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肯定就打那个联系电话去问了嘛,关他们报社、关他的信息部什么事?
合同一签,3000块钱一交,隔天正好是星期五,《永吉报》的第四版半个版面都刊登了那份套红的招工启事,很快就镇住了永吉县无数看报纸的人。
从来没见过一则启事打半个版面的,更加没见过打了半个版面还套红了的!
这阔气,这醒目——
今天可真见识了!现在的个体户都这么牛皮了吗?
一些人在感慨个体户牛皮,一些人已经急不可待地把招工的信息通知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二姐,你家娟子不是手巧吗?今天《永吉报》上登了一大版招工启事,招手巧的女工呢!”
“老四,你家闺女还在家里没找到事干?你赶紧去买张今天的《永吉报》,上面有个招工呢!”
“妈,幺妹呢?你叫她来接电话,我今天看到有人要招工女工……”
招工的信息以爆炸的速度飞快传遍了整个永吉县,引得不少符合条件的人心情激动。
当然也有一些细心的人,看完了整个招工启事后,对中间也套红的那一句“备注”觉得不可思议:
“还专门用红字在里面备注了一句不招平寨乡大桥村的人,这是什么意思?”
“不会是平寨乡大桥村的人得罪了招人的老板吧?也不知道到底是谁,怎么就这么一棒子打死了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好奇心强的,忍不住就打了招工联系电话,想问个清楚,却依然没得到直接答复:
“鉴于这几天问这个问题的人比较多,我们这里不便再一一答复了,我们会在《永吉报》上刊登相关声明,在声明里面会解释原因的。”
侯海快要乐疯了,因为那则招工启事刊登出去的第三天,安幼楠和吴小红又来了:
“侯主任,因为这几天打电话问我们为什么不招平寨乡大桥村人的同志比较多,电话都快打爆了,所以我们想在另外半版上刊登一个声明,向大家解释原因。
你看能不能把我们的招工启事移到上半版,声明放在下半版,对了,声明这次要加粗加黑,一样打半个月,就跟上次一个价怎么样?”
又是三千块进账,那当然、肯定、必须行!
风言风语
侯海半点也不多话,接过安幼楠带来的声明飞快扫了一眼,立马拿着跑去找邓世通签字了。
邓世通接过那份声明,边看边摇头:“年轻人就是想得不周全啊,前几天我就说了,她们那么备注不行。
看吧,这几天她们那边的联系电话肯定都打爆了,这才没办法了,才又跑过来登这么份声明。
这声明写得……有点含糊啊?海子,你就没问问她们没有什么具体点的更明确点的原因?”
侯海把手一摊:“备注是她们要备注的,声明是她们要登出来的,这个内容我也看了,也跟她们说过了,不过她们说就这么登。”
其实侯海只大概扫了一眼,虽然明知道这份声明写得含含糊糊,也并不愿意节外生枝。
他只管客户在他这里打启事打声明,他要管这些启事声明什么的起不起作用做什么?
邓世通拿起钢笔,又看了那份声明一遍:“这次她们要打多大的版面?”
一听自己的亲舅舅问起这个,侯海也不遮掩,喜形于色地比出了三根指头:
“第四版,她们包了,上半版打招工启事,下半版打这个声明,要求加粗加黑,一样是连续半个月,三千块!”
“这份声明也要打连续半个月的半版?”邓世通吃了一惊,半晌才“啧”了一声,“现在搞个体户,真的就这么有钱?”
侯海满眼都是羡慕:“就是,这种财大气粗的主,反正刊登这些不违法,她们想要横的,我就打横的,想要竖的,我就打竖的,她们有钱,说什么都行,怎么搞都对!”
上次那个三千块就够侯海的承包费了,这次又来了个三千块,那是纯赚的了,加上前面陆续收到的小两千——
现在才8月份,这收入已经有五千多了?明年要还能有这财运,那不得一下子就成了万元户了?
邓世通这会儿是真觉得自己外甥眼光好,脑子活了,飞快地签了“同意刊登”四个大字,落下了自己的名字:
“去吧,告诉她们登出来没问题,赶紧地把合同签了,把钱收了!”
侯海高高兴兴地“哎”了一声,拿着邓世通签名的那张声明跑去排版室了;明天就是星期五,今天赶着排版出来审过了,明天就能见报了!
这么有钱又任性的客户,就是他的再生爹娘啊,必须得服务好了,明天一出报纸,他立马带上10份送上门!
侯海想到做到,第二天一早就把报纸送了过来。
李心兰看着那版还散发着油墨味儿的报纸,有些疑惑地看向安幼楠:
“小楠,你说的声明就是这个?这个说得这么含糊,算什么解释啊?”
跟李心兰一起有着疑问的,还有很多拿到了今天的《永吉报》的人。
“哎哟,快来看,上次打招工的那家厂子又出声明了!”
“什么声明?要停止招工了?”
“不是,他们不是在招工启事里面备注了不招平寨乡大桥村的人嘛,这次声明就是解释那个的。”
“解释?那是什么原因来着?”
“这个……我给你念吧:‘因平寨乡大桥村过来的一些举动对我们的招工事宜造成了困扰,为我厂利益及今后发展着想,故我厂招工不招收平寨乡大桥村人’!”
“什么叫一些举动造成了困扰,还影响到那个厂的利益和今后发展?”
“我怎么知道?这厂子不是说在县里培养了熟练工就输送去羊城的新厂吗,又不是在大桥村开的厂……”
同样的疑问,也从很多人嘴里问了出来。
这一份声明,非但没有解释清楚,反而更让人好奇了。
不过这世上可不乏聪明人,很快就有人猜测大桥村的人一定是抱团过去要挟人家什么了,要不是开高工资,要不就是要让他们村的人当什么小组长之类的。
总之,一定是比较多的大桥村人做了这事,不然能把人家厂子惹成这样?
含糊不清的声明,助长了这种猜测很快流传开来。
大桥村的村民们自然也听到了这种说法,一个个脸色臭得跟屎一样。
从第一天报纸上打出招工启事开始,村里很多人家都呈现出一种低气压,不少人在出来歇凉的时候,骂骂咧咧地问候了李心兰的祖宗八代:
“吃我们大桥村的米,喝我们大桥村的水长大的,凭什么不招我们大桥村的人?”
可是大家伙儿在这里再骂得凶,李心兰那边也听不见,而且没过两天,报纸上又出了这么一份声明——
围绕着这份声明,外面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