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1 / 1)

重生之买个汉子生孩子 喵小蕊 2241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第144章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红薯粉是在镇上的作坊加工的,虽然家家户户都会做淀粉,但加工成粉条还是要些技术的,不是谁都会。

  温巧芸不是万能的,这种活儿自然也只能找专业人士来干。

  要说这红薯,也的确是不可或缺的东西,至少百姓虽然清苦,但却少有饿死这一点,红薯还是占了很大部分的功劳的。

  烧了温水把粉条泡上,看了一下之前做的肉臊子,还能再吃两天,就不用多准备了。

  想了想,去后院拔了一根萝卜,萝卜切成丝,然后跟煎蛋一起煮汤,也是非常好喝的。

  而且有句老话是怎么说的?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她冬天就喜欢种一院儿的萝卜,不管是炒着吃还是炖汤吃,几乎每天都会吃一些。

  而且白萝卜本身就有一种很清香的味道,她也特别喜欢。

  温巧芸慢悠悠的忙着,把萝卜去皮切丝放到一旁,然后煎蛋,再把鸡蛋装起来,就用锅里剩的那点儿油,把萝卜丝炒至断生就行。

  这个时候再放一点生姜末,煮汤放点生姜末,是可以提鲜的,然后加水,放入煎好的鸡蛋,煮上几分钟就好。

  趁着这会儿功夫,温巧芸去院子里拔了几根葱花。

  萝卜鸡蛋汤翻滚起来的时候,她都已经把中午吃酸辣粉的碗调好了,院子里也传来了朱文旭回家的声音。

  “娘子,我回来了。”与此同时还有一阵汪汪的狗叫,“你这家伙,不到饭点儿不着家,就知道在外面野。”

  后面这句话,说的是小黄。

  小黄到他们家也一个多月了,当初还受着伤呢,被带回家的时候不说奄奄一息,反正也是萎靡不振,连吃东西都没什么精气。

  而现在,当初毛茸茸的个头直接长大了几圈不说,整个狗也变得活蹦乱跳起来。

  每天早上,朱文旭一打开院子,小黄就刷的冲出去,先去旁边地里解决了生理需求,然后才会等早饭吃。

  这家伙就跟懂人性似的,除了还小,身体还没好的时候,让朱文旭温巧芸当了几天铲屎官,后来稍微大点,就知道自己出去找地方了。

  后来更是直接跟着朱文旭往盖房子那边跑,或者见天的就去村里撒野,不过一到饭点儿,准回来!

  “正好烧了热水,快洗一下吧。”温巧芸端了热水放在门旁的洗脸架上,看着一大一小相继进来,不由觉得好笑。

  别看小黄多是她在喂,甚至还偷偷给它喝过灵液,可这小家伙,还是跟朱文旭最亲呢。

  温巧芸猜测,可能是小家伙知道,当初要不是朱文旭听到了它的声音,估计就不能从那小巷子里出来了。

  “好香啊,我闻到萝卜汤的味道了。”还没进屋,朱文旭就吸了吸鼻子,“娘子,你可真是体贴贤惠啊。”

  温巧芸没理他,转身回厨房煮酸辣粉去了。

  朱文旭这家伙,花言巧语多得很,听习惯了就好。

  萝卜汤已经煮好了,不过不用着急,让它小火焖一会儿,会更入味儿。

  重新生火煮开,放入还没怎么泡好的粉条,虽然没泡好,可是多煮一会儿就好,倒也不影响什么。

  朱文旭洗了脸洗了手就跟进来了,看到在灶台前忙碌的温巧芸,走近了几步。

  “娘子,你不知道,我听其他干活的人说,他们在家每天都吃着同样的饭菜,不像我,就算是同样的食材,娘子你也能做出不一样的东西来。”

  比如这萝卜,虽然每天桌上都有,可炒的炖的蒸的,片的丝的块的,那真是不带重样的。

  温巧芸直接白了他一眼:“做饭也不轻松啊,我要不是天天在家闲着没事,哪里有时间弄这些。”

  她以前基本上早上煮一顿,可以吃一天,地里活儿都累死了,到家了就恨不得直接躺下休息,别说煮饭了,连炒肉都嫌麻烦。

  朱文旭也知道是这么个理儿,所以也没反驳,只是嘿嘿笑道:“不管怎么样,我家娘子就是好。”

  温巧芸明白了,这是变着法儿就想夸她一下呢。

  酸辣很快就好了,煮上几片白菜叶,捞进大碗里。

  萝卜汤里煮了四个煎蛋,朱文旭两个,她和小黄一人一个,然后还给小黄舀了小半碗的萝卜汤。

  最后在汤里撒上葱花,加点盐,同样分了一大一小两碗,今天的午饭就算成了。

  两人吃粉吃面都不要加汤汁,好调味,但是不喜欢喝面汤,每次吃完都是一大碗的面汤在碗里。

  所以这萝卜汤,清淡美味,正好!

  酸辣爽口的酸辣粉,一碗下肚,浑身都是热气腾腾的,寒气彻底被驱赶了。

  吃完了,再来一碗萝卜汤,又鲜又香,将嘴里的味道全部压下去,连说话好像都是萝卜汤的味道。

  午饭虽然简单,却是实实在在的舒服。

  饭后,朱文旭在屋檐下生了一盆火,温巧芸则是拿出了竹编,开始编箩筐竹筛等。

  虽然家里现在的肯定是够用了,但是等以后药草收获的时候,肯定需要大量的竹筛等,用来放置药草。

  毕竟有的药草不能暴晒,只能阴干什么的,她以前在药铺的时候,就无意间看到人家后院,有很多一层层的竹筛,放着不同的药草呢。

  朱文旭对这玩意儿一窍不通,学了几次完全不能上手,他能做的,最多就是帮忙砍砍竹子,然后劈成一指宽的竹条,剩下的,就只能干看着了。

  每当这时候,朱文旭就会坐在温巧芸的旁边,惊叹的看着温巧芸那灵活的双手,将薄薄的篾条玩弄于股掌。

  他就不行了,别说使用篾条,他连篾条都劈不出来,只能在旁边干看着。

  一直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不会也能学会的朱文旭,在几次被划伤手后,终于放弃了这看起来简单,实则非常困难的东西。

  每每这个时候,他都只能在旁边叹一句:“娘子,到底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

  “我不会的很多啊。”温巧芸也是一本正经的回答:“比如我就不会做粉条,不会酿酒,不会盖房子,不会……”

  “停停停……”朱文旭连忙打断:“你说的这些,本来就很多人不会嘛,不过这竹编,我看也很少有女人会的,村里都是一些老头子在做这个。”

  “那是因为这个便宜啊,一般要养家的男人,都是去找活儿干,编一个竹筛费时费力又卖不了几个钱,当然就很少有人做了。”

  说话的时候,也一点也不耽搁手上的功夫。

  “不过这只是竹筐竹筛而已,听说真正的手艺人,还能直接用篾条编出各种各样的东西呢,什么龙啊凤啊老虎狮子什么的,我就不行了。”

  她最多也就编点家里用的东西而已。

  朱文旭:“你说的那些我知道,不过那些都是要跟着师父学才行,你这是自己琢磨着会的,咱不跟他们比。”

  在偏心这块儿,朱文旭是从来不会认输的。

  温巧芸也只是笑笑,其实她也没比,反正她也不一定非要学那些艺术品,能做点家里用的东西就够了。

  再说了,地里的活儿有人干,家里衣服被子都做够了,天天看书也无聊,抽空做点东西,也算是打发时间。

  朱文旭在屋里陪了温巧芸一会儿,听到新房子那边开始干活,就又去了。

  只是他前脚刚走没一会儿,家里就又来了一个客人,一个让温巧芸有些惊讶的客人。

  毕竟就算是现在,她家也很少有人来的,以前是害怕她,不敢跟她接触,现在则是因为他们家起得太快,更是没人敢来找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