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这样的秩级都不算是什么理想,只想他日升到三公九卿,难道不应该表现得更像一个长者吗?当年韩安国因小罪下狱,遭到狱吏田甲的羞辱,韩安国曾不服气地问:"何苦相迫如此?虽然我现在身为阶下囚,但是死灰也有复燃一天啊?"田甲竟然拉开裤子对着他的脑袋撒了泡尿,笑道:"倘若复燃,我就这样浇灭它。"韩安国心中大怒,却也只能忍气吞声。幸好后来皇帝听说了他的才能,派遣使者在狱中拜他为梁王内史,从一个囚徒一下成为二千石的大吏。田甲听见使者宣读诏书,吓得赶忙逃亡。韩安国派人传告田甲的家里:"给我乖乖回来,否则诛灭你的宗族。"田甲只好回来,光着膀子去向韩安国谢罪,韩安国笑道:"算了罢,你这样的人,还值得我报复吗?"最后一直善待田甲。而韩安国最后官至御史大夫,一度行丞相事,卿相的心胸,就是这样不同于凡俗。小武这样想着,精神更是一振。
管材智身后还跟着数人,在县吏们火把的照耀之下,领头的汉子跪下顿首道,罪臣如候拜见使君大人。其他几个也一并跪下,各报姓名叩头服罪。
小武大为惊愕,这领头的汉子竟然叫如候,怪不得有如此箭术,这名字太如雷贯耳了。他当亭长的时候,经常有过往士卒路过,赴长安践更,或者去陇西六郡为戍卒,有一些服役期满回乡的士卒,绘声绘色地谈起他们戍卫长安或者边郡时的见闻。有的眉飞色舞,飞将军李广的名字不绝于口;而有的则反驳道,射声校尉如候将军才是天下第一神射士。并详细列举这位如将军在太初三年的秋射大赛中,如何以臂力挽动三石的大黄弩,贯穿九层玄甲,匈奴闻知也为之丧胆。当时自己听着也是热血沸腾,恨不能马上也去长安,亲见那位将军一面。没想到今天竟然在此遇到,不由得喜忧交并:如此勇悍的将领,竟会落得流亡的下场。我大汉实是人才多多,开边斥塞,功名万里,而如此健者,竟白白闲置。于是马上也双膝跪下,回礼谢道,将军不必客气,幸全活太子的性命,此乃非常厚恩。太子乃是楚国的宗庙社稷之臣,一旦有失,臣武亦不可脱罪。
萧彭祖见小武竟然给劫盗跪谢行礼,非常惊愕,劝道,使君大人衔天子诏命出使,当自重身份,不可亏缺朝廷体面。
小武不答,起身后笑道,贤令有所不知,我大汉乃是礼治之国,刑罚不过是辅助手段。最好的政治,不在于断狱公正,让生者不怨,死者不冤;而在于使天下清明,黎民安乐,无狱可断。如果他们是不讲礼节的无耻群盗,那么本府自然也以群盗来看待他们,号令群吏趋进击斩。现在他们心中都存有我大汉礼乐,自首就擒,我们身为大汉官吏,一举一动都是朝廷表率,哪能不报之以礼呢?否则岂不让百姓笑话我们还不如刑徒知礼吗?况且这位如将军出身三辅大族,当年长安公卿无不以和如将军结交为荣,号称"虽有千金幣布,难得如候一顾"。本府久闻其名,今日得见,实在是幸何如之。这位管大人也是长陵巨族,曾官丞相府左长史,平生往来也多是长者,你们皆不当有任何轻慢。
萧彭祖心想,这位使君真是巧舌如簧,什么都能被他讲出道理来,怪不得如此武功高强的群盗,也一下被他说动了心,轻易地束手就擒。想想自己四十多岁了,数十年的积劳,才当得一个小小县令,而他才二十岁年纪,就拖金纡紫,风光如此,这大概就是自己和他的差别了。于是也尴尬地陪笑道,使君大人明见,下吏万万不及。说着也跪下施礼道,下吏彭城县令萧彭祖,谢诸卿解脱人质。
如将军刚才听小武教训萧彭祖,并宣扬自己家族的高贵,心下甚是自豪,赶忙道,臣驽劣不才,给贤令增忧,死罪死罪。管材智知道小武肯定能认出自己,满以为他会对自己当场羞辱,没想到反而也夸赞自己的家族品第,脸上一红,低首道,下臣不肖,辱没家声,死罪死罪。
小武道,如将军、管大人,你们都快快请起,臣武虽然倾慕将军威名,却也不敢因私废公,请将军先造访监狱。转头吩咐萧彭祖道,拜托贤令,好好照顾如将军等人,务必使他们衣食无忧,待本府向皇上奏明,再行发落。
四
一行人喜气洋洋地驾车回去,楚王、国相和内史等看见小武不耗费一个县吏的生命,竟使劫质群盗自动束手,大为惊讶。听到萧彭祖和在场县吏的描述,无不由衷佩服。小武和楚王等客套了几句,再三叮嘱萧彭祖不可怠慢如候和管材智一干人,也回驿舍休息了。
紧张一过去,小武立即感到自己浑身无力。郭弃奴早迎在门口,赶忙帮他重新烧水洗浴。她知道小武半夜嚣嚣嚷嚷地驾车出去,焦躁不安,哪还有心情睡觉。后来打听到小武是去解决王太子被劫之事,确认没有可能遇上生命危险,也就安下心来。她今天心情极好,万没想到有如此好运,本来能被楚王赐给一个年轻的大吏做侍妾,已经是天幸了。自古嫦娥爱少年嘛,总比胡乱赐给一个满脸寿斑的老头子强得多罢。待到得知这个年轻大吏竟然认识自己哥哥,而且哥哥还活着,简直跟做梦一样。一时间这么多好事纷至沓来,她哪里还能睡得着。半年前因为家里贫穷,父母将她送给本县富商东阳无忌家里,那时何等难受。但是穷人对自己的命运向来没什么选择,渐渐也就习惯了。东阳家颇收购了一些各地的贫家女子,在家里教习歌舞,熟练后就卖给王侯大族,以为牟利。大家天天在一起,也挺快活的,所以思家的心日渐淡了。等到听说东阳无忌要将自己高价卖给楚王,心里又复悲苦,毕竟在东阳家时,父母还可以经常来看她。可是一旦转运到他乡,那就完全不同了。她母亲听到这消息,也曾质问东阳无忌说,老妇将女儿送给王孙家,只是为了让她能填饱肚子,有条活路。当初并没有收你一文钱,你怎么能随便卖给别人呢。东阳无忌表面上答应不卖,等她母亲一回去,还是偷偷载着她们几个驰往彭城,卖进了楚王宫。在楚王的宫里,大多的结果不过是被楚王或者他的儿子们收为侍妾,王宫深似海,加上这帮人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