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封赏 小宝玉当官啦!(1 / 1)

第68章 封赏 小宝玉当官啦!

  今上将林如海送上京的土豆和番薯取了一部分连同种植的方法一并同那罗斯国的国主做了交易。

  那罗斯国的国主起初有些半信半疑, 可在吃过土豆做成的食物后同意用部分温度计来换。

  所供交换的温度计数量远远不够北境所需的,但总归在短期内解决了今上的燃眉之急。圣上将所得的温度计悉数送去了北境,此外还有一份密诏命北静王着手研制温度计。

  北静王分出了一小部分交由麝月等人研制, 而剩余的则全部投入温室的建立。

  众人都在忙碌着直到三四月份,北境终于迎来了第一批收成。

  这批收成不多,但足以让整个北境沸腾。

  三四月收成一波是何概念?这代表着若是摸出了规律, 一年可有两次收成!

  北境的百姓们更加热情的投身种植一事中, 不仅是温室内,那温室外也依着原有适宜的节气种下了土豆和番薯。

  宝玉见土豆和番薯有成效之后便研究起了新的想法。

  宝玉在同北静王商量过后, 挑选了两座温室用以尝试其他的蔬菜瓜果。

  这新一波的土豆和番薯收成上来自是要解决吃法和储存的问题。

  北境的百姓在此之前是从未见过这二种食物, 更不谈吃了。

  这时, 便突出了秋纹的重要了。

  宝玉麝月和袭人在忙碌时,秋纹也没闲下将自己试出的土豆番薯烹调方法一一整理出来;并每日都会在百姓跟前去教授他们如何制作。

  而土豆和番薯的储存方式,自是少不了加工后再储存的法子。

  土豆粉, 红薯粉丝,宽粉等等, 经过加工后只要注意环境干燥, 这些食物储存一年之久也没问题。

  北境的百姓们像一堆拼命吸水的海绵, 吸收着秋纹交予他们的法子;学得那叫一个忘乎所以, 更别提按照秋纹教的法子吃上一回后, 北境的百姓们满足的摸了摸肚皮。

  终于有饱腹的感觉了。

  至于有的人没学会这些也无需担心,这不,一些小作坊便应运而生了。

  李婶的土豆粉做得弹牙劲道,王叔的宽粉做得晶莹剔透还有陈婆的粉丝品种颇多, 各种粗细都有!

  北境本有些单一的主街道,慢慢增添了像这些作坊和小贩摊;更隐隐有向外推销的趋势。

  而京城内当今圣上在皇后为他诞下第一位皇子后的这份喜悦之后北境又紧跟着喜讯连连。

  同来的除了新种出的土豆番薯之外,还多了许多这二者加工后的制品。

  今上龙颜大悦,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大肆夸赞了宝玉和麝月秋纹几人。今上对贾政说道:“爱卿教子有方啊,不仅是宝玉这孩子才思敏捷让人惊喜连连;就连他身旁的这几个丫头个个都身怀绝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宝玉等人能得圣上夸赞,贾政的眉眼梢上都是笑意。

  “着旨,贾宝玉北境一事于社稷有功,特封为正七品恩骑尉(1);麝月,秋纹,袭人赏纹银各百两,锦缎各十匹...”

  贾政情绪十分激动,跪下代宝玉谢恩道,“臣代宝玉,叩谢圣上圣恩!”

  今上将这些北境送来的东西,留了一部分后余下的都赏给了朝臣们;其中最为开心的就是周围。

  周围看着被同僚围着纷纷道喜的贾政,心里有些不爽。

  贾政这个老匹夫,天下的好事都让他占尽了!这土豆番薯,他磨破了嘴皮子都不惜出高价买贾政居然也能绷得住不卖给他,防他跟防贼似的。

  周围抱着手里圣上刚刚御赐得来的番薯,圣上还说了日后这土豆番薯也会进入售卖;自己不愁没有这些小东西吃。

  想着今夜吃了番薯后能有的顺畅感,周大人内心十分愉悦。

  至于贾宝玉受封一事,这官职虽是个正七品的官不过是个散官名号;且贾宝玉不光在北境,先前京城的玫瑰花一事只怕也是这孩子引出来的。

  这么一细想,周围决定回去后要好好梳理这件事;若是皇上因贾宝玉想到了贾元春,只怕贾元春在皇后宫中也呆不长了。

  而北境之内,宝玉等人并未因此停下脚步;各自都在所擅长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作用。

  秋纹在北境之前便有想研究速食的想法。

  如今人在北境,没了在贾家时的束缚,研究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麝月则是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温度计上,有了北静王送到她手上的这些温度计作为样本参考,麝月领着玻璃厂房里较为出众的几人一猛子扎进了温度计的研制中。

  而宝玉则是为他想要种出反季节的植物的想法更卖力的研究着。

  北静王和周付见这四人早出晚归,回来后便是倒头睡;早起用过了饭又紧着研究。

  北静王和周付见这四人牟足了劲儿为北境的百姓们奔波着,又是感动又是心疼。这不今日周付受不住揪住四小只一顿批,四小只碍于周付的严威只得乖乖的放下手里的活儿歇息几日。

  宝玉满是好奇的跟在周付身后到处跑,倒是让北静王有些吃味。

  周付来之前,宝玉一口一声的水溶哥哥;周付来了之后,宝玉就成了周付的小尾巴。

  北静王表达自己的不满的方式,便是让周付更忙碌了些无暇顾及到小宝玉。

  北静王看到北境在这不足一年的变化,正了正神色同周付说道:“周先生,北境这天我们该清洗一下了。”

  周付点了点头回道:“王爷说的是,只是可惜平安州的那一位我们还是没能揪出来。”

  说到这儿北静王也是觉得可惜,谁能想到谭峦这人的人品能差到这地步。

  连尽忠多年为他拼死拼活的刀一到最后竟选择了背叛他,带着一众手下将这些火铳趁夜带出了北境另谋生路去了。若不是北静王派了人时刻盯着这群人的动向,才能在刀一等人将火铳贩卖出去之前拦截下。

  北静王也审了刀一,只是对于平安州那方却丝毫没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如今只能暂且先放下此事只能等平安州那位日后再露出旁的马脚。

  谭峦这边倒是很好解决,那刀一不知受了什么刺激读谭峦的事知晓的一清二楚,吐了个干净。那些火铳连带着刀一吐出来的内容一并被北静王无声无息的送回了京城今上的手上。

  刀一跑了之后,谭峦每日都是不安的。如果北静王没有传他,谭峦便窝在府中不敢出门;连府上的下人除了日常所需的采买其他时段一概不准出去;而府上的那些美妾整日里闹着谭峦索性将人都打发了出去。

  谭峦府外的人嗅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而府内的谭峦煎熬着。

  刀一一日寻不到,谭峦的心就不安定。北境每日的变化谭峦看在眼里却又无力反抗,北境变得越来越好,谭峦的不安感愈演愈烈。

  终于一日,北静王和周付带着一队人马进了谭峦的府邸。北静王看着瑟缩跪在地上的谭峦,当刀一被带出来时,谭峦只觉得两眼发黑。

  完了,一切都结束了。

  北静王将谭峦所行恶事一一说了出来,每说一件事谭峦的心就跟着跳得更快;当所有的罪责细数完毕,谭峦被罢免了官职关押进了大牢里等候圣上发落。

  而那些往日里跟在谭峦身后趋炎附势的小官们也受了关联因所犯的罪责收到相对应的处分。

  北境的时局一下变得严峻,谭峦下水,牵连了一众小官。为防百姓恐慌大乱,周付临时受任暂时代为管理北境。

  北静王和周付也曾详谈过此事。思量再三,周付决定留在北境。

  一方面周付为北境的新任知府,不管是今上和北静王都十分放心;二则是因为北境的那处矿洞。

  有周付这样的人守住矿洞,才不会有大乱。

  周付在此事上倒未有推脱,而是明志道:“周付能得圣上和王爷器重,周付定不会辱二位所期,定会誓死守护好北境一方!”

  北静王将此事递了密折与圣上,圣上看完之后立即在第二日早朝之上便将委任周付为北境知府一事确定下来,并严苛处置了谭峦借此敲打了朝堂上那些不安分的官员。

  北静王和周付想从谭峦的嘴中问出平安州的事情,结果谭峦连那人是谁都不知。

  平安州一事便真的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般,毫无踪迹可循。

  五月初,北静王带着宝玉几人别过了周付,踏上了回京的路程。

  比起先前来时,此次回京更像是打了胜仗而归的将士一般。

  而宝钗和王熙凤敲定好了铺子后,有了王熙凤的助力晴雯暂且答应了同二人合作一事。只是旁的事情还是要等宝玉回来之后来确定。宝钗带着晴雯出入薛家的铺面由着铺面里的老师傅教导晴雯如何制作绢花;宝钗更是不遗余力的请了位做绒花的老师傅来教导晴雯。

  晴雯学这些学得快再加上她独有的构思,第一批首饰很快做了出来交到王熙凤和宝钗手上,王熙凤和宝钗看着那些设计图和相应的食物,将那饰品放在手心里爱不释手,王熙凤心里乐开了花,晴雯果真如她所想的那般优异。

  四月时那铺子也收拾妥当,而王熙凤根据悦己坊的经营模式,改进了薛家原本的那些经营路数;更是根据首饰铺的特点将二者相结合为这间首饰铺开办了不一样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