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6 章(1 / 1)

银河帝国之基地 艾萨克·阿西莫夫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自动增强过滤密度,用来消除“硬辐射”并减低星光亮度,以避免对视网膜构成伤害。结果,屏幕上只剩下少数几颗后星,那对双星则以高傲而近乎孤立的王者姿态高挂天际。

  “事实上,”崔维兹说:“我以前从未如此接近一个双星系。”

  “没有?”裴洛拉特声音中透出几许讶异,“怎么可能呢?”

  崔维兹哈哈大笑。“虽然我在太空中来来去去,詹诺夫,但我并非你想像中的那种银河游侠。”

  裴洛拉特说:“在我遇到你之前,葛兰,我从来没到过太空。但我总是认为,任何人只要上了太空……”

  “就什么地方都会去。我了解,那是很自然的想法。足不离地的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论理智如何说服他们,他们仍然无法想像银河的实际大小。即使我们在太空旅行一辈子,银河绝大多数地方还是碰不到。此外,根本没有人去过双星系。”

  “为什么?”宝绮思皱着眉头说:“比起遍游银河的孤立体,我们盖娅上的人对天文学知道不多,可是在我的印象中,双星似乎并不罕见。”

  “的确如此。”崔维兹说:“其实说起来,双星的数量比单星还多。不过,两颗靠得很近的恒星生成之后,会害得行星无法循一般过程形成。双星拥有的行星物质比单星少,即使双星系中有行星形成,通常轨道也不太稳定,极少出现适于住人的行星。

  “早期的星际探险者,我猜想,一定在近距离研究过许多双星。可是一段时日后,为了殖民的目的而探索时,他们的目标便仅限于单星。当然啦,一旦银河到处遍布殖民世界,几乎所有的星际旅行都和贸易或交通有关,而且一律在单星的住人世界间进行。在军事活动频仍时期,我想,假如某对双星刚好具有战略地位,有时会在环绕双星之一的小型、无人居住的世界上设立据点。可是随着超空间旅行渐趋完善,那样的据点也就变得没必要了。”

  裴洛拉特虚心地说:“真不敢想像我有多么孤陋寡闻。”

  崔维兹只是咧嘴微笑。“别被我唬到了,詹诺夫。我在舰队的时候,听过无数过时军事战术的演讲,根本没有人计划或意图使用那些战术,讨论它们纯粹是一种传统,我只不过随便卖弄了点——话说回来,你懂得那么多神话学、民俗学,以及古代语文,这些我都一窍不通,只有你和少数专家才懂。”

  宝绮思说:“没错,但那两颗恒星的确构成一个双星系,其中之一的轨道上却有颗住人行星。”

  “我们希望是这样,宝绮思。”崔维兹说:“凡事皆有例外,再加上标了一个正式的问号,就使它更加令人费解——不行,菲龙,那些按钮不是玩具——宝绮思,要不就用手铐把她铐起来,要不就带她出去。”

  “她不会弄坏任何东西。”宝绮思虽然在为菲龙辩护,仍将那索拉利小孩拉到自己身边。“如果你对那颗可住人行星这么有兴趣,我们还在这儿等什么?”

  “原因之一,”崔维兹说:“这是人之常情,我想乘机在近距离观察一下双星系。此外,谨慎也是人之常情,我自然不例外。正如我已解释过的,自从我们离开盖娅后,没有一件事不让我变得更小心谨慎。”

  裴洛拉特说:“这两颗恒星哪颗是阿尔发,葛兰?”

  “我们不会迷路的,詹诺夫。电脑清楚究竟哪颗是阿尔发,因此我们也知道。它是温度较高、颜色较黄的那颗,因为它的体积比较大。而右侧的那颗,则发出明显的橙色光芒,有点像奥罗拉的太阳,如果你还记得。你注意到了吗?”

  “经你这么一提醒,我就注意到了。”

  “很好,它是较小的那颗。你提到的那种古老语言,第二个字母是什么?”

  裴洛拉特想了一下,然后说:“贝它。”

  “那就让我们称橙色的恒星为贝它,称黄白色的恒星为阿尔发,我们现在的目标正是阿尔发。”

第十七章 新地球

  74

  “四颗行星,”崔维兹喃喃说道:“全都很小,再加上一长串小行星,没有气态巨行星。”

  裴洛拉特说:“你认为这令人失望吗?”

  “并不尽然,这是预料中的事。互相环绕的双星如果彼此距离很近,就不会有行星环绕其中任何一颗,而只能环绕两者的着心,但是那种行星不太可能适于住人——因为太远了。

  “反之,如果双星彼此分得够开,各自的稳定轨道上就能有行星存在,前提是那些行星与双星之一足够接近。而这两颗恒星,根据电脑资料的纪录,平均间距为三十五亿公里,甚至在‘近星点’,也就是它们最接近的时候,相隔也有十七亿公里。一颗行星距离双星之一若下超过两亿公里,就算处于一个稳定的轨道,而超过这个距离的轨道上则不可能有行星存在。这就表示绝不会有气态巨行星,因为那种行星距离恒星必定很远。不过这又有什么差别呢?反正气态巨行星都无法住人。”

  “但这四颗行星之一也许适于人类居住。”

  “事实上,只有第二颗行星有可能。原因之一,是唯有它才大到足以保有大气层。”

  他们迅速航向第二颗行星。接下来的两天中,它的影像逐步扩大,起先是庄严而缓慢地膨胀,等到他们确定没有任何前来拦截的船舰,行星影像的膨胀便越来越快,几乎达到骇人的速率。

  此时,远星号位于云层上方一千公里处,循着一条临时轨道疾速飞行。崔维兹绷着脸说:“电脑记忆库在住人的注记后面加上问号,现在我知道是为什么了。它没有明显的辐射迹象,夜半球没有火光,而且也没有任何电波。”

  “云层似乎挺厚的。”裴洛拉特说。

  “那也不会将电波辐射隐藏起来。”

  他们望着下方不停转动的行星,打转的白云色调极为和谐,其间偶尔出现一些隙缝,透出代表海洋的青色图样。

  崔维兹说:“就一个住人世界而言,此地云量算是很着,可能是个相当阴沉的世界。”

  “而最令我困扰的一点,”当他们再度钻入夜面阴影时,他补充道:“是我们没收到任何太空站的呼叫。”

  “你的意思是,应该像我们刚到康普隆的时候那样?”裴洛拉特问。

  “任何住人世界都会那样做。我们得停下来接受例行盘查,包括证件、货物、停留时间等等。”

  宝绮思说:“也许由于某种原因,我们错过了呼叫讯号。”

  “他们可能使用的各种波长,我们的电脑都接收得到。而且我们一直送出自己的讯号,结果却唤不出任何人,也得不到一点回音。如果没跟太空站的人员联络,就迳行俯冲到云层下,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