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4 章(1 / 1)

逆行武侠 萧风落木 2000 汉字|5 英文 字 2个月前

的图画,似乎千多年的历史。倏忽间闪过脑海,那感觉既悲怆又感人。

风萧萧微微动容,借助魔种,他能很清晰的感觉到师妃暄的确是怀着一种悲天悯人的心情,真真正正的在为千古沧桑的洛阳城而感叹着,其中绝没有一丝一毫的私心

他缓步到师妃暄身侧。同样低头望向银光粼粼的洛水,淡淡道:“师小姐问公不问私,只此一点,就让人佩服不已。不过风某此来却纯是说私,不想谈公,而师小姐应该没有别的选择。”

师妃暄终于缓缓转过娇躯,胜比一泓秋水眸子深深凝注着他,清丽无匹的玉容露出无奈之色,柔声道:“邪帝每每咄咄逼人。实在让妃暄无所适从哩”

风萧萧同样凝视着师妃暄,不过却是瞧着映着月光的水中倒影,缓缓道:“师小姐不是将我当成入世途中的磨砺么这才只是开始,怎么就没了迎难而上的信心了”

师妃暄回过脸,凝望天边之月,油然道:“寒山唯白云,寂寂绝埃尘。草座山家有,孤灯明月轮。石床临碧沼。鹿虎每为邻。自羡幽居乐,长为世外人。”

她柔美如天籁的声音。以一种带有音乐般的动人语调,娓娓诵来,实具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

似乎寒山白云,孤灯明月,都因出自她的香唇而有了新的意义,展现出俗世里而超乎俗世的意象境界。那感觉不但美得令人屏息。亦有种淡淡的,却好似能至永久的坚持。

风萧萧说没有触动,肯定是假话,不过他意志之坚定只怕还在师妃暄之上,一旦认定一个目标。绝对能做到不为任何事物所打动。

他微微晃头,故意嗅了嗅从她仙体散发出的芳香气息,笑道:“芬芳雅淡,余香悠长,令人如入仙境,难怪师小姐被世人称作仙子。”

一席似调笑的话,听着颇为无礼,却成功的冲淡了由师妃暄所带起的凝滞气氛。

师妃暄仿佛一点不介意被风萧萧在不足两尺的距离内,以肆无忌惮的目光打量,玉容静如止水,轻轻道:“邪帝定是天生爱说笑玩世不恭之人,而妃暄更非是什么仙子。”

风萧萧扫过师妃暄侧脸的轮廓,细细品味着她美得令人呼吸顿止,彷若天地灵秀,尽萃于她脸庞完美的线条,微笑道:“虽然师小姐不愿亲口问我,但是我也同样可以不作隐瞒。我为什么方才要助师小姐,而非婠婠呢”

师妃暄敛目道:“妃暄洗耳恭听。”

风萧萧道:“其实理由很简单,我不愿你与婠婠现在便分出胜负,换作今天是你占得上风,我就会相助婠婠了。”

师妃暄黛眉轻蹙,似有不解的道:“对此理由妃暄已有所猜测,不过请恕妃暄愚鲁,直到现在我也没想明白,邪帝为何能相隔十余丈外,以近乎一种神异的方法,传授给我那一招剑法呢”

风萧萧淡淡道:“你都叫我邪帝了,莫非还不知道原因”

师妃暄瞿然动容,低声道:“果然是道心种魔果然深不可测,令人无法揣度。”

之前被风萧萧种入魔种之时,她便惊异风萧萧竟能放出某一超乎常人理解的的心灵讯息,使她的心境中产生了一种十分奇怪的感应,但实没想到竟然不光能引起她的感应,而且还有似佛门他心通一般的惊人效力。

师妃暄忽然浑身发寒,有种于冷风中不着寸缕的赤裸通透感。

风萧萧既然能不经过她的同意,便进入她的心灵深处,口述出那一段剑诀,岂非也能够不经过她的同意,在她的心灵中,做下任何事

风萧萧眸中突闪起诡异的幽光,问道:“你在恐惧什么”

“恐惧你”这三个字几乎不加思索的到了师妃暄的嘴边,但竟被她已无上的定力,生生的压了回去,恢复一贯淡然自若的仙姿美态,道:“邪帝是否有兴趣陪妃暄夜游洛水呢”

怎么形容风萧萧的吃惊都不为过。

他本以为师妃暄会因恐惧而退去,甚至直接返回慈航静斋,找梵清惠来问策都极有可能,不过越是这样,越是代表她心灵的缝隙因恐惧而被撕扯大开。

师妃暄竟然真的迎难而上,将风萧萧视做一座天道路途中必须翻越的崇山,并不以暂时逃避为解决办法,而是千方百计想着如何迈过

一瞬的愕然之后,风萧萧微笑道:“有美相邀,风某敢不从命”

s:  感谢书友“asdf24356”的月票和打赏。

第一百八十二章 带女朋友回家

风萧萧与师妃暄之间掀起了一场隐秘而残酷,而且难以被外人理解的争斗。

风萧萧会用尽各种手段,妄图以魔种来控制或影响师妃暄的心灵,一旦功成,师妃暄将无法抗拒的成为他圆满的踏脚石之一。

而师妃暄选择迎难而上,视风萧萧为一种天道途中必须经历的磨砺,一旦迈过,将海阔天空,任鱼跃、任鸟飞。

这便是所谓的以红尘炼心,以浊世锻身,千锤百炼,始能成道。

这也是师妃暄极其聪明之处,她若选择逃避或是躲开,根本治标不治本,反而会在心中生出对风萧萧的破绽,再也无法以淡然的态度再直面于他,若心不圆满,遑论得道

现在却恰恰相反,师妃暄成功的将战场挪到了心灵之争上,使得风萧萧无法使用压倒性的武功来征服她,只能各凭意志。

风萧萧也十分清楚,像师妃暄这种人,死并不可怕,也不惧强权,打是绝对打不服的,肉身消灭反而是在成全她以身殉道的愿望,只能设法粉碎她的梦想,颠覆她的观念,才能彻底击溃她的意志。

无形之争,已从夜游洛水开始。

夜已深,月更明,沿岸街道静谧,扁舟轻盈,破水于无声无息中,只有河水打上桥脚岸堤的声音,沙沙响起。

师妃暄立于船头,体态娴雅,气质脱俗,俏脸微扬,月照下亮起圣洁的光辉,使人不敢生出轻敌和冒渎之意,又深感自惭形秽,活生生的就是一首“洛神赋”。

她的举止动静,一颦一笑,不但令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且优美无瑕,完美无缺,没有半点破绽。

风萧萧站于身侧。失色于貌,却毫不逊于气质,得道风范,飘然出尘。

远观二人。恍如一对珠联璧合的仙人临世。

一路虽无言,相争却已开始。

风萧萧深知师妃暄绝不会漫无目的行舟,但过了许久才发现她的目的如何,然后便面露苦笑,后悔都来不及了。

小舟已驶到洛水和运渠的交汇处。西面就是横过洛水三座大桥之一的浮桥。

两岸处大大小小数十个码头,泊了近三百艘各类形式的船舶。

风萧萧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