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的上奏,皇上是怎么说的?”
三四而后行这是想让皇帝舅舅收回圣旨啊。
陌苍默了默,脸上的表情颇有些一言难尽。
“咳,皇上说他已经三思了。”
哈?
夏婉柔不仅莞尔,失笑了一声。
“舅舅英明。”
颁布下去的圣旨,岂有随随便便就能收回来的?那岂不是在打皇室的脸!更何况之所以这样做,估计她那聪明过头的皇帝舅舅也有他的用意。
现在谈论储君是谁为时尚早,之所以有这两道圣旨,其实舅舅是想看到太子和三皇子相争的局面吧?
一方面,是为了维持朝局现有的平衡,而另外一方面,便是想要看看最后鹿死谁手,谁笑到最后,谁便是真正的赢家。
“朝堂之事,便交给那些大臣们烦恼吧,除去此事,我在路上还收到了你的一封家信,毛掌柜提到的《双刀会》可是有?”
夏婉柔想着,只要那两位不来烦她,谁输谁赢还真没太大的区别。
“有,属下放在您的书架上了。”
陌苍上前两步,将那本话本子拿出来,递了过去。
“这几日辛苦你了,你先休息吧。”
“属下告退。”
第355章 提前完成小目标
送走了陌苍,夏婉柔叫来了容叔,花了半日的功夫,把这个月初各大掌柜报上来的账目过了一遍。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账目上记载着的营业额,直接吓了她一跳。
“上个月的营业额怎会如此高?单单是文渊斋,盈利竟然达到了八十万两?”
营业额高,相对的利润也比往常高了,而且这个八十万两还是所有利润的七成,另外的三层按照协议约定,已经冲进了国库中。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月的盈利较之上个月增长了有三成?”
容叔笑了笑,脸上带着些许骄傲,“这可是托主子的福,因着上个月科考,来京赶考的学子们大多听说过文渊先生的大名,因此个个涌入了文渊斋,就算不买话本子也是买了其他书籍的,生意好的不得了。”
其他人不知道文渊先生到底是何方神圣,容叔可是知晓的,每次主子都是自己待在书房里,哪里去找过什么文渊先生?
听了容叔的话,夏婉柔这才恍然,“原来是带动效应,那馨香园和小吃街的营业额增长,也有这一方面的原因了。”
外地人来到京城,最喜欢的便是逛一逛当地独有的特色铺子了,馨香园和小吃街是夏婉柔亲自提出更改意见的,绝对是陌国独此一家,别无分号,能够吸引顾客实属正常。
“是呢,范掌柜曾经来过两次,说是来报喜的。”
只不过范世安并没有见到夏婉柔,被容叔随便找了个理由搪塞过去了。
“主子,您不在的这段日子里,织锦阁的赵掌柜来过一次,说是求见您。”
夏婉柔多多少少猜到了赵掌柜找她的原因,在下午在看账本的时候,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在这十几家铺子里,竟然是织锦阁的营业额增长最多,这个月里卖出去的布匹比之上个月翻了两番。
而赵掌柜来见她,应该是来告诉她营业额如此上涨的原因。
“我看过织锦阁的账目,每日卖出去的布匹竟然有上百匹,而且这些顾客大多数可都是男子,委实有些奇怪。”
按理来说,去布庄的大多数是女子才是,然而这个规律在上个月里突然就失效了。
难不成外地的男子,喜欢给女眷买布匹?这简直太扯了。
容叔听赵掌柜说起过,因此知晓其中的原因,“主子有所不知,因着科考的缘故,京城中不仅多出了许多进京赶考的学子,还多了许多来往的商人,那些商人看中了织锦阁印花布的商机,因此大多买了些带回去,看看能不能卖出好价钱。”
“原来如此。”
看来,织锦阁也要迎来像江南景家这样的客户了?
夏婉柔心中并没有多少惊喜,因为印花布面世以来被京城众人所接受,她便知道终有一日,织锦阁的布匹能够销往各地。
而相比和其他商家合作来说,她更希望的是将织锦阁开遍陌国,独自控股总比合资来的好不是?
“我知道了,你给赵掌柜去个信,让他来见我。”
“是!”
十二家铺子外加两个作坊,如今每个月的收入已经突破了一百万两,其渊斋是大头,夏婉柔觉得这几个月来的努力终是没有白费,今年的目标算是提前完成了。
只不过这些银子,还不足以撼动陌国的经济命脉。
“夏同志,还仍需努力吖~”
第356章 户部任职
太师府,书房。
“什么,皇上让我去户部任职?”
从毒门回京之后,还没逍遥自在两天,蓝书遗就听到了这个令他惊愕的消息。
“爷爷,我一没参加科考二从未当过职,在京城中就是个可有可无的纨绔子弟,圣上怎么会严明让我去户部任职?您是不是听错了?”
太师府一门三人均在朝中,再加之各个都任要职,因此地位十分超然,是太子和三皇子极力拉拢的对象,奈何蓝太师态度坚决,从未给过两位皇子希望,也因此被站队的朝臣忌惮。
也正因为如此,蓝太师念着蓝家风头正盛,对蓝书遗不仅没有多大的要求,反而很是赞同他闯荡江湖,逍遥自在。
只是如今,突然提及朝中任职一事,让蓝书遗敏锐的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两鬓花白的蓝太师端坐在书房主位,睿智的双眼眼中闪过一丝无奈,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
“你以为我想让你去户部?还不是你小子年少时闯出来的名头太过响亮?”
啥?!
蓝书遗有点傻眼,“我那不是纨绔子弟的名头吗?”
什么时候纨绔子弟的名头和能够去户部任职画上等号了?他也就是几个月没回家而已,怎么感觉时代都要变了!
蓝太师冷哼一声,似乎很是看不上自家孙子当年闯出来的好名声,明明都是他亲自教授的,为什么二孙子和大孙子书临的性子就天差地别呢。
“要的就是你纨绔子弟的名头。”
“这话怎么说?”
“皇上如今正值壮年,心有抱负,怕是动了要整顿朝纲的念头,而户部不仅掌管天下钱财,更是握有粮仓以及司农事。倘若是他直接下旨整顿,必然动了诸多朝中官员的利益。”
蓝太师点到即止,睿智的双眸之中,透着一股幸灾乐祸的意味。
聪明如蓝书遗,顿时明白了自家爷爷的未尽之意。
俗话说的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满朝文武之间的牵动太多,多多少少都有些利益牵绊。所以,就算是皇上下旨,估计收效也不尽如人意,而倘若将这件事情直接交给这些完全没有利益的京中权贵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