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24 章(1 / 1)

少林八绝 天魔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阳和江如血,在他的右首,则

是唐玉凤和杜平。

红叶真人打了一个稽首,道:“无量天尊,神尼在上,贫道有礼了。”

骊山神尼怎会看不出他功深厚,想了想,起身合十道:“阿弥陀佛。”

红叶真人道:“贫道适才在山门外遇到三个人,本想向他们打听神尼的所在

那料他们把贫道视为敌人,说不上半句话,就对贫道动手,贫道为了自保,只得出

手将他们擒下,还望神尼见谅。”

骊山神尼道:“他们已不是贫尼的门徒,何来见谅二字?各位往临我处,不知

有何赐教?”

红叶真人笑道:“神尼六十多年未见大弟子,怎不过来将他扶起?”

骊山神尼膘了一眼仍自跪地的玉宝,道:“他要是一个人回来,我这个做师父

的,当然欢迎,可他不听贫尼的话,参与武林中事,已经不是贫尼的弟子。他要跪

要起,与贫尼有何关系?”

玉宝听了这话,忍不住落下泪来,道:“不管师尊认不认弟子,弟子都会一直

尊敬你老。没有师尊的栽培,就没有弟子今日的成就。”

骊山神尼喝道:“住口,为师早知道你会变成这样,当年就不该收你为徒,坏

了本门的名声。”祖匕

红叶真人笑道:“神尼这就错怪令徒了。”说着,从怀中拿出一物,道:

神尼,可否认得此物?”他站在殿外,而骊山神尼处于殿内深处,两人相距甚远

可骊山神尼一眼就看清了那件东西。

见了那件东西后,骊山神尼面色大变,心头惊疑不定。

红叶真人面色猛地一沉,将手中的东西一举,道:“骊山神尼,见了此物,你

该如何?”

骊山神尼心中暗叹一声,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不知真人有何盼咐?”

红叶真人道:“贫道要你不得怪罪令徒。”

骊山神尼望了一眼玉宝,道:“你起来吧。”

玉宝虽然知道这不是骊山神尼的真心话,但他现在只求师尊的一句话,便站了

起来。

孔秀、罗利、韩瞻等人见师尊看了那东西之后,对红叶真认惟命是从,不禁惊

奇不已。骊山神尼在他们的心中,一直是高高在上,无人可以冒犯的,如今却听命

于一件东西,实令他们觉得匪夷所思。

玉清和玉静呢,除了惊奇之外,还有愤怒,她们不知道那件东西是什么,她们

只知道师尊受了“侮辱”,疾电般窜起,拔剑出鞘,人剑合一,朝殿外的红叶真人

扑了上去。

这本是一瞬间的事,骊山神尼想要叫住她们,已是晚了一步。忽听司马衰宇笑

道:“两位师太有话好说,何必动剑?”双手一拍,发出一股劲道,竟将玉清和玉

静的身形震得转了一个方向,朝他刺来。

司马衰宇屈指连弹,正中剑身,只听“挡挡”两下,将玉清和玉静震退了好几

步,但他也觉得手指有些胀痛,微微吃惊。

1124 天命难违

玉清和玉静的本事,骊山神尼再清楚不过。在她的众多门徒中,大概也久臀工缨

徒弟玉宝能够与之抗衡。如今被司马衰宇用手指震退,司马衰宇内廉深,武巩

高,着实有挑战自己的实力∫”

眼见玉清、玉静不服,还想上去同司马衰宇较量,骊山神尼忙轻声喝道:“都

退下来吧。司马公子武功高强,你们万万不是他的对手,休得自取其辱。”玉清和

玉静听后,只得乖乖的婚下。其实,以她们的功,施展先前与李自清、温秀秀相

斗时的那等剑法,倒还可以同司马衰宇斗上个二三十招。

司马衰宇待两尼退到骊山神尼身后之后,朝骊山神尼一拱手,道:“神尼弟子

如此了得,可见神尼武功早已登峰造极,晚辈造次之处,还望神尼恕罪。

骊山神尼道:“司马公子何出此言,她们能得公子的指点,那是她们的造化

何罪之有?贫尼有一事不明,倒要向公子请教。

司马衰宇笑道:“神尼请说。

骊山神尼道:“贫尼深居荒山,一向与世隔绝,更不曾与武林中人来往,公子

等人为何找来此处,还请言明。

司马衰宇道:“晚辈该次是奉家义父之命,前来请神尼下山相助,完成武林统

一大业的。

骊山神尼心头一惊,道:“武林统一大业!这是何等的宏图伟业,只怕贫尼帮

不上什么忙。

司马衰宇笑道:“神尼不必自谦。就凭神尼的武功,放眼江湖,能与你老比肩

的,屈指可数。

骊山神尼想了想,道:“司马公子,贫尼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司马衰宇道:“神尼但说无妨,晚辈洗耳恭听。

骊山神尼道:“贫尼虽不是武林中人,但也听过一些武林中事。千百年来,武

林不乏打打杀杀,纷争时承之,可哪怕是武功再高,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完成武林

统一大业。如果真有那么一关苍话,以贫尼看来,到时怕会将那些隐居山林,不问

世事的世外高人引出,天下难安。

司马衰宇似是成竹在胸,笑道:“若论世外高人,神尼当可算得上其中的翘

楚。这一点,家义父已经想到了,与神尼倒是英雄所见略同。实不相瞒,家义父的

一统武林大计,已经筹备了许多年,如果真要认真算起来的话,这个大计至少已经

有一百六十余年。

骊山神尼面色一变,道:“一百六十余年?”

司马衰宇点点头,面上突然变得一片肃然,缓缓地道:“据家义父说,这个宏

图大业,早在元朝时候,已经开始布置。其时,元人残暴,对中原百姓实肺高压政

策,弄得民不聊生。天下男儿虽多,可终究是一团散沙,无法形成一团。家义父的

先辈为了能够统一武林,号令群雄,好将靴子赶出中原,为之奋斗了许多年,结果

却未能如愿,但这个大计,一直保持下来,留待后人完成。数十年后,群雄并起

抵抗暴元,家义父的先辈自是当仁不让,奈何当时天下人才济济,想要领导群雄

谈何容易,最后倒让朱元璋出头,夺得天下,建立明朝。明朝建立后,天下虽然也

算太平,但武林纷争,自古以来就有,太平时期,更加显著。家义父的长辈以及家

义父,为完成先辈们的大计,为之隐忍了许多年,今时武林大势必将趋于统一,若

不乘势而起的话,让奸险之辈得势,别说武林,怕是天下,都将陷于水深火热之

中,前朝之鉴,便是一例。

骊山神尼听了司马衰宇这番侃侃豪言,任她修为精深,也不禁有些孩笼然。一百

六十余年,对于历史长河来说,并不算什么,但对于人来说,已经是相当长的时间

了。姑且抛开此事的正邪不说,光凭几代人为之奋斗这点来看,确实算得上“卧薪

尝胆”的一种形式了。

骊山神尼合十道:“阿弥陀佛,此等雄心壮志,实非常人所能具备。”顿了一

顿,道:“只是贫尼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