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
第二天一早,因为心里惦记着事情,天刚亮温巧芸就起来了,比朱文旭还醒的还早。
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祭拜灶神,这是习俗,东西温巧芸也早就准备好了,然后才开始准备早饭。
吃了早饭,温巧芸就指挥朱文旭捉了一只公鸡给张勇他们一家三口,毕竟是过节,这两口子干活都很积极,从来不偷懒,该奖励。
至于张大他们四人,今天一早就拿了工钱回家去了,不过昨天他们已经给每个人准备了一只鸡,让他们可以带回家。
等回来后,又让朱文旭再杀一只鸡和一只野兔,温巧芸则是泡了两碗糯米粉,准备中午做年糕吃。
小年嘛,本来就是要吃年糕的,年糕,年高,有万事如意年年高的意思,所以一般再穷,家里都会买点糯米,做一次点年糕。
他们家今年收了两百多斤糯米,之前做了几十斤的糯米粉,不管是做年糕还是汤圆都很不错。
糯米粉加水和糖搅拌好,静置两刻钟,然后把多余的水倒掉,在盘子里抹上一层油,把糯米桨倒进去,再抖一抖把表面气泡消灭。
接下来隔水蒸熟就可以了,不过这个蒸着比较慢,大概需要小半个时辰,所以要提前准备好。
其实糍粑和年糕都是糯米做的,不过年糕更细腻一些,糍粑的口感有一些颗粒感。
虽然时间长,不过并不麻烦,只要看着火就行了,所以温巧芸把糯米粉泡起来之后,就拿出昨晚没做完的东西继续忙起来了。
锅里还烧着热水,方便待会儿朱文旭收拾野兔和鸡。
温巧芸的动作很快,衣服已经做好了,现在正在做的是鞋子,因为已经快过年了,等明年的正月初四就是立春了。
立春之后,气候就会慢慢暖和起来,所以温巧芸做的不再是深冬穿的皮靴,而是春天穿的厚布鞋。
做鞋子最耗时的就是鞋底,她为了穿着舒服,鞋底本来就更厚,针线也特别密集,所以做起来很慢。
就她手里这双,加上中间耽搁的时间,已经做了快十天了,不过好在鞋底鞋面都做好了,今天只需要鞋底鞋面连起来就好。
一边看着火,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很快两双鞋就完工了,正好这时候朱文旭提着已经清理好的老母鸡和野兔回来。
“娘子,今天就好好休息,别摆弄那个了,反正现在也不急着穿,以后慢慢做就是了。”
朱文旭只看到温巧芸举着两只鞋在看,并没有注意到是不是已经做好了。
说话的时候还顺势拿了刀,来到粘板前开始剁鸡肉和兔子肉。
自从朱文旭来到家里后,这些「粗活」,朱文旭就全部包揽了,虽然他做饭没有温巧芸那么好吃,可是切菜剁肉的手艺还是很厉害的。
不管是切丝切丁,现在都练习得非常好,就连剁骨头,温巧芸要一寸长,绝对不会剁出一寸半来。
“已经做好了……”温巧芸明显很高兴,笑得眼角都弯了下来,“我昨天还担心来不及呢,没想到真的赶上了。”
说完就连忙把鞋子放回了房间,留下一头雾水的朱文旭,什么赶上了没赶上的,又不是没有鞋穿,犯得着这么着急吗?
不过既然温巧芸走了,他也就没再深究。
温巧芸很快就回来了:“正好时间差不多了,我来做年糕,你把兔子和野鸡剁好了就分别用清水泡着,等会儿可以先炖鸡。”
今天特意杀了一只老母鸡,用来炖着吃最好不过了,至于兔子肉,正好可以一半红烧一半干锅。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温巧芸一点都不吝啬,把年糕蒸上,老母鸡炖上之后,又去捞了一条鱼回来。
朱文旭见不得她碰冷水时,把手指冻得通红,所以完全不给温巧芸反抗的机会,就直接把大草鱼接了过去。
这只老母鸡保守估计有四五斤,肉不少,就算是可着朱文旭随便吃,也不怕少,所以母鸡汤里,只添了一把干香菇和一把干竹笋。
成年的兔子重量也不轻,最大可以长到十多斤,今天也专门挑了一只大的,就算扒了皮去了内脏和爪子,也还有七八斤的重量。
香菇炖鸡,红烧兔子,干锅兔肉,清蒸鱼,红烧肉,回锅肉,蒸蛋,唯一的素菜就是清炒萝卜片了。
昨天他们去镇上的时候,猪肉已经卖光了,这是昨晚回来的时候,特意拜托李石带回来的,他每天一大早就要去镇上拉酒糟和豆渣,今天也去了。
两个人八个菜,可以说是温巧芸两辈子加起来,吃的最丰盛的一顿了。
还有饭后甜品年糕,蒸好的年糕切成条状,撒上薄薄的一层砂糖,细腻的年糕吃起来真的非常不错。
今天的温巧芸之大方,连朱文旭都大感意外,一边吃一边夸奖。
不过也因为做太多菜了,根本吃不完,好在这是冬天,留到晚上再吃也不会坏掉。
然而等到可以做晚饭的时候,温巧芸却舀了一碗精面粉,开始和面了。
“娘子,中午的饭菜都还没吃完呢。”朱文旭提醒。
这要是擀了面条,饭菜吃不完,可就浪费了。
温巧芸头也不抬:“没事,这本来也没多少,吃的完。”
朱文旭一看,的确只有一碗面粉,做不了多少面条,想着可能是娘子想吃面了,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等面和好了,朱文旭准备来擀面的时候,却被温巧芸赶去烧火了。
“娘子,我来吧,这擀面可累了,你休息休息。”朱文旭想要坚持,结果却被温巧芸瞪了一眼:“这么大点的面团,我自己来就行。”
朱文旭无奈,只能听话的乖乖去烧火。
中午的炖鸡先热着,等热好了,温巧芸这边的面条也擀好了,让朱文旭把另一个灶孔也烧起来准备热菜,然后把炖鸡的锅换了一个,加水准备煮面。
朱文旭一直坐在灶台前面,也没看到温巧芸到底在做什么,直到温巧芸说好了,可以吃饭了,他才起身,洗了手,坐到桌上。
就在这时候,温巧芸端了一个碗放在他面前:“生日快乐。”
碗里正是面条,长寿面,长长的,一整根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