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章(1 / 1)

门阀风流 水煮江山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了牛啼声,回眼望向东边。

东边的丛柳中,穿出几辆牛车,一色的鲁西牛。车夫不停的吆喝,鞭扬得很高,牛车行的极是颠簸,可好像有人还在车中催促,牛车行得更急。

奔到近前。

“吁”

车停,轱辘将洼地的泥水溅得四飞,从车中跳下一个青衫郎君。他刚一落地,便疾步迎上,先是朝着那中年男人一个长揖,然后便对着俩人一阵疾语,眉间的神色,是掩也掩不住的焦急。话语刚止,便见那女郎右手抚额,随后软软的就往地上坠。

小婢儿们惊叫,赶紧扶着她。

青衫郎君团团徘徊不知所措,中年男人大呼,女婢们一阵手忙脚乱,他顾不得那许多,上前几步,掐上女郎的人中。

女郎悠悠醒来,在小婢们的扶持下,站直了身子,蹒跚的行向自己的牛车。上车的时候,让车辕拽了裙摆,女婢们连拖带抱的,才将她扶进了车中,放帘。

青衫郎君见她坐入车中,急急的朝着中年男人一个揖手,慌乱的跨上了车,吩咐车夫速走。车夫一声大吼,猛地扬鞭,鲁西牛痛哞,几辆牛车迅速起行,车轮滚滚,尽皆仓促,直直奔着建邺城而去。

“来福”

看到这里,刘浓憋出了一声大叫,浑身颤如斗筛,站不住脚;靠着亭柱,身子又顺着亭柱往下缩,眼泪直流。吓得来福和李催大惊,不知道小郎君刚才还好好的,怎么就突然哭起来了

来福惊呼:“小郎君,咋的了”

李催心性稳重,上前扶着他,低声问道:“小郎君,怎地了,可是哪里不舒服”说着,用手探向他的额角。

刘浓挥手撇开,想制住眼泪,却怎么也制不住;想说话,喉咙里又有东西堵着,怎么也说不出来。用手死死的抓着来福,指着山下自己的牛车,再指向了建邺。

来福又急又乱,摸着头、跺着脚,忽然想起了刚才看到的那个青衫郎君,眼晴一亮,问道:“小郎君,可是要去卫府”

刘浓重重的点头,挣扎着从喉咙里冒出一个囫囵的语泡:“快”

“小郎君,莫急、莫怪”李催点了一下头,得刘浓示意后,背起刘浓,朝着山下就冲。来福抱着琴,跟着疾追。

上了车,来福大声道:“小郎君,坐好”

“啪”

来福纵鞭一抽,青牛奋蹄。可牛不是马,再如何催鞭,也快不到哪儿去,反倒把车内的刘浓颠得东倒西歪。

这时,他已经缓过劲来,紧紧的抓着车壁的横梁,眼泪仍然哗哗的流。

刚才那个青衫郎君不是别人,正是卫协。能让卫协这么惊慌,那么发狂,丝毫也不顾世家的风仪礼数;再结合着那女郎的晕倒,还能有什么事

世叔,世叔,等等我,等我一下

世叔

李催久经世故,多少猜出了些,怕他悲伤过度,挑着帘,朝他低唤:“小郎君,莫怕,莫惊,不要自己吓自己。”

刘浓眼睛瞪的直直的,似乎没有听见李催的话语。他的脑海里,像演电影似的,来来回回的播放着卫世叔的身影。画面只有一幅,便是那夜长谈时,世叔长身而起,缓缓述解,那眼底藏着的,是对自己的怜惜。

压抑了这许多日,他是人,不是神,为何不泪流。在最茫然无措的时候,他受尽了别人的白眼,却在世叔那里得到了温暖,得到了帮助,让他在这个世间得以立足。可以说,没有世叔,就没有他刘浓的今日。

他之所以停留在建邺,便是在等待这一天。哪怕近日,卫夫人不再让他探望世叔,他也没有离开这里。他原本以为,自己可以淡看世叔的离去;他也一直认为自己早有准备,至少应该哀而不伤可,可这一天的到来,却让他这样的害怕。害怕什么呢,那种无人懂得的孤独吗

怕至死矣世叔

我若归,汝莫悲啊车行得好慢,时间请你停止脚步吧。世叔,请让我再见你一面,我的世叔。

“吁”

来福一声长呼,死勒缰绳,车轱辘一阵吱噶乱响,青牛又奔出了数步,才顿住了四蹄。刘浓急速窜出,李催大惊,赶紧一把将他抱下来。

这是什么声音

哭泣

这是什么颜色

缟素

卫府门前没有部曲,却站着卫通和卫巡,他们脸上的神色,是悲凄的。络绎不绝的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那是随着王敦前来建邺的大名士们,他们在今天,原本是想来此地,见识见识卫叔宝的风彩。可是

其中有一个,面目稍熟,刘浓刚才在山上,匆匆憋过一眼。那人的步履极缓,在随从的搀扶下,走入院中。跨栏时,一个不小心,绊住了木屐。他坠在地上,头冠随石纹而滚,自己却挥麈捶地,放声悲呼:“叔宝,叔宝平子尚在,为何汝却去矣何为悲矣,恨不能同去为悲也叔宝”

王澄,王平子,卫叔宝谈道,平子三绝倒。

世叔真的去了

刘浓眨着眼睛,木木的站在远处,他感觉不到自己的手脚,脑袋里嗡嗡直响。来福在向着卫通说着什么,稍后,来福走了过来,几翻犹豫不决,最终还是低声道:“卫郎君,已经去了”

分辩着来福的嘴唇,他最后的一点希望,泡汤。

“世叔”

刘浓痛肝大叫,扑向前,一个趔趄,脚下木屐一声脆响,断了;而他则眼前一黑,仰倒在扑上来的李催怀中。

第二十四章游鱼入水

周礼五服,斩衰最重:身披胡乱拼凑的粗麻,边角不能锁,一披三年;齐衰次之:身披生麻,可锁边角,着服一年至三年不等;再次,便是大功、小功、缌麻。魏晋之时,经常死人,再加上名士们崇尚咨肆颠狂,服丧并不严格。然,卫叔宝亡,建邺卫氏子弟,除卫夫人外,尽皆服丧。

出殡日,满城作素。

整个建邺城,名士们虽未服丧,却俱作白衣,分列于南门口两侧,自发送灵。司马睿和王敦、王导竟领于前,不作声色,只默然注视着那慢慢行来的雪衣长龙。王敦曾言:玉振于江表,复闻正始之音,绝而复续矣;王导亦有昔言:终日调畅,不堪罗绮;风流名士,海内所瞻。至于司马睿前来,则是为收天下名士之心矣。

而在这些名士的外围,那是人海。

建邺的女儿们,在今天,不论是士族还是寒门,通通一早以素白相候。有心思细腻的,悠悠而叹:城东迎壁人,门南送玉润;生逢卫叔宝,死亦纵娇娆。

没有人哭泣,只闻低低的轻呼、轻喃,一个个的唤着卫玠的小名:阿虎,阿虎

灵柩出了城门,浮向南山新亭。到得此时,卫氏子弟尽皆默悲,卫夫人行于前,浑身素白,面色冷峻。

刘浓跟在她的身后,身着素麻,边角整齐,是为齐衰。卫氏原本不愿让他服丧,这与礼违悖,还让人认为他有高攀之嫌。可他却一再坚持,非要以半子之礼送世叔前往新亭。为此,卫协还和卫通大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