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章(1 / 1)

我靠种田成了团宠 陈小胖66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吧。”

门外没有买到话本的人拿到了号码牌,出奇的心安了,这才有时间逛起了焕然一新的文渊斋,这些人里其中就有上次对的上对子的宁浩轩和方文才二人。

两人均是国子监的学子,这文渊斋也不是第一次来熟悉的很,收起号码牌之后也不着急回书院,便闲逛了起来。

不过当他们闲逛的时候还是被这里的新装修给惊了惊,这里面非常地干净整洁,优雅舒适,每一块地板都被擦得亮铛铛的,每一个书架都是油涔涔的红木做的,书架上的书籍像卫兵列队一样整齐,高矮适度能够让客人够得着每一本书籍。

而且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墙上用浆糊糊上了各种标语,很是有哲理性,宁浩轩不自觉的念了出来:

“静心吸吮知识源泉,更显真才实学本色。”

“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

“人有山穷水尽时,书有柳暗花明处。”

“好,这句话说得妙!”

身侧的方文才举起一根手指,“嘘”了一声。

“浩轩兄,你看这里,“眼观古今中外,耳需一时清静,”咱们还是小声点的好,免得打扰到其他人。”

宁浩轩这才禁声,暗骂一声,自己确实大意了,视线朝着里面看去便发现了一处楼梯。

“咦?文才兄,你看这里!”

方文才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便发现在通往二楼的楼梯处写着三个字:

【借阅室】

“借阅室是什么?”

不远处的东子发现了二人,笑着走了过去。

“两位公子可是要去二楼?二楼为借阅室,倘若二位想找个地方读书,又或者是想借阅回去都可,书籍按时归还就好。”

两人彼此对视一眼,均看到了对方眼里的惊愕。

“这书籍如此重要之物,还能借阅?不会是糊弄我们的吧?”

“是的,可以借阅,一本书每天只需支付一个铜板即可,不过需要另外一人作为担保,这是上面为了天下读书人所设立的规矩。”

东子用手指了指楼顶咳咳,实际上指的是天,想要表达的意思不言而喻。

宁浩轩倒抽了一口冷气,“是是圣上?!”

文渊斋前几日的走水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他自然也不例外,自然知晓这文渊斋是皇家产业,如此说来可不就是皇上的意思吗。

东子笑笑不说话,暗道这可不是我说的,是你们自己猜的,想当初他听到毛掌柜做出如此决定的时候,还反问了一句,万一对方把书借出去不还怎么办?当时毛掌柜看傻子一样的瞥了他一眼。

“这可是皇家书肆,谁还敢不还?更何况倘若是学子来借书,得留下家庭住址和学院的名字,不还的话就是品行不端道德败坏,不想要参加科举了?”

东子恍然大悟,是了,谁也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有点小心思也被吓住了,只能老老实实的按照规矩来。

宁浩轩两人还以为自己猜得对,纷纷觉得这借阅室简直就是为天下学子开辟了一处藏宝阁,尤其是对于贫寒士子来说更是如此,两人内心一时有些火热,就差跪下来大呼“皇上英明”了。

不多时到了二楼,两人这才发现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的借阅室,每本书的书脊上都标着字号,在二楼的最显眼处放置着一张桌子,桌子前坐着一位老者,笑眯眯的看着二人。

“两位公子倘若是要借阅书籍,在此登记,留下信息之后便可将书拿走了,一次最多可借阅三本。”

“多谢先生告知。”

宁浩轩和方文才心中升起一股敬意,行了一个标准的90度大礼,寒暄了几句去了里面。

第62章 插秧啦

二楼的书籍和一楼不同的是,这里的书籍竟然还有孤本,分类更加明确,杂谈众多,但凡想看的就可以找一处椅子坐下来,并且桌子前还配备了文房四宝,可以让众人在有心得的时候记录下来。

方文才家境贫寒,父亲只是京城巷子里一个摆小摊的老人,待他摸清楚了二楼的书籍之后顿时大喜,这样他买不起的书籍便可以自己抄写了,能够省了不少的银子。

“敢问先生,在这里读书是否有时间限制?”

“文渊斋早上开门开始,到晚上打烊这段时间里都可。”

那就是没有时间限制了!但凡文渊斋营业,就都可以待在二楼里看书,天下间竟然还有如此美事,圣上英明啊圣上英明!

和他有一样想法的不止宁浩轩,但凡走到了二楼的学子,都感觉这里是一处圣地,痴痴的不想出去了。

有些人痴迷于这样新奇的借阅方式,有些人则是痴迷于墙上写着的各种标语,一时之间进来的人没有一个想要出去的。

那位坐台的老者见到二楼越来越多的人,笑了笑出声提醒。

“这里的位置毕竟有限,倘若各位公子想要看书的话,不妨花几个铜板把书借回家,过几日再还回来。”

“多谢先生提醒。”

就在《少年包青天》第二卷开始慢慢发酵,众人感叹文渊斋二楼的借阅室之时,京郊别院里也忙碌了起来。

无他,三天后便是清明了,那六十亩水田要插秧了。

夏婉柔又重新换上了一身颜色泛白的粗布麻衣,带着众人浩浩荡荡的开始了插秧工作。

水田是镜子,照应着蓝天,照应着白云,照应着青山,照应着绿树。

农夫在插秧,插在绿树上,插在青山上,插在白云上,插在蓝天上。

手把青苗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颗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是一首插秧诗,不仅包含了农人对插秧之后丰收的向往,更是描写出了插秧的精髓,“六颗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说的就是插秧的方法。

夏婉柔为了不引起程嬷嬷的说教,特意在抖音上买了一双轻便且十分薄的雨靴,穿在脚上下了水田,至于其他别院里的小厮,强烈要求的便是光脚下地,让他们卷着裤腿站在刚能淹没小腿肚的水田里。

不过这也引来了号称程嬷嬷二号——锦儿丫头的小声反驳。

“主子,他们怎么可以光脚呢,您还在呢!”

“你这丫头年龄不大,学的规矩倒是多,这里是乡下,你看看谁不是光着脚下地的?”

某人的怨念被强烈驳回,锦儿欲哭无泪,顿感这些天跟着程嬷嬷学的规矩都白学了,她家主子不在意啊!

这边,夏婉柔已经开始操作了,一边解说一边示范。

“先将小捆秧苗解开,放入左手开始插秧,在右手插秧的同时,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同时迅速地从一把秧苗当中分秧,要注意秧苗之间的距离,你们先看我插秧的距离,自己慢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