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着案上毫笔,在墨台边缘一撩。作书。
呼
刘浓将胸中之气尽数吐出,适才闭目所思之意却愈来愈清晰明了,正了正顶上青冠,拂了拂盘着的袍摆。将毫笔缓缓斜置墨中自润,双手捺过案上左伯纸,纸纹滑中带质、极顺手感。执起紫檀镇纸,镇于两侧。
目不斜视,徐徐一笑。将好。笔已润罢。提笔,不用思,就着如潮纷绪,倾泄而出。
雅室外,长亭中。
谢裒与王侃对坐于案,悠然行棋。
王侃从棋壶中摸出一枚白子,半阖着眼注视盘中,捏着棋子几番欲落,终是摇头犹豫难决。
谢裒端着茶碗,嘴角斜斜一抿。笑道:“颜渊兄,盘中局势虽乱,然若是落子精准,大可安定如初矣。”
唉话中有音啊
王侃眉心悄然作凝,心中则渭然感叹,“啪”的一声,将子按落,缓缓抬眼注视谢裒,淡然笑道:“幼儒兄,王氏亦唯愿安定矣”
“哦”
谢裒将茶碗轻轻一搁。瞥了一眼棋盘,顺手落字,淡声道:“此次刁协、刘隗所为,实属恣意放浪。但凡有识之士,皆不愿其擅弄朝纲。然,此乃国事,理应以正道徐徐图之而兵者,诡道矣,危道矣怎可擅动”
言语间。再落一子,隐隐逼宫。
“然也”
王侃默然落子,心中却苦笑不已:而今,王敦族兄已不顾家族之安危,便是王导族兄亦劝解不得,数年前更是杀了王澄族兄,去岁又杀了王棱族兄,谁可劝得了他,谁尚敢劝他罢,能与谢、袁并肩应对刁、刘,已是足矣至于王敦族兄,想来一年半载尚不会妄行。导兄,侃弟亦竭力而为矣
这时,孔愉转出竹林,疾疾行来。
“胡闹”
待孔愉将事叙毕,王侃面色一变,投子入壶,“簌”地起身,正欲一步踏出,转念想起谢裒尚在,回头涩然笑道:“逸少唉,幼儒兄,见笑,见笑。”
“啪”
谢裒将手中棋子徐徐一落,抬首笑
道:“颜渊兄,不过小儿辈意气尔,何需有惊逸少,书承茂猗先生,文章则是谢裒添居为师,小小丙类策,尚不足以挂齿矣”
稍顿,眼望大院方向,展眉一笑:“三炷香甚好,此局当罢”
言罢,将手作引,示意王侃安坐对弈。
第二炷香,已尽七成。
清风不识字,偷卷左伯纸。
王羲之探手压了压镇纸未及的边缘处,毫笔则直竖如剑,书尽最后一笔。缓缓直身,提着笔打量,嘴唇开阖默念。
倏尔。
眉尖一拔,吧嗒吧嗒嘴,自赞:“妙哉大妙”
将笔缓搁,十指交叉,轮转揉腕。半个时辰内书千言文且赋诗,以往从未尝试。而今滋意泄洒下,不料竟气盛神凝,莫论笔力尚是骨风,皆胜往昔三分。想来,卫师若是在此,亦将不吝称赞也莫非,这便是卫师所言,气随心出,意纵恣狂,方能得成上品。
嗯瞻箦
裂嘴一笑,抬眼看向前方,眼光瞬间为之顿凝,卧蚕眉停止乱飞。
刘浓双手按膝,身子微微前倾,目光则随字迹缓移,无声默述:“将欲歙之,必先张之,恰为圣人之言:治大国若烹小鲜,为正道之源也道行三千,居位而思典,其典有三,天、地、人;乾坤自转人寰,各居其位为典,各司其职为法;典以司之,法则随之,浩瀚兮日月”
这一篇经世策论、典法,其思虑已久,再经得葛洪提携关窍,虽不敢取惊世骇俗之论,但其间字句琅琅上口,再引经据典、华而且彰,极合现下主流思想。至于内容,正如其开篇所言,治大国若烹小鲜,徐之以火,法之以情,献策亦有三:土断,纳才,蓄甲。
如此三策,顺应现下江东局势,不急不火、不锋不锐,并未触及朝庭与世家的敏感与忌讳。看似取乎中庸之道,然每策实可再行商榷
第九十三章斯美如松
字迹深沉,虽不似银钩铁划,但力透纸背。
刘浓满意的伸出手,轻轻挥动宽袖,微风缓拂纸面,缕缕墨香浸怀。漫不经心的瞅了瞅,褚裒正挥毫注释,桓温长诗将毕;其余诸子皆埋头奋书,四下里唯闻落笔沙沙。
适才老儒有言,时限为两个时辰,若是有人提前答毕,可自行携卷上前,此举到有些类似交卷呀。莫若,交个首卷
微微笑着,缓缓扭动脖子,“咯咯”作响,双手在膝间稍一用力,便欲起身。
“啪、啪啪”
清扬的木屐声踏碎满地静澜,顿时惹得众人纷纷抬目注视。
有人提着笔,情不自禁的轻喃:“此乃何人,尚不至半个时辰矣,莫非未答出”言语间,笔尖浓墨滴落,毁卷,其人懊恼
王羲之阔步行来,挥动着筒状文卷,乌衣飘洒如旗展,卧蚕眉斜扬,嘴角微挑,边走边道:“瞻箦,请吧,何必在此地耗时”
“请”
刘浓长身而起,移去案上镇纸,拖着纸边随其直去。六年来彼此书信不断,有多少能耐各自心知。既然有心一较高低,便勿需谦让、惺惺作态。
二人并肩徐行,步伐踏得不徐不急,目不斜视,对身侧传来的指点私议置若不闻不见,直直踏至阶下。
稍稍一顿,齐齐揖手道:“答题已毕,请老师予以评核”
阶上三人皆怔,半晌不闻声。
“嗯”
少倾,将将回返的老儒魏叔通干咳一声,眯着眼睛凝视王羲之,豁然笑道:“我道是谁,原是”
“魏博士。”
孔愉出言将魏叔通话语打断,随后便对其附耳细语,魏叔通听后神色一变,不再复言,而孔愉却疾疾起身向院外行去。
将将踏下石阶。身子一顿。
“哈哈”
院外传来爽朗的笑声:“仲宁何往我等亦至矣,题论便由我与颜渊来评核吧”
话声未落,院门口踏进两人,正是谢裒、王侃。
所有考生大惊。坐馆先生,坐馆而不教学,终日咏诗赋闲,若有合其心意者,便提携提携。妙而赏之。驾临考场核理俗务,这可是从未有过之事。一个个再也坐不住,陆续起身默然揖手。
两人联袂行至阶上,缓缓落座。
王侃瞅了一眼王羲之,眉头不着痕迹的一收一放,随后单手徐徐一压,示意众人落座,而后笑道:“听闻有人应试丙类策试,我与幼儒兄特来见见”最后两字,落得最重。
“甚好”
谢裒看着阶下二人。伸指扣了扣矮案,笑道:“汝等二人,且将题论呈上”
“是,先生。”
刘浓、王羲之齐答,王羲之抢先将自己的题论呈给谢裒,刘浓便只好呈给王侃。
谢裒嘴角浮笑缓缓点头,王侃则深深吸了一口气。
稍徐。
谢裒微笑的神情渐敛,眉梢愈凝愈紧,先前尚不时抬头看向王羲之,到得后来再不复看一眼。反而情不自禁的默念:“君子不重则不威,重为自重重乎,天地乾坤,浑圆如是;知天理、明自然。存乎于道月出天河,佼垂杳阔,潜归于坤,此为君德”
“妙哉”
念罢,谢裒拍案大赞,洪亮的声音穿透院内院外。惹得王侃侧身凝望,惊得在座诸君侧目嘴张,骇得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