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7 章(1 / 1)

如意事 非10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5个月前

当户对的规矩不过区区卑贱货色罢了,也值得她堂堂公主之躯为之分去半点眼神?

她想要的东西,只要抓到了手中便是她的,谁也休想同她抢!

且凭她如今的身份,天底下又有哪个女子有资格同她抢?

这是她半刻钟前的想法

当下不过一眨眼间,竟悉数覆灭。

如今的关键已非是赐婚之事,而是

她现下该唤他一句兄长?!

永嘉公主的脸色红白交加,心情难以言喻。

原来当初父皇之所以那般斩钉截铁的反对,是因另有内情!

她不知自己是如何坐回了椅中,也不知那内监是何时离去的,更不知自己究竟该以怎样的心情来面对这件突如其来之事。

同样失神坐在原处的还有海氏。

直到有宫娥出现在帘边,海氏身侧的贴身嬷嬷上前去询问,片刻后折返,轻声提醒道:“娘娘,该传午膳了”

海氏原本有些涣散的眼神一聚,轻轻点头,道:“好,叫她们准备吧。”

说着,看向女儿:“桑儿可要留下共用?”

永嘉公主也回过神来,抬眼便见她一副谨慎的神态,顿觉怒从中来都什么时候了,母后还这样一副仿佛生怕少用一顿午膳,便会被人揪住把柄的模样!

如此大事当前,竟连句话都不敢说吗?

对上那双总是满含顾忌的眼睛,永嘉公主只觉一口气闷在心口简直要无法喘息,强压着怒气问道:“认回皇长子此等大事,难道父皇先前就不曾同母后提起过吗?”

为何母后总是一无所知!

海氏轻摇了摇头,声音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你父皇他日理万机且这是朝堂大事,不是我该过问的。”

永嘉公主咬着牙闭了闭眼睛。

又是这些!

又是这些叫人喘不过气来的蠢话!

“不怪父皇不看重您!”她忽地站起身来,红着眼睛看着海氏:“自己不去要,不去争,时日久了,人家便真当你不想要了,又怎会想着再给咱们!”

许是失望极了,又许是一时实在不知该如何面对,女孩子扔下这句话之后再不愿多说一句,转身就大步离开了内殿。

海氏张了张嘴,想将人喊住,却又怕引来外殿宫人侧目。

被女孩子打起甩落的珠帘尤在轻轻晃动着。

海氏垂下了微微发红的眼睛。

入燕王府前,她本也不是如此怯懦的性情

当真就是她不想要,不想争吗?

是不敢。

更是自知不配。

嬷嬷先前总说,她之前是有过机会的,是她未曾把握住,譬如桑儿幼时,王爷显然很喜欢孩子,想要抱一抱桑儿她却都不让,次数多了,王爷便渐渐不再有亲近孩子的举动

她那时真的只是太怕了,太怕年幼淘气的孩子冲撞到他,冒犯到他

嬷嬷说,是她错过了,如今晚了,再想要弥补便少不得要花费更多心思。

可真的是晚了吗?

现下看来,从来就没有所谓早晚之分

早也好,晚也罢,她都是没有机会的,他的心里从始至终都不可能装得下第二个人。

元献皇后,元献

既有元之一字,又哪里还须多言?

只是她又要如何同桑儿说明这些?

早前最初时陛下便说过,要不要同桑儿讲明,决定权在她,他绝不干涉。

可是

午膳是在心不在焉中用罢的。

膳后,心神略定,便吩咐了密州带来的侍女去看永嘉公主,并交待道:“告诉桑儿,决不可在此关头胡言乱语,更不可去她父皇面前胡闹。”

侍女应下,立时去了。

旋即,嬷嬷以皇后要午歇为由,屏退了侍奉的宫人。

“事已至此,有些话老奴还需提醒娘娘两句”嬷嬷站在榻侧,低声说着:“皇子既已寻回,娘娘便还需善待”

海氏无声苦笑。

一个已经长成的孩子,那样的出身,那样的眼界,能力自然也不在话下,又哪里还需要她来善待呢?

但她清楚,嬷嬷这声“善待”,指得是她不应与这个孩子为难,最好连心思都不要有。

与孩子为难的心思不能有,其余的心思便也该放一放了。

嬷嬷轻叹了一口气。

“现如今这样也很好陛下既依照规矩让您坐上了皇后之后,足可见其心仁厚,是也不必再有多余的担心了。”

她先前是想着燕王府中无子,才想着让娘娘尽力一试。

可现下才知

既如此,倒不如退一步吧,不该想的便不要想了。

人一旦生出妄念来,总是容易做错事情的。

从前在燕王府且罢了,而今身处这后宫之中,往后许还会有许多嫔妃要应付,娘娘的心性实在不适宜与人相争,还是收了心思为好。

且就守住眼前的便好。

海氏轻轻抿直了唇角,垂眸颔首。

“我都明白的。”

就这样也很好。

能一直陪着他就好。

不过,那个孩子是什么模样呢?像他多些,还是像元献皇后多些呢?

找回这个孩子,除了欣喜之外,他也一定一定,很喜欢也很心疼这个孩子吧

她也该替他高兴的。

海氏扯了扯嘴角,压下心底矛盾的苦涩。

皇长子认祖归宗之事,随着各处有条不紊的筹备,宫中也已有消息放了出去。

一件大事的落定,总也要给天下人一个明朗的交代。

这个跨过了十九年漫长岁月的真相,无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场极大的轰动,它一经现世便聚集了所有的目光,无分官宦权贵还是寻常人等。

十余日的发酵之下,关于这位皇长子的曲折身世,各类传言说法层出不穷,是吴恙本人听了都要惊诧于自己竟有过此等经历的程度。

而抛开各路小道消息不提,就此事之衍生而言,近两日最受人追捧的还当是流传于各大茶楼戏班的一折戏本

这折戏本虽隐去了主人公的原本姓名,但是个人也能辨得出所道何事。

其内不单有曲折坎坷的生死险阻,更有催人泪下的温情与抉择取舍,便是连业内资深戏评人礼部尚书大人听了也要称赞一句写成此本之人,实乃一棵堪于紫星教一较高下的好苗子。

至于为何笃定不是紫星教所写?

风根本不一样嘛!

再者说了,紫星教能写得出对谢氏一族有正面影响的产物?

不过话说回来,倒的确许久不曾见到紫星教有新作品面世了,先前废帝之事,多好的题材啊,且混乱关头难以管制,不趁机连夜出书十本说得过去?

思来想去,总觉得其中有些不大对

想到某种可能,礼部尚书不免觉得或要失去自己的快乐了。

也罢,个人快乐事小,朝局稳固是大。

且这不还有一颗新星在冉冉升起么?

礼部尚书一手端茶,一手握着话本,茶水入口,闲适熨帖。

同一刻,阿葵也正绘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