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落到了她的手腕上,一边诊脉一边眯起了那双好看的眼睛。
“叫声师兄来听听。”
“”
夏婉柔收回自己落在那只修长右手上的目光,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
白长一双那么好看的双手了!
片刻后,蓝书遗收回了修长的手指。
“没什么大碍,就是着凉了,让锦儿给你熬一碗姜汤就好。”
“多谢。”
夏婉柔抽回手,看向他,“你刚刚进来的时候似乎有心事?”
“嗯,还是毒药的事情。”
“怎么了,你这是事情有进展愁的,还是没进展给愁的?”
蓝书遗叹了一口气,将身体舒服的倚在了后面。
“有进展还不如没进展,三天前陈尚书家的独女请了太医院的太医诊病,说是近日有些嗜睡,奈何五位太医愣是没诊出到底得的是什么病,我昨日潜入进去看了一眼,确定是醉生梦死无疑。”
这毒药在江湖上出现也就罢了,毕竟是出自于江湖,只是如今就连京城之中也有人中毒,事情就完全不受控制了。
夏婉柔异常惊愕,“天哪!”
蓝书遗见他惊讶,点头接话,“是吧,你也觉得此事有些诡异?”
“你潜入了未来太子妃的闺房?!”
“”
这都什么跟什么?
蓝书遗惊愕,抬头间便对上了夏婉柔那张诡异的脸,上面明晃晃的写着“原来你是这样的色狼”几个大字。
他抽了抽嘴角,忍不住伸出手,揉搓了一下她毛茸茸的头顶。
“我说你这丫头年纪不大,想的倒是挺多,我是医者,医者!”
夏婉柔把他的大手扒拉下来,十分兴奋的开启了宫斗模式。
“那太子妃的病都这样了,太子有没有去看看啊?她这一中毒可还得了,会不会是哪家觊觎太子妃位置的千金干的?”
蓝书遗:“”
某位神医很无奈。
“太子去没去看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种毒要是再出现,毒门的名声就得毁了。”
所以,您这位毒门新晋小师妹,是不是关心错方向了?
师门有难啊喂!
夏婉柔耸耸肩,从书桌上拿出一个小竹筒,这是今天早上从信鸽脚上取下来的信件。
“急什么?这是师父的回信。”
“小师妹,师叔说了什么?”
夏婉柔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我说,你能不能不要叫我小师妹?”
听着怪怪的,为什么毒门和神医谷n年前是同宗?为什么为什么!
夏婉柔只想仰天长啸,无比怨念。
“即便我不称呼你为小师妹,你也是我的小师妹,有什么区别?”
“师父说此事已经跟掌门师叔打过招呼了,目前没有什么可值得怀疑的人,日后会彻查的,不过我觉得,或许下药的人不一定是毒门之人。”
蓝书遗挑眉,“怎么说?”
“醉生梦死虽然属于毒门,但保不齐是陈道泄露出去的,又或者是其他人,不能一棍子打死。”
在夏婉柔看来,给别人下自己门派的毒药简直就是没脑子,虽然这毒药很难让人察觉,但要真碰上一个像蓝书遗这样懂行之人,岂不是很容易露馅?
蓝书遗眼眸泄露出一丝笑意,“小师妹还蛮聪明的嘛!”
他也觉得下毒之人不会是毒门的,毒门之中几个有名望的弟子他都认识,可以说除去陈道,其他人做事光明磊落,并没有心性奸诈之人。
再一次听到小师妹三个字的夏婉柔:“”
又是这个称呼,好想打人。
“未来太子妃的病怎么办?你不是说醉生梦死的毒药持续不了多长时间,让中毒者陷入沉睡之中不会再醒来吗?”
倘若陈嘉真的醒不过来,那事情可就真的大条了,这可是活生生的一条人命。
“放心吧,此事交给我,治病是小事,不过还需查出此毒到底是来自何方才是正经。”
蓝书遗手指有规律的敲着桌面,若有所思。
两天的时间一晃而过,文渊斋的门口比起以往的每一天更加热闹非凡。
今日不仅是《文渊五日报》第七期出售的日子,而且还有《少年包青天》第四卷出售,因此两方的读者加起来,简直要把文渊斋的大门给踏破了。
第155章 《西游记》
东子一个人在门口忙忙碌碌,在五月里生生的急出了一脑门子的汗。
“大家都别急,今日话本和报纸都很充足,不会有人买不到的!”
“你说的可是真的?上次我可就没买到话本,你可别骗我!”
“不骗不骗,库房里的存货多着呢,这位客官,您想要买什么?是话本子还是今日的报纸?”
“都要,每样给我一份。”
“好嘞,还请您稍等!”
排在前面的客人率先拿到了《少年包青天》的第四个故事,找了个地方随便一座,津津有味的读起来。
“这次又是什么故事?那包拯一行人该是回庐州了吧?”
“两个大才子和状元失之交臂,怎么面对江东父老哦!”
“可拉倒吧,按我看来,人家包拯破获了那千里湖的女鬼案,还把一名官员拉下马,那可比当了状元还风光呢!”
“这位兄台说的有道理,真真就比当了状元还风光,哈哈哈哈!”
有几个人已经翻来了话本子读起来。
“咦?这次他们竟然去了护国寺?会不会又出人命啊!”
“那是肯定的,这既然是破案的故事,当然得有命案才行。”
“这里又有谜题了,邻国送来一封战书,上面写着“天心取米”四个大字,只能在每个字上增加一笔改变其意思,不然三日后这战书就真的是战书了。”
“嘶——这邻国竟然如此可耻?”
“哎呀,包拯仅仅看了一眼就解开谜底了,哈哈哈哈,真是大快人心!”
“什么什么,这谜题怎么解的,如何添上一笔改变意思?”
“我看到了,是天心取米,各自加上一笔,变成了“未必敢来”,厉害厉害,包拯果然不愧是大宋第一聪明人!”
“就应该这样,包拯好样的!”
有些老读者,直接把话本子里的世界当成了自己的世界,一边看一边乐呵,那叫一个激动。
众人议论纷纷,一边谈论一边排队,而大街上卖报纸的十几个小孩,也在卖力的吆喝,只是今日的吆喝和以往不同,多了一句话。
“这位公子,您要来一份《文渊五日报》吗?”
“给我来一份,给,五个铜板。”
“好嘞,您拿好,公子有所不知,今日《文渊五日报》有新增加的内容,您可以看看哦。”
“嗯?有新加的内容?那是什么?”
“是一个连载的神话故事,名叫《西游记》,公子日后可以在报纸上读到话本子了!”
“这报纸还能有话本子?那我可得好好看看。”
那人上了心,打开报纸便将注意力放在了小孩所说的《西游记》上,便见上面开篇有有一段话:
“……在海外有一座仙山名叫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