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一直就很听话(1 / 1)

重生之买个汉子生孩子 喵小蕊 1873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第77章 一直就很听话

  李婶子这个问题,温巧芸是真的有些没想到,也是真的呆了一下,正要说出具体价格,忽然又停住了。

  狐疑的看向李婶子:“你也不想嫁人吗?”

  本来李婶子问出价格问题的时候,就已经是豁出去了,这会儿反而不觉得有什么,既然温巧芸问了,她就直接点头了。

  “我前头那个你应该也是听说过的,这样的男人还不如没有呢,我怕要是再找一个,又是这种的。”

  何况温巧芸比她胆子还大,大姑娘就直接买了个男人回来用,她这都嫁过人生过孩子了呢。

  严格算起来,真要是害羞不好意思,应该是温巧芸才对,既然温巧芸都这么坦然,她就更加没必要在温巧芸面前不好意思了。

  温巧芸也觉得李婶子这个担心很有问题,她当初也是考虑到这种可能,所以才不想嫁人。

  想了想,温巧芸没有提张富贵卖身的价格,而是说:“我买富贵的时候他正好生病了,所以没花多少钱,你要是在镇上买的话,可能要一二十两左右,买人可不便宜。”

  这可是事实,张富贵是她捡了漏,谁让那会儿的张富贵受了伤,在人市管理人面前又故意奄奄一息的,才让她十两银子捡了便宜。

  她可是了解过的,人市里老的小的都便宜,可十五到三十五的青壮年都很贵呢。

  而且卖人的时候,人市的管理人也会问你买回去做什么,有的是下人,有的是苦力杂役,不同的用处,不同的价格,身契也是不一样的。

  就像是买回家做汉子的,怎么滴也要二三十两,根据那人的身体情况有不同的起伏,身契就不是简单的卖身契,而是专门的婚契,官府盖章的那种,汉子也享有普通百姓的该有的待遇和责任。

  镇上的就要便宜一些,都是十几二十几两就够了。

  温巧芸没有解释太多,只是把自己在镇上了解的情况大概说了一下。

  果然,李婶子眼睛一下子就瞪圆了:“这么贵啊,一头小牛犊也才十来两银子而已呢。”

  温巧芸认真点头:“可不便宜。”

  小牛犊当然比成年大青牛便宜,毕竟牛犊子要养两三年才能干活呢,她家的大青牛刚好三四岁,正好成年可以干活,年纪还不大。

  不过李婶子的表情,温巧芸还是看出了些东西:“你钱不够吗?”

  何止是不够,简直就是差远了!

  “小芸,我真羡慕你,虽然只是一个人,但是可以自己攒钱,可像我们这种,都是家里老人当家,这些年家里的收入,全都在我婆婆手里攥着,我,我根本就没有银子。”

  说着,李婶子眼睛都有些红了。

  温巧芸则是无语,没银子你问这事儿干嘛?没银子人家人市能卖吗?这种事情又不能赊账!

  不过,温巧芸本能觉得这种话还是不要说出来的好。

  李婶子显然也发现这个问题了,略有些尴尬:“我,我就是问问,我回去了,小芸你先忙吧。”

  说完,就急忙转身走了。

  温巧芸看着她走了,这才关上院门,刚转身准备回去,张富贵就从厨房探出头来。

  “我刚才听到李婶子的声音了,她来做什么?”

  提到李婶子就有些不太高兴,这女人跟丫头说话的时候,丫头就不理他了。

  温巧芸倒是没多想,三言两语把李婶子的来意说了一遍:“喏,这两个鹅蛋也是她送的。”

  张富贵瘪瘪嘴:“倒也算是个知恩图报的。”

  说完眼睛一转:“对了,她想买汉子但是没钱是吧?万一她找你借钱怎么办?”

  这种事情可是很可能会发生的,毕竟他们家又是买人又是买牛的,一看就知道不差钱。

  然而温巧芸却是奇怪的看了他一眼:“我跟她又不熟,她怎么可能找我借钱。”

  “万一,我说万一呢?你得想一想这种可能啊,她又不是你,卖粮食的钱都被公婆捏着,想要在两年之内赚够买汉子的钱,根本就不可能。”

  张富贵跟在温巧芸屁股后面,就想问个明白。

  “找我也不可能,我们又不熟,而且十几两可不是小数目,我自己一个人当初也是攒了好久才攒够呢。”

  她还没有暴富到可以随随便便借出去十两银子的程度。

  张富贵顿时就满意了:“这就对嘛,买了汉子还要准备兵役徭役的钱,而且要是别人知道她从你这里借钱,其他人万一也找你借怎么办?”

  “最重要的是,财不外露,要是别人知道咱家有钱,指不定就有人起了坏心思不是?”

  虽然这只是很小的可能,但也不能不防备不是?

  温巧芸囫囵的点着头,表示自己听到了,手底下也在忙着,把割回来的红薯藤剁碎了,准备喂猪。

  至于张富贵担心的借钱问题,她完全不担心,先不说她是不是那种大方的人,她觉得李婶子肯定也不会来找她借,毕竟两人还没熟到那种程度。

  早上的猪草有露水,不能喂兔子,张富贵掐了几把红薯叶子,铺在太阳下面准备晒一会儿,把露水晒干了再喂兔子。

  温巧芸看到了,说:“你再掐点红薯尖,中午炒一个。”

  红薯藤最上面那几片嫩叶子,用荤油加点油渣炒了,特别好吃。

  张富贵倒是很听话,让干嘛就干嘛,嗯,从一开始就挺听话的。

  两人一边干活一边闲聊,还谈起了几天后中秋的事情。

  不只是中秋,温巧芸刚才在院门口跟李婶子说话的时候,还看了看旁边不远处的苞谷地,苞谷完全可以收回来了,荞麦也只有个把月了,稻谷她下雨前去看了看,稻穗已经渐渐饱满了。

  也就是说,接下来这段时间,他们有的忙了,就算是中秋节,估计也没机会好好休息了。

  至于他们之前约好的再去水库玩一天,更是要无期限延后了。

  “那我下午就去镇上看看,咱家几亩地的苞谷?想要一天干完,大概需要多少人?”

  他虽然知道那些地是自家的,可他还真不知道每块地都是多大,一共有几亩地的苞谷等。

  温巧芸在心里算了算,道:“苞谷只有四亩地,你找三个人吧,争取一天干完,把苞谷杆也砍了收回来。”

  包谷和荞麦是混种的,每种作物中间的空处,就种另一种作物,所以荞麦和包谷都是四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