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5 章(1 / 1)

我靠种田成了团宠 陈小胖66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哎,这就对了嘛!”

陌言城满意了,“想不想知道你们大人为什么这么巴结这位夏公子?”

“巴巴结这个词,用得不太好叭?”

怎么说,萧坦大人如今也是大陌第一大司农,而且去年人家亲手种出了高产粮种,那可是立了大功劳的!

学子们表示,这位陌尚书的思路,他们是真的跟不上啊!

常规交流都有问题!

陌言城嗤了一声,“我说的不对吗?你们萧大人现在这个样子,不是讨好巴结又是什么,这屁股上就差一根尾巴摇来摇去的了。”

“”

学子们朝着前面看去,越看越觉得这话很对。

然而他们不敢说。

就默默的看着。

陌言城今儿个心情还不错,也没打算卖关子了,指了指夏婉柔所在的地方。

“知道推广全国的那份种植高产稻种的手札吗?”

“知道知道,我们人手一份的!”

几个学子们纷纷将手上的书籍举了起来。

“那你们知道这手札是谁写的吗?”

“不是萧大人写的吗?”

“当然不是,最初版本是出自这位夏公子之手啊——”

“”

“???”

“!!!”

众人都惊呆了好吗!

“这是真的吗?”

“这也太天方夜谭了吧?”

“我只知道这高产稻种最初是两年前在户部官田之中产出来的,还以为是司农属的手笔呢,万万没想到啊,竟然不是!”

“那也就是说在户部官田产出高产稻中之前,就已经有人种植出了高产稻,而且那人还是这位夏公子了?”

众人有点怀疑人生。

陌言城笑了,“答对喽,你们不愧是国子监里选出来的几个,这脑袋还是挺聪明的嘛!”

“”

谢谢夸奖?

众人再次看向夏婉柔的目光,已经由最初的疑惑转变成了惊叹,佩服,震惊。

“怪不得萧大人如此放低姿态!”

“这可是位祖宗啊——”

“要我是萧大人,那还不得把这位夏公子给供起来啊!”

“这位公子看起来年轻的很,十四五岁的样子,竟然培育出了高产稻子?人家这脑子是怎么长的啊!”

我靠种田成了团宠

第800章 回京郊别院

众人议论纷纷之际,那边的夏婉柔已经和萧坦聊了半天。

“萧大人,你今儿个出门阵仗很大啊,这后面怎么跟着这么多读书人?”

她一眼就认出了十几个学子的身份。

不怪她,实在是那周身散发出来的书卷气太浓厚了,跟一般人真真是不一样。

气质使然。

萧坦先是被“大阵仗”给尴尬了一瞬,这才解释了起来。

“夏公子您可就别埋汰我了,这是我们户部从国子监选出来的会农事的学子。我带着他们学习一阵,然后他们才能被派遣到京郊各地,去指导百姓们种植。”

这么一说,夏婉柔懂了。

敢情这些都是工具人,是萧坦和京中百姓们之间负责传话的桥梁。

“这么说,整个京郊是被划分出了十几块了?”

“是啊,他们一人分别教授十几个村子,保证今年整个京郊的百姓都学会如何种植高产稻,这样一来才能达到普及的效果。”

一部分会种植高产稻管什么用?

只有百姓真的掌握了这门技术,那才是真正的普及。

夏婉柔几乎可以想到,过个几月全国收获的时候,京城出产的稻种绝对是最高产,最好的。

天子脚下嘛,真的很占便宜。

至于那些偏院的州府即便是皇上强制下了旨意,那理想和现实也会差一大截的。

“萧大人真是辛苦了。”

这话绝对是出自真心,要说在这场高产稻种的普及之中,夏婉柔也只是给大家开了一个好头而已。

真正付出最多的,绝对是陌言城领导的这些司农们。

“不敢不敢,我们怎能在夏公子面前说辛苦。”

“你们先忙吧,我就不好打扰你们正事了,只要今年推广的顺利,过几个月就能有成效了。”

“萧公子不去我们的田里看一下?顺带着指点指点,也好让我们开开眼界。”

“不用了,我相信萧大人,在这方面您才是专业的,相信您现在都比我厉害了。”

“哪里哪里,还是夏公子厉害啊——”

寒暄过后,夏婉柔刚想转身离开,不期然瞄到了混在人群之中充当大爷的陌言城。

她抽了抽嘴角,甚是无语。

这位表哥,最近似乎是玩上瘾了。

到达京郊别院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这次回来,夏婉柔主要是想看看这边的农忙,顺便过来散散心。

毕竟京城的风风雨雨听多了会产生疲累。

“还是这里的空气好啊——”

她看向一望无际的田野,感叹了一句。

“是啊是啊,奴婢也觉得别院亲切的很。”

锦儿点头如捣蒜,小脸上露出了几丝兴奋,“之前不怎么觉得,这在京城住了半年才想起了在别院时的好啊。”

“你这丫头,不诚实。”

“主子您欺负人,奴婢哪里不诚实了?”

“在京城就数你过得最乐呵了吧?整日里出去打探消息,每天都是兴奋着回来,吃瓜吃的不亦乐乎。”

吃瓜这个词,锦儿现在也懂了,闻言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

“话是这么说,但每次京中传闻的背后都有数不清的利益牵扯,奴婢这脑子她不太够用啊——”

吃瓜爽吗?

当然爽。

可背后隐藏着的信息量大吗?

那可真是太大了。

大到锦儿脑子发晕,都不一定能够将每一条利益给分析得清清楚楚。

总而言之,太费脑子。

马车不紧不慢的悠哉悠哉朝着别院而去,一路上遇到了不少由油纸搭建而成的小拱棚,在阳光下泛着光。

“真没想到啊,这油纸竟然成了京郊一景。”

而这景色,承载着的便是百姓们最大的希望。

要说去年只有上河村的人跟着夏婉柔种植高产稻种,那么今年已经普及到了所有京郊的百姓。

这就是生活在天子脚下的好处,凡事都是占第一份的。

别院门口。

主仆二人刚刚下了马车,就有几个路过的村民看见了她们,那叫一个惊讶。

“看,别院门口是夏丫头吗?”

“是吗是吗,在哪儿呢在哪儿呢?”

听见消息的几人纷纷朝着别院门口看去,瞬间就发现了那辆普普通通的马车。

“瞧着像啊,今儿个怎么又换上了男装?不过看着怪好看的啊?”

“那是,要说这十里八乡,夏丫头长得可是美若天仙啊,比张家的嫣儿不知道好看了多少倍!”

“这夏丫头年前去了京城,说是家中有人来接,怎么过了年就回来了?”

“是啊,她不是回去成亲去了吗?”

“难道还没成亲?不应该啊,年前接走不是去嫁人了吗?”

这边耳力极佳的夏婉柔:“”

什么时候,关于她的传言成了这样的了?

还嫁人,谁说被接回去就一定得嫁人了?

你们的脑洞很大啊,村民们!

不知何时,从作坊里出来的虎婶看见几人,激动的走了过来。

“夏东家回来了啦?”

“是呢,虎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