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黄帝、大禹、商汤和周朝。
大禹的龙脉就是如今汶川的九龙山,远一些的龙脉比如元朝的,就在内蒙古草原上,近现代的清朝龙脉,在长白山。
很多人不理解,地师凭什么能够根据龙脉来定古墓的位置,其实这个就不是玄学了,而是葬学。
落叶归根,无论哪一个王朝,当朝天子都会请地师来定龙脉,一旦龙脉被定好了,那么这一个王朝的祖陵墓就会定在龙脉之内,后代的皇帝自然也要葬进去,一个新的王朝出现,是不可能将陵墓埋在别人家去了。
打个简单的比方,元朝的帝陵,必然在内蒙一代,大清的陵墓都是在长白山,虽然很多皇帝都在北京那边有墓,但是这死后的躯体,必然要被满人弄去长白山的,外面的那些都是疑冢而已。
所以这成吉思汗的陵墓就算再神秘,也必然跑不出内蒙的范围,这也是太子的命数,绝不是儿戏的事情。
这龙脉罗列出来,就是从黄帝蚩尤那会儿算起,黄帝的龙脉就定在了中原的黄河流域,大禹的在九龙山,商汤的在黄河上游。
周朝的龙脉在岐山,秦朝的龙脉是咸阳,并不是兵马俑的位置,汉朝的龙脉在沛县,西晋的龙脉在河内,隋朝的龙脉在弘农,唐朝的龙脉和秦朝很紧,就在长安。
而宋朝的龙脉是在开封、巩义和洛阳一代,那个时候葬风盛行,在这一带的古墓简直不要太多。
元朝的龙脉就是内蒙古,明朝的龙脉在安徽的凤阳,到了清朝的时候,龙脉是满族的发源地,东北长白山。
龙脉的大致范围就是这些,也是帝陵多发的位置,除了那些特例额独行的帝王之外,本分一些的皇帝,都不敢给自己乱定龙脉的,这种事情在那时候,比起兵造反都严重。
而龙脉具体在那里,就很难确定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风水风水,通风而有山,遇水而流的地方,是龙脉的基本要素,每一条龙脉,都必然是依山傍水而生的,不少都是花费了地师的毕生心血,才定出了一条龙脉出来。
霍南这是再给我上课了,不过这些东西也没什么营养,问问度娘都比他靠谱多了,至于那本破书上记载的东西,他要是跟我分享一下我还能感动感动,不过以他对那本破书的宝贝劲儿,这种事情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见我和方天明听完也没啥表情,霍南就自顾自的咧嘴笑了笑,接着说道:“总得来说,咱们只要能定出龙首的位置,往下挖应该就能进入古墓了,不管那个给古墓定位的地师是怎么定的,但是必然也是遵循风水学的理论,风水宝穴的位置没有他们发现,而我们发现不了的。”
霍南说完之后,就指了指那个最高的山峰接着说道:“可惜你们今天没有登上那个最高的山峰,等明天咱们就去那个最高峰看一下,只有登上了最高的位置,才能看清楚这山脉的走势。”
“道理不假,不过那可是哈灵山,海拔五千多米呢,也是业余登山爱好者比较喜欢去爬的,路上应该会遇到不少人,明天上去了估计要过一夜才能下来,我和小南这段时间体力也是练出来了,方老哥你行不?”我看了看方天明说道。
“瞧不起老哥哥我是不,体力你就放心吧,再不济请个符就行了,这又不是在海里,我还能被一座大山给难住了不成,不是跟你们吹,要不是祖师爷有训,我借个土遁就能上去你们信不?”方天明见我怀疑他的体力,顿时就不高兴了,开始一场暴露实力的演说。
“不信……”
我和霍南相互看了看,顿时脑袋很默契的一起摇了起来,虽然我心里面倒是觉得方天明这话不没准不是吹牛的,但是我们两个自然也想见识一下,这激将法对胖子挺管用,就是不知道对方天明好使不。
没想到方天明就开始打起了马哈说道:“爱信不信,这个比较麻烦,不到万不得意,这土遁术哪能轻易使用。”
“你是不是怕蹲到一半不灵了,把自己埋了啊,哈哈。”霍南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很搞笑的事情,就握着肚子说道,这货什么时候笑点这么低了。
“你说的这种情况……倒是也有过,所以嘛,这土遁术修行的前提就是龟息**,龟息**修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尝试土遁术了,就算是没遁出土,也没事,多遁几次就是了,总能遁出来的不是么。”方天明倒是也没觉得有什么,就实话实说道。
霍南这才止住了大笑,就擦了擦嘴角笑出来的口水说道:“这样啊,那还行,方哥给我教教呗,要是学会这遁地术了,那还不是想去哪个墓就去那个墓,想去哪个澡……厉害!”
不用说也知道霍南没说出来的就是澡堂子了,不过现在除了大学里面,那种澡堂子应该已经绝迹了。
(本章完)
------------
第两百八十二章 登山之顶
遁地术是学不到了,我们三个又在小溪边坐了一会儿,就跑回去睡觉了。
次日一大早,就开始收拾装备了,这次我们五个人过去,分别是我、霍南、方天明、白眉和一个伙计,闫静他们去了另一座山,院子里面留了两个伙计看家,大家分头行动,倒也能快上不少。
追寻古墓,其实说白了也就是追寻仙人的遗迹,要按照古人的思想来看问题,如果什么都用现代人思想,那找上几百年也定不出古墓的位置。
古代人在确定完古墓位置后,在开挖之前,最重要的仪式,就是祭拜天地了,毕竟把古墓定在这种龙脉之上,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要借助这龙脉中的灵气,来为自己死了以后能够尸身不腐或者给来世增加运势,也或者给后人增加运势。
无论哪一个地师,寻龙探墓,都是要借助天地之间的灵气,这龙脉本身也要借助天地灵气,所以自然要与天地沟通,如果在挖地的时候没有进行盛大的祭祀活动,那就是对天地的不敬,这建造陵墓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所以若是能够找到当时祭祀天地的位置,也自然就找到了古墓的位置,那种大型的祭祀活动,就算是过了几千年,都不会被抹干净了,是有迹可循的。
爬了一中午的时间,走走停停,这才到了海拔三千多米的位置,就已经感觉到呼吸有点不顺畅了,高原反应让我们的体力越是往上就消耗的越大,难以想象那些登顶珠峰的人,都是怎么做到的,在晚上等六千米以后,就要用氧气瓶了,温度也是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