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8 章(1 / 1)

穿越八零成大佬 琅绣 2000 汉字|33 英文 字 5个月前

乘警同志是你亲戚?”

  刚才那位乘警同志和潘易说话的时候,她注意看了下,两人确实有点挂相。

  潘易也没跟安幼楠藏着掖着:“那是我表哥。我出来到处走走,就往他这边过来玩几天。”

  难怪刚才火车都开了一阵,他才往软卧间这边来,先前可能就是在他表哥那边说话呢。

  安幼楠不动声色地继续探底细:“潘哥一身硬本事,现在哪儿高就呢?”

  不是她耍心眼儿,软卧间上下四个铺,还有扇门跟过道隔着,晚上关了门睡觉,里头就跟一个小房间似的。

  现在这间软卧间就她一个女的,当然是趁着机会先把潘易这个年轻小伙子的底摸一摸才放心。

  潘易倒没觉得这有什么不能说的:“刚回国,接了京都大学的聘书,等开学就在京大外语系当个讲师。”

  八十年代的大学老师绝大部分思想还是很正的,不像后来那些“叫兽”;安幼楠略微放了些心。

  不过还没等安幼楠说话,一直坐在铺位上看书的中年男子倒是眼睛一亮,就抬起了头:“同志,你是京大外语系的老师啊?那可真是优秀人才!

  我是S大的,付元琛,不过不是外语系的,这会儿看着这本外文原著正有几个地方没看懂呢,能不能请你帮我指点指点?”

  付元琛性子平和,潘易才跟人发生矛盾,一般他是不会跟潘易打什么交道的。

  可是这书有几处地方没看懂,就磕磕巴巴地让人心里不舒服,上下文再联系了理解,也总觉得差了一层意思。

  这些专业学术书籍,别说差一层意思,就是差一点儿,都很有可能会谬之千里了。

  所以付元琛听到潘易在京都大学外语系教书,这才按捺不住开了口。

  潘易看着挺活泛的,但还真不是那种刺头儿的人,付元琛年纪虽然大点,却是一副躬身请教人的姿态,他自然也没什么推辞的。

  “付老师,你可别太客气了,我俩一个阵营的,有什么事互相帮个忙是应该的。”

  潘易一边说着,一边就走进去在付元琛旁边坐了下来,接过了他手里那本外文杂志看了起来,才看了几行,就皱紧了眉头,

  “付老师,你这是医学专业的啊,那还真对不起,我没那金刚钻,可不敢揽这瓷器活儿,这专业术语我要给弄错一个,那就错到十几条街外去了。”

  别以为会英语就行,各专业有各专业的术语,不是业内人士,那是真的跟看天书一样。

  潘易可不会不懂装懂,一脸抱歉地把那本医学专业杂志递了回去。

去年的周刊

  付元琛很有些遗憾:“这本杂志是好不容易才托人带回来的,我还想研究下国外最新的医学前沿技术,看来还得忍着,等回去了再找人帮忙。”

  搞科研的人就是这样,明知道宝山就在自己手里,愣是临门一脚因为没钥匙开不了那山门,那叫一个抓心挠肺哟!

  瞧着付元琛那副丧气样子,安幼楠深有同感,想也没想就开了口:“付老师,给我看看吧。”

  “你?”付元琛惊讶地看了看安幼楠。

  这姑娘太年轻,看模样就算在读书,那也还是个学生,咳咳,可能还是个中学生。

  去京大外语系当讲师的潘易都不敢接手,这姑娘咋就这么大胆子?

  可别是会几个ABCD,就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吧?

  付元琛捏着那本好不容易才托人从国外带回来的医学杂志,很不愿意递出去。

  潘易看了安幼楠一眼,想到这丫头法语都懂,试着问了一句:“小安,你知道这是什么杂志?”

  “《TheLancet》,Elsevier公司出版的。”安幼楠瞄了眼那本《柳叶刀》的厚度,“这是最新的周刊吗?”

  一听安幼楠说出是《柳叶刀》,付元琛捏着杂志的手就有些犹豫不决了:“不是最新的周刊,是……”

  他把杂志合了过来,亮了亮封面。

  安幼楠“咦”了一声,看了付元琛一眼:“这是去年的周刊啊……是这期周刊里有什么新技术介绍?”

  付元琛明白那一眼的含义,虽然有些窘,还是认真给安幼楠解释了:

  “最新的周刊我们国内很难弄到,去年的这本还是好不容易才托人带回来的。”

  安幼楠瞬间了悟。

  原来不是付元琛知识更新落后,而是这一段时期,西方一直对华国进行技术封锁,很多好东西,在国外轻松就可以拿到,想弄进国内,却是千难万难。

  《TheLancet》有周刊和半年专刊,可一年都过去了,付元琛却连本半年专刊都弄不到,只能弄到一本周刊。

  看日期还是去年年初那会儿的,离现在都一年多快两年了……

  哪怕明知道自己的祖国今后会越来越强大,安幼楠这会儿心里也挺怄气的,伸手把那本杂志拿了过来,直接翻到了刚才付元琛看的地方:

  “付老师,你有什么地方不懂,我可以给你翻译。”

  医药不分家,她学的药学专业因为随时紧密联系医学专业,所以专业术语她是都学过的;论精通,英语过专八在这方面也未必有她这么精通。

  她的语态太自然,付元琛下意识地就给她点出了自己没弄懂的几处地方。

  安幼楠一条条给付元琛连翻译带解释说明的,完全是随手拈来。

  虽然里面的技术在安幼楠看来都是属于淘汰类型了,但是在现在,却是顶尖的前沿科技。

  即使是去年的周刊,在国内依然是很多学者趋之若鹜的好东西,看到付元琛两眼放光的样子,安幼楠心里很有些不是滋味儿。

  付元琛之前还有些将信将疑,被安幼楠这一番翻译带解释,原来不懂不通的地方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心里简直跟大夏天灌了杯冰水一样畅快。

  捧着那篇文章仔细又读了两遍,付元琛长吐了一口气,看向安幼楠的目光立即热烈起来:

  “安同志,你现在是在哪儿工作?有没有兴趣来我们S大,我可以跟我们系领导报告,先给你安排一个助讲的职位。

  你放心,助讲只是第一步,以你的本事,以后一定可以很快就评职称的……”

  安幼楠看了潘易一眼,笑笑摇头:“不了,我还要读书呢。”

  付元琛不是那种牛皮糖的性子,也不喜欢强人所难,见安幼楠只说了这么一句,明显不想再说下去,也不再纠缠了,取出纸笔刷刷刷写下了自己的联系地址和电话:

  “安同志,这是我的联系地址和电话,如果你来S市这边,记着给我打电话,我毛遂自荐给你当向导。”

  末了又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不知道安同志方不方便给我留个地址和电话?

  如果我以后有什么疑问不懂的,能不能再来跟安同志这里请教一二?”

  付元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