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7 章(1 / 1)

我靠种田成了团宠 陈小胖66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再三,她唤来了陌苍继续打听关于窦勇的消息,又旁敲侧击了容飞阳几句关于夏厢的行踪,这才感觉心情平静了些。

然而当她觉得日子归于平常的时候,别院里来了两位嬷嬷和一位腹有诗书气质的夫人,再次打破了别院的清净。

待客厅中,夏婉柔听到那位领头嬷嬷的话颇有些不可置信。

“丁嬷嬷,您说什么?”

她一定是出现了幻听!

那位看起来约莫五六十岁的老嬷嬷不紧不慢,不慌不忙的再次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郡主,老奴奉两位太妃娘娘和皇上的旨意,来教导郡主礼仪,还请郡主不要为难我们。”

“”

两位太妃娘娘?她记得在皇陵别院时和她们相处的还不错,大有成为忘年交的架势,而且她们对于临走时资金送出去的两件礼物爱不释手,更何况那两位平日里丝毫不把皇家礼仪放在眼里,怎么可能转头就给自己招来了教养嬷嬷?

还有,什么时候她家皇帝舅舅也插了一脚,难道是打算最近把自己嫁出去而提前做的准备?

夏婉柔感觉自己的脑袋不够用了。

“丁嬷嬷,您您的课程需要多久?”

听程嬷嬷的意思,这两位可是原先皇太后的贴身嬷嬷,在宫里的地位可不是一般的高,就连皇上也都得敬三分。

“太妃和皇上的意思,是嘱咐老奴教到郡主合格为止。”

夏婉柔默,那就是时间不定喽?

未等她从震惊之中缓过神,旁边那位一起来的夫人递上来一封信,举手投足之间尽显优雅风范。

“郡主不必惊讶,这是两位太妃写给郡主的信件,太妃说您看过信件之后就明白了。”

第610章 三位新先生

夏婉柔从这位气质出众的女子手中接过信件,慢慢打开准备阅读,落后她一步的程嬷嬷微微向前,凑到了她的耳边。

“主子,这位是冯夫人,多年在宫中任职,负责教授皇家公主琴棋书画,其他六艺皆不在话下。”

原来是这样!

夏婉柔的目光顿了顿,再次看向那女子的双眸带上了一丝敬意,能够以女子之身在宫中有一席之地可不是一般的简单,这位冯夫人周身萦绕着一股淡雅的出众气质,大约三十多岁的年纪,眼角微微出现的鱼尾纹更是为她增添了一股岁月沉淀下来的稳重。

“劳烦夫人,两位太妃可还好?”

“回郡主的话,两位太妃都好,来之前卑职去过一趟皇陵,太妃还给郡主带了些亲手做的糕点。”

“两位太妃辛苦了,夫人和两位嬷嬷请坐。”

夏婉柔吩咐程嬷嬷接过一个食盒,自己缓缓展开信封里的薄薄信件,入目的是齐太妃龙飞凤舞的字迹,严明自己不在的日子没人找她说故事画画有多寂寞云云,最后话锋一转,为了让自己嫁个好人家,她老人家特意给皇上写了一封信推荐了冯夫人。

看到这里,某人一头黑线,可以预计自己未来的日子不会太好过,不过也十分理解两位长辈对自己的关心。

她,确实太过懒散,以至于在两位长辈面前没有顾忌太多的礼仪,琴棋书画六艺真心比不上陌国的土着千金们。

她们也是在担心自己出嫁后的日子吧?

“程嬷嬷,吩咐下去给冯夫人和两位嬷嬷安排好住处,一日三餐和平日里的衣物都要准备好。”

“是,老奴这就吩咐下人去办。”

夏婉柔收起信件,看向三人,“今日舟车劳顿,三位想必也累了,待程嬷嬷收拾妥当之后便去休息吧,倘若有什么用得着的,可以吩咐别院的小厮丫鬟们去办。”

“多谢郡主。”

三位起身行礼,一举一动皆透着一股大家风范,不愧是宫里出来的人啊,夏婉柔不仅感叹。

自冯夫人和两位嬷嬷来到别院之后,夏婉柔便开启了上课模式。

而为了达到两位长辈和皇帝舅舅对自己的期许,她也不得不根据三位老师安排的课程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计划,除去要学习的礼仪和六艺课程之外,为了兼顾账本和修炼音攻,她详细的列举了从早上六点到晚上9点的所做事情。

望着眼前密密麻麻,就连三餐都得规定什么时候吃的课程表,夏婉柔顿时有种高考备战的赶脚。

“这种感觉,真是久违了。”

至于虎头山下两处荒地和度假村建设,以及其他琐碎的小事,夏婉柔直接放权给了容叔和锦儿等人,反而让自己空闲了一部分时间。

“主子,范掌柜又把上个月新开的铺子和账本送来了。”

“账本你来看吧,要是有什么大问题再说。”

“是。”

“乌镇那边的分铺盈利如何了?”

“回主子,自上个月起铺子里的盈利便已经归还了开铺子所用的银子,这个月开始正式盈利了。”

第611章 村子里的八卦

对于锦儿的工作能力,夏婉柔如今已经可以完全信任了。

“嗯,你继续盯着就好,记下其他铺子正式盈利的时间,用我交给你的表格汇总一下,这也是考验各个铺子临时任命的掌柜到底有没有能力掌管一家店面。另外如今各地大旱,那些火锅分店的生意有没有影响?”

“各地铺子里的客流量比之以往下降了三四成,乌镇这边由于是连通京城和各地的要道,倒是没有太大的损失,只是因为大旱导致蔬菜等价格上涨,铺子里每日的成本开销大了许多。”

而之前夏婉柔就有表示,即便是大旱,铺子最好也不要任意提高每盘菜的价格,说是为了稳住市场价格,到底什么是市场价格锦儿不知道,但这并不影响她将此命令贯彻到底。

“主子,既然蔬菜价格上涨导致铺子成本跟着上涨,为何卖出去的菜不能同步上涨呢?”

“因为蔬菜上涨只是临时性的,大旱不会持续太久,一旦过了这个时间段蔬菜的价格就会落下来,倘若我们铺子卖出去的价格也跟着大起大落,很容易影响日后的口碑,因此当务之急稳住才是最重要的。”

商人,古人一向会喜欢把他们列为三教九流,但是现代人的夏婉柔很清楚,商人的背后就是国家经济,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一国对于百姓的态度,就像是粮价一样同等重要。

她现在没有能力改变陌国所有商人,但自己的铺子在当地一向有影响力,倘若漫天涨价,只会导致当地其他铺子有样学样,更甚者直接影响到百姓的基本生活。

锦儿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奴婢明白了,”

“吩咐铺子里的掌柜继续保持,旱灾不会持续太久了,待过了这段时间就会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