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会有更多机甲恢复运转,即便做不到全员武装,差距也不会太大。
与突击队出发时相比,无异于天壤之别。
想着一夜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着周围一张张期待的面孔,牛犇心里不自觉涌起豪情,经刻苦修炼养成的沉静心海微微动荡。
“安德烈,林杰,韩林儿。”
“到!”林杰最先站出来。
“啥事儿?”作为外国友人,牛犇的朋友,安德烈时刻不忘体现自己与众不同。
“终于轮到我了。”韩林儿不该风骚本色,仿佛天命所归。
牛犇说道:“各带一支百人队,夜里出发。三项任务:一,追击逃兵,人可以走,机甲要么彻底摧毁,要么就地掩埋。二,你们游弋索沃尔外围,抢劫所有值得抢的人。三,索沃尔城周围有不少据点,屠夫已经做了标记。你们有机会就把它们拔掉,并在每个有人出没的地方留字。”
“留什么字?”
“藏锋!”
奋力挥舞两下拳头,牛犇的眼睛微微发亮,素来平静的声音也有些激动。
“找回那些渡河军人,营造出一种氛围:索沃尔城已被包围,联邦人无处不在。”
“嗬!”
同样是鼓舞士气,这样的话比那些诸如“荣光”“未来”“英雄”强出太多。一时间,周围人无论是谁,领受什么任务,全都因这番话激昂起来,形容慷慨。
只有一个人不开心。
“我呢?我干什么?”
作为最初与牛犇相识,最早的追随者,不断立下汗马功劳的铁杆,小托马斯发现自己竟然被遗忘,神情无比幽怨。
“牛大,我该干什么?”
“你得和我一道进城。”牛犇回答道。
“直捣黄龙?”
楞了半响,小托马斯猛地一拍大腿。
“靠,简直太适合我了!”
“进城了解情况罢了,此行主要为救治重伤员。”牛犇淡淡说道,声音已经恢复平静。
“啊?”小托马斯关心兄弟,更关心战略目标,惊异问道:“不和星盗谈判,招安?”
“早的很。”
牛犇默默摇了摇头,说道:“凭这点人、一些恐吓就想让星盗投降,那也太容易了。谈判与否,得看前线部队能否过河。”
......
......
正文 二二六章:与风雪同行
入夜,群山边缘灯火通明,一片繁忙景象。
用过晚餐的士兵接过同伴手里的工作,换班下来的仿佛战斗一样朝食物猛攻。几块按照功能划分好的区域内,一些人忙着清理场地,一些人扎营,一些人安装调试设备,当然还有人持枪巡逻,防止可能发生的意外。
谷口是气氛最热烈紧张的地方,军官的呼喊或大吼声中,不断有机甲从谷内运出,送到维修区检测能否使用。营地的另一端,医院和牢房优先于营房搭建起来,彼此相临紧挨。人们经过的时候,会听到两边都有呻吟,区别在于这边是军医对受伤的士兵进行救治,努力将受创的身体恢复正常,但在隔壁,有人正用各种手段摧残别人的身体。至于那些已经被“说服”的俘虏,此刻正在枪口下艰苦劳作,将那些无法修复的机甲拆成零件,再按照分类堆放整齐。
按照牛犇的要求,人人都必须有事情做,哪怕睡觉,也要当成恢复体力的任务认真完成,而不是平常意义上的休息。整座营地,上千名军人不停忙碌,往来时常可以看到一个孩子的身形,对正在工作的人指手画脚,大声吆喝。
“马可,你迟了整整十分钟!”
“胡大嘴,别光顾着吹牛,管好你的人。”
“你们几个,为什么还不过去吃饭?别想有多余时间补。”
“轻点,蠢货!那台扫描器是医学设备,做手术用的。你是不是想害死自己的战友?”
营地内上千人的工作,全部由这个孩子分派,任务精确到个人。他知道每个人擅长什么,应该做什么,正在做什么,会用多少时间完成。不仅如此,他还对不同的人进行组合,去完成那些原本需要更多人才能完成的事情。
几个小时的相处过程中,士兵们已经深深认识到这个孩子的可怕,对其冷酷与绝情同样有了长足的了解。他不允许人偷懒或者走神,同时也注意保持士兵的体力,只不过不是通过休息,而是在不同的工作之间轮换完成恢复。
譬如,他禁止搬运机甲的士兵连续工作超过两小时,到点就会让他们到维修部帮助观察数据。
起初,频繁变动令士兵极为不适,屡屡有人抱怨。不仅因为大家怕麻烦,还由于不是在最熟悉的岗位上做事,担心出错。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发现实际效果并不差,甚至比预想的更好,才渐渐接受、直到最后心服口服。期间纵有少许刺头儿生事,也在高压之下接受现实。
牛二不好惹,不仅因为他的身份,还有时常出现在其身边的那条巨熊般的身影,更重要的是,其本身就不是善茬。之前有过士兵挑衅,结果,先是被一记彪悍飞腿踹翻在地,后被发配到拆卸部,与那些俘虏一块儿干活。
仅仅两三个来回,往日自以为是的骄兵悍将被一个孩子收拾的服服帖帖,整个营地渐渐如同机器一样运转,繁杂、高效,“出产率”让人瞠目结舌。到这时候,人们又不禁为这个孩子的能力感到震惊,赞叹不已。
上千人,无数事,频繁而复杂的变动调整,这可不是简单的流水线作业,不是有计算就能得出正确结果。那个孩子如果是机器,智能程度绝非寻常,如果他是个真人......更加可怕。
惊叹,猜测,忙碌,人们不会知道,对牛二少爷而言,眼前这些事情不过小菜一碟,拿来练手、甚至是玩耍罢了。
“如果把华龙联邦交给我管理,二十年后,定会成为托马斯星域第一强国。”
这是得福私下对牛犇讲的话,牛犇并非没有考虑过某些可能性,但到最后决定不那么做,至少暂时不那么做。
......
......
旷野幽深,牛犇独自坐在坡头,背对那片嘈杂声浪想着心事。
三十八师官兵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军人,得福更是独一无二,有了他们,牛犇差不多是这个星球上最省心的师长,忙碌程度甚至不如过去在军校维修机甲。譬如今天这种关键时刻,牛犇无需事事紧盯,在安排好大方向之后便可休息,让紧张的身体与精神放松。待到夜里,牛犇起身、用餐,补充能量,再来到外面稍稍安静些的地方重新整理思绪,思考自己也思考进城之后,比如该做哪些事情,如何去做。
期间牛犇惊喜的发现,体内的真气又有增长趋势。
战斗的刺激可以帮助真气增长,牛犇早已发现这点,只是在遇到关卡时例外。自首都出发到前线,牛犇的修行便停滞不前,卡在小周天完成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