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2 章(1 / 1)

郡主万福金安 六月浩雪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政伯也想过这个问题,他说道:“王爷,我觉得正因为郡主以前没有了接触过时政,没有受我们的影响,所以行事没那么多顾虑。”

  有的时候知道得越多越有顾虑,反而不知道的会有勇气打破成规。这也是为何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谚语。

  淮王点头道:“你说得很是。”

  江西大丰收,粮仓里都堆满了粮食,其他地方却没有这么好了。像西北地区,因为人祸,许多土地荒芜,种了粮食的田地刚熟强盗与叛军就来了。所以,西北严重缺粮。

  八月中旬,楚锳收到了李勉的信件,信里说过郭贵银想从她这儿购置一批粮食。

  楚锳看完信笑了下,说道:“竟想从我我手里买粮,也不怕皇帝跟朝廷知道问责。”

  除了三成的粮税,楚锳还按照市价将老百姓手里多余的粮食收购了。另外,楚锳还鼓励老百姓种植番薯跟玉米土豆等农作物。虽说番薯吃多了烧心,但对缺粮的地方来说番薯可比大米更实惠,老百姓都首先它们的。毕竟大米很贵,而番薯同样能充饥价格却低廉。为了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楚锳还贴出告知,等番薯收获的时候会以市价收购。

  窦诚都说道:“郡主,你会卖粮给郭贵银吗?”

  “不会。”

  不管是谁来买粮,都不卖。粮食是根本,在这乱世之中有粮有兵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当日傍晚她收到了淮王的信,信里让她回去一趟。因为情报现在是淮王管着,楚锳以为是谈粮食的事。结果回到淮王府,到正院里头静悄悄的,她心里正嘀咕从屋里走出来一个人来。

  看着面若冠玉文儒雅俊朗的楚锦,楚锳惊喜不已:“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不提前跟我们说一声啊?”

  楚锦故意调笑道:“这不是想给你一个惊喜吗?哪知道你看到我竟如此平静,一点都不高兴。”

  楚锳哭笑不得,不过是两年多没见竟都会调笑她了,变化真大:“高兴,我太高兴了。哥,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吧?”

  楚锦摇头说道:“这次是运送一批物资回来,过两日就要走了。阿锳,这两年辛苦你了。”

  其实这两年他回来过好几次,只是正巧楚锳不在洪城都错过了,说起来他也觉得很遗憾。不过这两年多楚锳做的事,他都知道,并且为其自豪。

  楚锳正待继续说,淮王在屋里扬声说道:“这外头蚊虫多,有什么话进屋来说。”

  两兄妹一前一后走了进去。

  楚锳埋怨淮王道:“父王,你该早些告诉我大哥会回来。”

  知道楚锦今日会回来,她早早就回家了。

  淮王觉得这压根不算什么事:“这次你大哥会在洪城呆好几日,有的是见面的机会。好了,先吃饭,有什么话吃完饭再说。”

  楚锳有时候都觉得,淮王对楚锦太严苛了些。

第三百零八章 丰收(2)

  吃过饭父子三人在屋子里说话,楚锳一坐下就表示要楚锦留下。如今藩地已全都落入她手中,楚锦留下再稍加遮掩就不会发现。当然,发现也不怕就是了。

  淮王的态度一直都没变:“你哥现在不宜留在这儿,等过两年他再现身,到时候可他帮你。”

  楚锳看向楚锦,询问他的意见。

  楚锦自然是听淮王的:“外头那一大摊子的生意,没我不行。阿锳,这两年没我,你也做得很好。”

  意思是他留在这儿也没什么用处,还不若在外好好赚钱。有了钱,就能招兵买马打造最好的武器了。

  父子两人意见一致,楚锳也没办法了。

  当日半夜,淮王将已经躺下的楚锦叫了过来:“鞑靼跟瓦剌结盟了,这事你知道吗?”

  楚锦苦笑一声说道:“这么大的事我哪能不知道。父王,鞑靼必定是被雷明霁的天雷给吓着才与瓦剌结盟的。”

  淮王点点头,一脸忧虑地说道:“皇帝贪图享乐,官员只顾着争权夺利,再这样下去朝廷撑不了几年了。阿锦,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

  边城的将士流血牺牲,却吃不饱穿不暖武器装备都得不到及时的替换。而皇帝跟京中的文武大臣却是奢华糜烂纸醉金迷。现在还能勉强维持平衡,但这平衡一旦打破边城将士说不准就会出现哗变。那时候,大楚危矣。

  楚锦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父王,咱们不是在做准备吗?”

  “那是你妹妹,你这边也要做好准备。”

  “我会将生意继续扩大,赚更多的钱来供养军队。”

  淮王嗯了一声道:“咱们是嫡长一脉。等大楚不保时我们举起旗帜,会有许多人来投奔。不过你妹妹终究是女子,很多人信不过,所以到时候还得你来撑场面。”

  楚锳已经表现得很厉害了,但前来投奔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归根究底都是楚锳女子身份引起的。若换成楚锦了,情况就大不同了。

  楚锦自然没有意见:“只要妹妹到时候不介意,我这边没问题。”

  淮王特意叫他过来,是有一件事交代他去办:“你想得到更多人的拥戴,就不能让人知道你不能生,所以等你露面的时候必须要有子嗣。”

  楚锦问道:“我会尽快收养个孩子。”

  “就从咱们皇族内找,稳妥起见找两个吧!若是楚锳将来不愿嫁人,咱们就好好培养他们,以后从中择其最优秀的继续家业。”

  若是楚锳将来嫁人生子,他们打下的基业肯定得自家孩子继承了。也是楚锳的态度太坚决,让淮王不得不提前做准备。

  “好。”

  父子两人又聊了许久,到最后淮王撑不住了才散开。

  楚锳第二天早晨去找楚锦,却被告知他已经离开洪城了。这一回楚锳发脾气了:“父王,哥刚回来你就让他走?父王,你这样做让哥怎么想?”

  就楚锦那多疑的性子,还以为自己防备着他呢!

  淮王慢悠悠地吃了个灌汤包,吃完后道:“你哥的生意出现点问题,所以才急于赶回去。等事情处理完了,他就会回来了。”

  是楚锦自己迫不及待要走,可惜这个孽子跑了,他不得不背这个锅了。

  “那要多久?”

  淮王摇头表示不知:“快则三四个月,慢着一个月。好了,你现在事情那么多赶紧来吃饭,吃完回军营去。”

  楚锳看他样子,知道多说无益。

  这一年老天格外的眷顾,九月的时候又是大丰收。因为楚锳吩咐每个县多修了两个大粮仓,一个存放稻谷,另外一个主要存放红薯土豆等杂粮。至于玉米,因为产量太少老百姓在家有余粮的情况都留着自己吃。

  楚锳派人去各地巡查,确定各州县的粮仓都堆满了心情极好。如今这世道,手里有粮就是最大的底气跟倚靠。

  江西这边粮食堆积如山,但其他地方却与之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