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贵妃芒
清平郡主对自己的亲祖母付太妃并没有什么印象,原先窦太后对她虽也不错,但也算不上好,比起宋宴来那更是差远了。
所以清平郡主很喜欢遇事无条件偏袒她的承恩侯府老夫人,闻言点点头直说好。”我们家老夫人与宋老夫人不太一样,她倒不是很喜欢吃甜的,总说吃多了甜的心里发慌,和你口味差不多。”
“若有什么好吃的,到时候一并让我带回去孝敬我们家老夫人。”
这可没把自己当外人。
顾念溪笑着说好。
清平郡主问起了顾菀的亲事,她性子大大咧咧,对于顾菀这种如弱柳扶风的女子是有几分羡慕的。
顾念溪笑着道。”……当日老夫人知道这件事后高兴的不得了,直接把叶管事找过来,这些日子叶管事为了小叶管事的亲事急的是焦头烂额,一听老夫人的话眼泪恨不得就要掉下来了,说什么这下子好同小叶管事的娘交代。”
“叶管事也是个麻利人,当即就请了人合八字上门提亲,原本是想要他们在今年秋天成亲的。”
“可我姐姐说,她还想见着阿魏出嫁,叶管事这才将他们的亲事定在了明年初春,到时候可是要请你过来喝喜酒的。”
“好啊!”清平郡主虽高兴的很,可旋即又有点小惋惜起来,“就是今日见不到莞姐姐了。”
但凡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姑娘家亲事定下来之后都是要在家里一心备嫁,不能随意出来走动的。
两人正说着话,客人就陆陆续续来了,宋家旁支也来了不少人,顾念溪并没有看见宋大太太,问起陈嬷嬷,陈嬷嬷不屑道。”方才宋大太太差人过来说了,今天早上出门之前把脚扭了,所以不能过来了。”
这是什么借口,大家心里都有数。
陈嬷嬷在心里给这位宋大太太记了一笔,想着晚些时候要与宋老夫人好好说道说道。
顾念溪根本就没把这号人放在心上,就更加谈不上生气。
与人结交,那都是有来有往的,她不喜欢宋大太太,要她与宋大太太打交道,她心里也是不大乐意的,如今眼不见心不烦的是最好了。
等着定安侯府世子夫人过来,顾念溪就彻底把宋大太太抛到脑后了。
定安侯府也是京中赫赫有名的人家,虽及不上宁国公府显赫,但也是有头有脸的。
定安侯府世子夫人姓杨,单名一个玲字,和她的丈夫一样都是个很会说话会来事的,几句话一出,就惹得大家笑成一团,气氛一下子好了不少。
有她在,顾念溪忍不住长吁了一口气。
那些人对她都很是恭敬客气,但原本就没什么交集的人,如今凑在一起无非说些衣裳首饰,偏偏这些顾念溪也不是非常感兴趣,打起精神应付着,戏台子上梨花班甩着长长的水袖儿唱着曲儿,看起来倒也是其乐融融,热闹喧嚣。
坐在她身侧的清平郡主忍不住撇撇嘴,低声埋怨道。”和我想象中一样,没什么意思,和她们说话还不如吃果子点心有意思。”
说着,她接过丫鬟切好装在碟子里的芒果肉往嘴里塞,含糊不清道:“原来我觉得那几位公主堂姐还有点意思,可嫁了人之后也是变得和那些人一样样的。”
顾念溪忍俊不禁,只觉得窦太后歪打正着倒也给清平郡主找了门好亲事。
公主的身份虽说起来好听,但在宫里要是没有得宠的母妃那过的还不如有头有脸的宫女,等到大了,皇上想起这个女儿来,又怕许的门第太高让一家人生出什么不该有得心思来,所以一般都是给公主尚驸马,成亲后,驸马大多任些有名无实的官职,府邸上下靠的就是公主的名头。
一来二去的,其实公主的身份也不见得比清平长公主的日子过得好。
顾念溪低声道。”只怕满京城上下没几个人比你的日子过的更舒坦了,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听说魏子羡最近也上进了不少,还请了皇后娘娘出面帮他谋了个差事……”
像勋贵人家的子弟,只要安分守己不闹出太过的事情来,那就算好的了。
提起魏子羡,清平郡主抿着唇直笑。
顾念溪也是过来人,压根不问她什么,知道这两人怕是过的好得很。
如此,她也就放心了。
顾念溪专心看戏起来,梨花班的人在上头唱的是咿咿呀呀,最开始大家是专心致志,可等着大半个时辰之后就有人上前搭话来了。
来的就是定安侯府世子夫人杨氏,她直接亲亲热热挨着顾念溪坐下,低声道。”……你可知道陈瑶的亲事已经定下来了?”
顾念溪摇摇头,下意识看了清平郡主一眼。
方才她们两个还说起这件事来,说也不知道清平郡主最后会嫁给谁,若宫里头有消息,承恩侯府多多少少能听到些消息的。
清平郡主也是一脸纳闷看着杨氏。
杨氏面上不免有些得意,声音愈发低了下去,“……其实皇后娘娘心里也没谱了,前些日子皇后娘娘虽帮着陈瑶看了很多人家,可事关太后娘娘,皇后娘娘也不敢随便拿主意的。”
“这件事我也是听我们家世子说的,我们家世子不是与礼部尚书关系不错吗?说是前几日皇上找了礼部尚书问话,问他们家二儿子是不是还没有成亲,当时问的是礼部尚书一身冷汗,急得是几天都没睡着。”
“之前公主们的亲事皇上都没上过心,再加上如今宫里也没适龄的公主,所以十有八九陈瑶要嫁过去的。”
顾念溪也觉得这事儿有可能,不免多问了几句礼部尚书家的事儿。
礼部尚书姓刘,原本他只是礼部左侍郎,之前的礼部尚书是窦太后的人,皇上将这人撤了之后,直接任命他为礼部尚书。
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
但刘尚书心里也是门清,皇上就是见他无依无靠,家中没人支持,若对皇上忠心耿耿,他这尚书之位还能长长久久坐下去,说不准以后还能入阁。
可要是他有什么二心,皇上能让他坐上这位置,也能让他马上滚下来。
刘尚书的长子也算不错,如今三十岁出头已中了进士,相比起来二儿子就有些平庸,先前成过亲,留下个女儿,如今任了个六品的闲职,但心思纯善,没什么坏心思。
听杨氏这么一说,顾念溪觉得这门亲事是八九不离十了。
毕竟陈瑶一向得窦太后喜欢,于公于私,皇上都会替陈瑶找一门不错的亲事,也算是给了窦家与陈家面子。
而且刘家家底薄,根本不敢生出什么心思来,刘太太又是个厉害人,是管家的一把好手,到时候就算是成亲后的陈瑶真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来,想要四处走动,也得看看刘家答不答应。
顾念溪愈发觉得宋宴与自己说的话没错——皇上其实是个很聪明的人,很多事情他心里都清楚,只是看他愿不愿意管而已。
杨氏还在低声说着,”……可我看刘尚书对这门亲事很是不满意,暂且不说原先陈瑶爱慕过宋大人,就陈瑶有个陈夫人那样的母亲,刘家上下都不会愿意的。“
“我听说刘太太和从前那个二儿媳妇相处的很好,像亲生母女似的,她那二儿媳妇去世后,她还大病了一场,可见那个媳妇也是不错的。”
“到时候陈瑶进了门,有了对比,顿时就高下立见了。”
顾念溪隐隐也听说过刘家家风颇严,男子到了四十岁无子方能纳妾,想必也正是皇上当初瞧中了刘家的家风,才会觉得刘尚书应该不错,升了他的职。
她斟酌道。”但陈瑶的父亲当初是正二品大员,哪怕后来被皇上撤了职降为了三品的户部侍郎,但陈家嫡长女嫁给一个鳏夫,还是低嫁了……”
陈家对这门亲事也不会满意的。
但陈家,刘家满不满意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皇上满不满意。
这个道理谁都懂。
杨氏的确是个长袖舞歌之人,拉着顾念溪絮絮叨叨说个不停,一桩接一桩,皆是京城秘闻,若见着顾念溪对哪件事不感兴趣,她可以马上再换下一个话题。
她出门之前可是得了定安侯府世子再三吩咐——无论如何也得与这位顾氏打好关系,谁都知道宋宴不好搭上关系,宋宴把这个顾氏当成宝贝疙瘩,若以后能有顾氏在宋宴跟前美言几句,他们定安侯府还怕没好日子吗?
所以啊,今日杨氏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顾念溪也看出来了,对于杨氏这种人,她说不上喜欢,但也说不上不喜欢。
之前她就听人说起过定安侯府的世子夫人很厉害,在府邸之中风头压过了婆母,不知道有多风光……可这份风光,争下来好像也不是特别简单,今日原本她要举行赏花宴,可为了讨好别人,却是连自家的赏花宴都不办了。
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了,帖子也下了,一句说不办就不办了?
这话落在别人嘴里,还不知道怎么议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