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3 章(1 / 1)

我靠种田成了团宠 陈小胖66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哈,对的好,对的妙啊!不愧是文渊先生!”

“兄台,文渊先生回应那个乐安笔者了?他的下联是什么?”

“不要着急,待我给大家念一念,这下联是:

【十寺九僧藏八卷轴谨遵七戒六道五律却惜无四三二徒一筹莫展】”

众人一听,惊叹连连。

“犹记得上联是从一到十全部用到了,没想到这下联竟然是从十到一,妙啊!”

“哈哈,对的好,估计那乐安笔者还以为文渊先生对不出来呢,没想到啊,只不过是五日便对出了下联,还如此工整!”

“什么五日?明明是这文渊斋的报纸五日一出售,倘若不是这样,估计那文渊先生第二天就能对出来了!”

作为文渊先生的崇拜者,就是这么自信!

“而且这下联何止是工整?那是绝对!”

“是啊,是啊,看着乐安笔者这回该如何自处,脸都被打肿了吧,哈哈哈哈!”

众人与有荣焉的同时,又被一个学子惊讶的声音给打断了。

“文渊先生亲自送了一副对联给乐安笔者,大家快看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什么?下文之中还有对联?!”

刚才学子们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文渊先生的下联上,丝毫没有往下看的意思,如今听这人一提及,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这个板块,他们还没有看完!

“快看看,下面还有什么内容?”

众位学子重新拿起报纸,将视线落在了那篇文章上,便见上面写着:

“不才有一副对联赠与乐安笔者,愿勉之。”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

众人看完这幅对联,脑门上纷纷露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在下也不得其意。”

“文渊先生心胸竟然如此宽广,难不成真的只是要与君共勉?”

“或许吧,看来文渊先生不愿与其计较,反而有种劝和的意思。”

有人觉得文渊先生高风亮节,然而看过《少年包青天》的一些人,深深觉得文渊先生的性子不该是这样,对于这个说法并不赞同。

“不不不,我倒是觉得这对联其中隐藏着别的含义,只是我们无法猜透罢了。”

文渊先生是那种老好人吗?他们怎么这么不相信呢。

“我赞同赵兄的说法,这对联绝对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要不咱们去问问浩轩去?他的学问好,定然能看出其中隐藏的意思。”

几个学子相互对视一眼,均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拿着报纸跑向了宁浩轩所在的教室。

一盏茶的功夫过后,当宁浩轩拿着报纸反复读了几遍对联,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脸色瞬间变得诡异,嘴角忍不住的抽搐起来。

旁边的人看他这面相,便知他看懂了。

“浩轩兄,你是不是看出其中隐藏着的意思了?”

“哎呀,你倒是说呀,快急死我们了!”

宁浩轩轻咳一声,心里也暗暗的为文渊先生的机智点了一个赞,于是指着对联给大家看。

“众位同窗请看,这上联缺了什么?”

“缺了什么?”

“没缺什么啊!”

一二三四五六七,这不是很全乎吗?

宁浩轩见大家都没有发现,便知自己这种方法行不通,转而指了指下联。

“众位再看,这下联的孝悌忠信礼义廉,少了什么?”

但凡读过书的人都知晓,这人生八德是而这下联里偏偏就少了“耻”字。

“我知道了,是少了个耻字!”

“既然下联少了个耻字,那么大家如今再去看看上联,是不是也少了个字?”

这样说,你们懂了吧?

宁浩轩是个好孩子,亲口说不出什么骂人的话,只能这样内涵的告诉大家了。

有对比,众人这才发现了不同之处,对比下联少了个“耻”字来看,上联可不就是少字了吗。

经过宁浩轩的提醒,众人恍然大悟。

“原来上联是少了个八!”

“上联少八,下联没有耻字,那岂不就是忘八无耻?”

“忘八无耻王八无耻?!”

第163章 改善布料的颜色

“哎呦,原来是这个意思!”

围在一起的这些人都是学子,胸中自有丘壑,一点就通,纷纷噗嗤笑出来。

“哈哈哈哈,太好笑了!文渊先生这不是在暗讽乐安笔者王八无耻嘛!”

“可不是吗,原来这对联里还有这层意思呢,骂的好,骂的妙啊!”

“这乐安笔者不敬前辈,可不就是无耻吗,说的太好了!”

刚刚还说文渊先生宰相肚子里能撑船的几个人,也笑了,心里顿时有一股畅快感。

“突然觉得,文渊先生这么怼回去,竟然比大肚能容更加有血性,这是怎么回事?”

“你还别说,我也觉得畅快!”

文人原本就讲究谦虚,然而文渊先生这一股回怼风,竟然出奇的入了学子们的眼。

几人在偷偷暗笑的同时,纷纷觉得这样的文渊先生,比之以往更加可爱了。

要说以前他们对于文渊先生的印象,那就是写得了话本,出得了对联的大儒,而如今看到这副骂人的对联,突然觉得文渊先生也是吃五谷杂粮了!

这种感觉,爽!

小吃街开业的当天,一辆低调的马车进了城,在一家名为“织锦阁”的布庄门前停了下来。

夏婉柔望着面前的匾额,再瞅瞅里面两个正在挑选布料的夫人,抬腿便走了进去。

今日她是来瞧瞧布庄日常营业情况的。

待进了门,没等多长时间,那两位夫人买了布料便走了,而柜台处那个笑眯眯的小厮便迎了过来。

“这位小公子,您可是来买布料的?”

“正是,不过我对布料不是很熟悉,能不能介绍一下?”

那小厮很是理解的点点头,一般来买布料的都是夫人小姐,又或者是大家族里的嬷嬷,小公子来的倒是少,不了解其中的门道无可厚非。

“自然是可以的,小公子请听小的跟您说,我们店中有素纱、素罗、花罗、龙绡、绛绡、云雾绡、云锦、宋锦、蜀锦、织金锦、漳缎、漳绒、妆花缎,缂丝、软烟罗、青蝉翼、凤凰火、云雾绡、云绫锦……”

店伙计绕口令地说了一大通,听得夏婉柔眼睛变成了蚊香眼。

“这几匹是软烟罗,是极薄的罗,共有四种颜色,一样雨过天青,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

“这是也是我们店里最贵的锦。”

“这是蜀锦。我们店里的蜀锦品种非常齐全,雨丝锦、月华锦、浣花锦、铺地锦……我们店中都有。你们看,这就是雨丝锦,锦面用白色和其他色彩的经丝组成,色络由粗渐细,白经由细渐粗,交替过渡,形成色白相间,呈现明亮对比的丝丝雨条状,雨条上再饰以各种花纹图案,粗细匀称、既调和了对比强烈的色彩,又突出了彩条间的花纹,具有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好看吧?”

夏婉柔:“”

在这一刻,她忽然明白了一件事情,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