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京郊大营(1 / 1)

丞相家的神医福妻 锦墨疏影 1854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444章 :京郊大营

  “兄长,你找我?”不一会,玄歌和楚修然就来到了听竹轩。

  武珩舟没有多余的话,直接把手里把玩的兵符递给他。

  “这是?”玄歌接过一看,是兵符,有些不明白自家大哥的意思。

  武珩舟解释道:“这个兵符,可以调动京郊大营十万人马,你即刻拿着去点兵,随时做好进宫的准备,大概皇帝不行了,子墨和婉婉已经进宫了,不出意外,楚天钺今晚就会逼宫。”

  听完武珩舟的话,玄歌就明白了,京郊大营,那里他小时候经常跟父亲去呢,京郊大营可以说是他们武家一手建起来的,还有边境的三十万兵马的兵权之前也一直都在在武家的手里,武家覆灭之后,虽然里面的人肯定被换过一些,但是也不可能全部都被换了,以前的武家军肯定还有不少,这也是大哥让他去点兵的原因。

  武家人都长得有几分相像,他这张脸就是招牌。

  身为武家人,排兵布阵,兵法谋略是必修课,玄歌虽然没有实战经验,不过对付楚天钺那些虾兵蟹将足够了。

  实在不行,还有武珩舟和其他人在呢。

  玄歌微微颔首:“是,兄长,我立刻就出发。”

  “去吧,路上小心,我已经去信给兵部尚书赵温良,他会在城门口与你汇合。”

  为了避免京郊大营有人以不认识玄歌为由,故意制造事端,拖延时间,武珩舟特意让兵部尚书赵温良一起去,玄歌你们不认识,兵部尚书总认识了吧。

  这种分秒必争的时候,时间是拖不起的!

  赵温良也算一个忠君爱国,有担当的人,虽然没有明显的站队,不过行为处事却已然偏向太子。

  所以,让他跟玄歌一起去最合适,重要的是他当年受过武家不少恩惠,他不会在玄歌背后捅刀子。

  所以,武珩舟权衡利弊之下,才用自己武家大公子的身份给赵温良去了信。

  “兄长不必担心我,你自己也多加小心。”玄歌说完,就跟楚修然快速出了听竹轩,回到房间换了一身方便的衣服后,带着人直奔城门而去。

  ……

  玄歌和楚修然带着人去到城门口的时候,赵温良已经在那里等他们了。

  “武珩生见过赵大人。”玄歌看到赵温良,主动跟他打招呼,毕竟赵温良也算长辈,再加上他还有官职在身。

  赵温良原以为是武家大公子亲自来,却不想来的是武家二公子武珩生,在此之前,他一直以为武家已经没人了,还以为这一辈子都没有机会报答武家当年的恩情了。

  今晚收到武家大公子的信,着实震惊了一把。

  若不是那似曾相识的笔迹和武家独有的记号,他都要怀疑是有人故意引他出门对他做什么呢。

  没想到武家不光武珩舟活了下来,连武珩生也活了下来,武家,果然不会亡!

  不知怎的,现在知道武家两个孩子都还活着,赵温良心里竟然有一种庆幸的感觉。

  那么好的武家,确实不该绝后,现在看到武家还有后,真好,真好啊!

  “二公子不必多礼,我们这就出发吧,咦,安和王殿下,您怎么来了,微臣见过安和王殿下。”

  楚修然一身黑衣,站的位置又有些昏暗,是也,赵温良跟玄歌说完话才注意到他。

  楚修然扯扯嘴角,没想到他一个一年露面次数不超过十次的闲散王爷,赵温良也记得他,果然在在京城当官的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赵大人不必管我,我今天是跟着他来的。”楚修然说着指了指玄歌。

  赵温良瞬间了然,不再多言,几人出了城,直奔京郊大营而去。

  ……

  一行人到了京郊大营门口,亮出令牌,畅通无阻地走了进去。

  他们进去后,门口的两个守卫窃窃私语起来了。

  “兄弟,你说,这么晚了,这赵大人带着人匆匆忙忙地来这里,是不是要出什么大事了啊。”

  另一个道:“谁知道呢,看这情况怕是要变天了,我听说咱们陛下已经好久没有上朝了,这段时间都是太子殿下在处理国事,这二皇子怕是坐不住了,唉,也不知道这次又要有多少人牺牲唉……”

  哪次皇位换人不是鲜血满地,他们纵使没有亲眼见过也听说过不少,他只是觉得身为一个军人,不死在保家卫国上,而是死在皇子门争夺皇位的路上,有些悲哀罢了。

  不过这也不是他一个小兵能管得了的事,他只希望自己能好好活着。

  “唉,我们还是守好门吧,希望此次前去的兄弟都能够活着回来。”这种事他们无能为力,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

  ……

  玄歌一人进入大营后,直奔大营的主帐而去。

  自从对外宣称萧伯安死后,加上现在特殊时期,现在京郊大营一直是之前的一个副将商平在代为管理。

  商平上过战场,自身本事不弱,加上平时为人处事也还可以,所以这段时间还算平安无事,很少会有人跳出来找不痛快。

  “来者何人?”走到主帐门口,两个守卫拦住了玄歌一行人。

  赵温良直接亮出令牌,“兵部尚书,赵温良,有事找商平副将。”

  “见过赵大人,还请赵大人稍等片刻,属下这就进去给您通报。”

  其中一个守卫说完就进了营帐,主帐乃军营重地,任何人不得擅闯,否则军法处置。

  正在里面处理事情的商平听到外面声音,放下手中的事走了出来,看见赵温良,急忙行礼:“末将见过赵大人,赵大人这么完来这里是出了什么事吗?”

  “商副将,本官今日前来是来调兵的。”事态紧急,赵温良也不与他多废话,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商平听到调兵两个字,心里咯噔一下,心知肯定是京城出了大事了,不然不会这么晚来调兵的。

  只不过,这调兵也不是想掉就掉的,不管是谁,都得有兵符,不然就算你是皇帝,也带不走一兵一卒!

  “不知赵大人手中可有兵符?”

  “本官身为兵部尚书自然是知道规矩的,没有兵符怎会贸然前来!”赵温良的话音刚落,玄歌就递上了手中的兵符。

  商平伸手去接兵符的时候特意认真看了看玄歌,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差点儿惊得手中的兵符都没拿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