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安排工匠学习搭火炕
朱文旭对钱不是很在意,加之明白自家小娘子的财迷属性,在温巧芸给他钱的时候,只是象征性的收了一两碎银,剩下的就全让温巧芸收起来了。
随后两人先去驿站送了信,然后又去找了工匠,简单的商量之后,大家干脆签了契约,然后到了其中一个人家里,当即开始试验做火炕。
如此一来,原本准备午饭的时候就回去,自然也就赶不上了,就找人去跟杨山说了一声,让他午饭后自己赶牛车回去,不用等他们。
一直到下午申时,在几人的努力下,一个全新的火炕就算是做好了,用的是青石,用将缝隙密封,做好之后,还特意在通道入口处点火。
在烟火进入通道之后,青石慢慢变得暖和,缝隙处的黄泥也在一点点变干,并且没有烟雾溢出来,说明这火炕非常成功!
见状,朱文旭松了一口气,看向几个同样满是震惊的工人:“好了,接下来三天,你们可以先给自家先搭一个火炕,不过每家仅限你们自己一个,这是在契约上写好了的,若是还想要多的,要么出钱,要么等明年夏天再自己做。”
这是契约上写好的,允许他们给自己家先搭一个火炕,但仅限一个,另外一个火炕一两银子,不二价!
至于工人的工钱,搭一个火炕三十个铜板,他会专门找人一起跟宣传,除了收钱,也会统计到底做了多少火炕。
契约注明的时间,是从现在到明年夏季,违约者,赔付五十两白银!
至于别的,就没有什么要求了,等明年夏季之后,这些人别说去给别人做火炕,就算是教给其他人,他也是不管的。
工匠一共有五人,契约是签了字按了手印,才学的怎么搭火炕,对他们来说,这就是白学的手艺,还能赚钱呢。
一个火炕两个时辰,等熟悉了,时间还能缩短不少,这会儿双手按在青石板上,已经能够感受到热度。
这对那些有钱人家的夫人小姐来说,绝对是好东西!
只要宣传得好,绝对会有很多人想要做火炕,到时候一定能够赚很多很多钱!
而且他们还能够免费给自家先做一个火炕,这不是等于白捡了一两银子?
所以他们对于朱文旭的要求,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感激涕零。
朱文旭又叮嘱了他们保密的事情,这事儿要是被别人学到了,可就赚不到钱了,几人自然又是一阵附和。
最后,朱文旭直接摆手:“行了,你们都自己忙去吧,给彼此家做火炕的时候,最好还是一起干,加强配合速度,三天后我会在镇口等你们,到时候我们去县里挣钱!”
“好的东家,我们一定准时到!”
随后朱文旭就拉着温巧芸准备离开了。
不过两人在离开之前,工人们却是纷纷向温巧芸行了礼,得到温巧芸的示意后,然后才直起身。
虽然签订契约的,警告吩咐他们的,都是朱文旭,可真正教他们做火炕的,却是温巧芸,而且几人都看得出来,朱文旭也是听温巧芸的呢。
真要算起来,温巧芸才是他们真正的东家,所以几人才会有此一举。
“娘子,我们先去吃点东西,然后买辆马车,再回去吧。”因为不知道几个工人能不能学会做火炕,不想耽搁太多时间,所以中午只是买了几个包子对付一下。
温巧芸看了看天色:“算了,时间不早了,再吃个饭就要天黑了,还是先去买马车,然后买点东西回去的路上吃吧。”
今天的天气不怎么好,一直是阴恻恻的,凉嗖嗖的,这会儿还不到酉时(5点),天色看起来就已经很昏暗了,好像马上就要天黑了。
的确不适合再耽搁了。
“那行,正好去马车行的路上有点心铺子,我们买些点心。”说着朱文旭脚步一转,就换了个方向。
马车只有在马车行买,这里的马车可以租,也可以买,之前他们去镇上,就是在马车行租的。
而且这里买马车,还有现成的车厢,选好了,套上马就能回家。
等两人到地方的时候,马车行都准备关门了,幸好没去酒楼吃饭,不然今晚怕是不能回家了。
温巧芸对马和马车不熟,分不出好坏,朱文旭倒是认识,可是乌庆镇这地方,自然不会有什么好马,都是很普通很常见的马匹。
不过在这其中,挑选一匹稍微健康体能好一些的,还是可以的。
前后也就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两人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赶着马车从马车行出来了。
“怎么这么便宜,一匹马加一个马车,也才跟咱们家的大青牛一个价格。”温巧芸坐在朱文旭的身旁,喂了一块糕点给朱文旭。
朱文旭咬了一口点心,咽下去了才解释:“那不一样,咱们家的大青牛是刚成年的牛,所以贵,一般买小牛犊也就十两左右。”
“而这马,十五两,还是最便宜的,若是稍微好点的,那价格就直接翻倍了。”
至于马车车厢,也就三两银子而已,这还是镇上车马行稍微好点的马车车厢了,不但很宽,里面还有单独的隔间可以放东西。
不仅如此,马车行还额外赠送了一副马鞍,让他们可以直接骑马呢。
温巧芸懂了,他们买的牛正好是最好最贵的,而这马,恰好是最差的那种,这都根本没有可比性!
不过她还是道:“其实这马看着也还不错啊,看起来很有精神呢。”
可不是,她站在这马面前,都才只比马背高一点点,这马站直的时候,她得要抬头才能看到它眼睛。
朱文旭:“反正咱们只是拉拉马车,还是没问题的。”
虽然马只是最普通的马,但是跟家里的大青牛一样,正好也是刚成年,体力最好的时候,平日里拉拉马车,那是完全够用了。
温巧芸在旁边陪了朱文旭一会儿,就被朱文旭赶进车厢里了,这傍晚的凉风更甚,让人再一次深刻的明白,这冬天,是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