然是护犊子的,又怎么会容忍别人在动他家的人?

  就算洛尘香不是他亲生的儿子,可也是与他做了十几年的父子。

  可是,面对镇南王严词反驳的话,蒙大人明显是有了足够的自信。

  因此,他将手中的纸张再次恭敬呈献着,对着朝堂之上最高位的那个男人说道:“证据在此,请王上过目。”

  内侍总管上前来将那蒙大人手上的东西收走,然后恭敬呈现给国君。

  接过来几张纸,国君国君快速扫了几眼,却还是在那些图纸上稍微定了定神。

  看完之后,他没有评价,而是说道:“太子也来瞧瞧。”

  说完,内侍总管连忙接过那几张纸,碰到了洛子衿面前。

  拿过那几张纸,太子飞速看着,脸上的神色也变得有些捉摸不定,却掩不住地泛着冷。

  待看到最后一张,他忽然笑道:“蒙队长还真是有心,相思城墨台将军府中出事的时候没有及时赶到也就罢了,还能这么心思细密地去将尘香杀死的刺客让仵作细细研究伤口。”

  凉夜星辰般的眸子一瞥,太子看着那位已经恭敬跪地见礼的蒙御史大人,脸上的神情变幻

  莫测。

  而他的这番话,却让在场的朝堂众人忍不住面面相觑,继而是齐齐看向那几张纸。

  月牙白色衣裳的男人上前一步,镇南王自太子手中接过那些所谓的“证据”来。

  却见上面细细写着蒙泰的死状,以及他身上的伤口,脖子上那一线几乎看不见的伤口。随后,便是对夜袭将军府的几名刺客死状的描述。

  同样的,死在那墨台瑾院子的刺客里,有三人也是脖子上细细的伤口,几不可见。

  而这三人,便是由洛尘香出手,死于他的剑下。

  因此,得出结论,洛尘香与蒙泰之死有着不可避免的联系0

  看着那几张纸,镇南王微微一笑,一张依旧像是少年般的脸上让人觉得阳光明媚。对上一旁看过来的定北王的那双桃花眼,镇南王耸耸肩递了过去:“真是不错的证据呢!”

  定北王接过那有着证据的纸张来,大概翻看着,脸上依旧是似笑非笑的模样,却让人猜不透究竟是什么意思。

  最后,君位上的男人发话:“司刑部的人可以先看一下,几位丞相也瞧瞧。”

  很快,司刑部主事苏木达恭敬上前来,双手从定北王手中接过那些“证据”,细细看着。脸上的神色却是严肃至极。

  等到他看完了,便主动将那些纸张交给了中丞相。

  又是一番的查看,君位上的国君才问道:“看过的爱卿,有何高见?”

  没看过的人伸长脖子,想着看到点什么,却终究不敢做得太明显。

  于是,他们只能伸长了耳朵,细细听着。

  几位看过的人,先是互相看了一眼。

  除却国君,太子是第一个看的,也是有些心里窝火的,便语气很差地说道:“抓到的相似点不错,只是,凭什么危难间出手的功臣却是因为救人而要在这里白白遭受非议?”

  太子的话说得不留情面,眼睛更是不客气地看向那蒙御史。却见那被看着的人,面色没有任何的变化,依旧是垂着眼,一副恭敬卑顺的模样。

  镇南王依旧是一副水润模样,水眸眨了眨,却还是无比坚定地说道:“本王和太子的观点相似,也觉得蒙大人找的这些证据有些道理。本王不是偏袒我家尘香,只是,天下之大,会用这一招的人又岂止一个洛尘香?如此做出论断来,恐怕有些不妥吧!”

  众人点点头,一旁的定北王只是幽幽笑着。

  随后,见众人议论声渐起,他这才幽幽说道:“剑法好的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