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小宇宙的末路(1 / 1)

宇宙的边缘世界 原艾伦 6700 汉字|11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756章 小宇宙的末路

  小宇宙的命运终于走到了尽头。

  暂时没有人说得清楚,原晧宸也搞不清楚一个宇宙湮灭消失,究竟是遵循着一种什么样的机制。但就像一面即将枯竭的湖水一样,越到最后的关头,湖水蒸发散失的速度也会越快。

  是什么力量创造了这个宇宙,并凝聚了她最初始的物质?

  眼前的这个宇宙是否同样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在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

  这个宇宙曾经经历过怎样的辉煌,又遭遇过怎样的不幸?

  生活在这个宇宙中的智慧群体的命运又是如何的,他们还在吗?

  那些智慧群体究竟留下了一段怎样的“终将被忘却的记忆”?

  如今,一切问题的答案都将在小宇宙最后的旅程中灰飞湮灭,化为乌有。

  ……

  此刻,原晧宸正遥遥远望着小宇宙最后的模样。

  由生到灭,定是一个极度漫长的过程。

  现在,那小宇宙原本的主人,哦,这样称呼并不准确,应该称之为小宇宙原本的孩子们都已经不在了,只有原晧宸这样来自其他宇宙的旁观者在默默地注视着她,目送她走过命运旅途的最后一刻。

  “不能亲眼看到宇宙诞生时候的宏伟激烈,却意外目睹了一个宇宙的凋亡,这恐怕也是莫大的机缘吧……”

  原晧宸喃喃自语着,并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有激动,有忧伤,有不舍,也有期待。

  小宇宙走向毁灭的最后过程对于原晧宸来说,当然也是一个无比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学习过程,眼前将发生的一切都会成为推动宇宙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小宇宙的边缘是无形的,并呈现逐渐过渡的弥散状态。眼前的虚空一片黑暗,死寂。这里当然没有璀璨的星河作为背景,在无限的幽暗中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那里隐藏着一个五维度空间的秘密。

  小宇宙中的暗物质和常规星际物质的湮灭消散并不醒目,甚至可以说毫不起眼,就如同在过往的几十万年里发生的事情一样,小宇宙就像一块晶莹剔透的方糖,一不小心掉进了水里,然后一点,一点地溶解消散掉了。

  诡异的是,这块“方糖”并没有真正溶解进入水中,也就是扩散到周围的虚空之中。

  这便是原晧宸一直无法理解和解释的地方,小宇宙的湮灭消失究竟是遵循着一种什么样的机制,是什么力量将小宇宙悄悄地,慢慢地偷走了,且偷得如此不留痕迹。

  但他很清楚,在那小宇宙之中,隐藏着一个奇特的小行星,那可是一个五维空间实体!不管小宇宙的湮灭机制有多特别,那隐藏的力量有多神秘,都定然无法将奇特的小行星轻描淡写地偷走。

  随着时间的流逝,小宇宙残存的空间已经小到令人怜惜的程度,在那狭小的空间中,小行星五维空间实体早已经成为硕果仅存的一个可见物体。因为,原晧宸他们想尽办法也无法将其带出小宇宙,故而如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随同小宇宙一起覆灭。

  终于,最后的时刻来到了,小宇宙的湮灭果然波及到了小行星五维实体!当下,小宇宙的内部空间已经变得十分的不稳定,好似随时都将要崩塌的模样。

  原晧宸瞪大了双眼,透过监测系统很快观察到一种奇异且壮美的景象。

  在远方的虚空之中,忽然间就出现了很多显著的亮斑,那些亮斑的形状十分规则,带着显著的人造几何体特征。每一块亮斑在出现伊始,就会迅速朝着空间中的所有方向无限复制扩展和延伸开去,且均匀地展现出了所有光谱频率中的色彩。

  于是,一刹那间,原本漆黑的虚空瞬间就被照亮了,仿佛那里凭空就出现了一颗堪称巨无霸的恒星系统,而且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恒星系统看上去一直维持着五颜六色,流光溢彩的状态。

  “这,这真是太神奇了……”

  原晧宸不由赞叹着,也庆幸自己的舰队离小宇宙足够的远,否则必然会受到那一股汹涌澎湃的能量的波及。

  “终于检测到了丰富的氢和氦元素,还有极少量的重元素尘埃……”原晧宸时刻关注着每一项的观测数据,并猜测其中的缘由,“这应该是五维空间跌入到四维维度,以及三维维度层次后发生的物质衰变。”

  “也正是这五维空间的衰变最终点亮了小宇宙命运终点处的光亮,让她走得如此声势浩大,轰轰烈烈……”

  “这五维实体完全投放在四维世界和三维世界之后,体积扩大了何止亿万倍!!”

  原晧宸正在通过三维空间和四维空间两个不同的视觉感官角度去观测眼前的景象。如果从四维空间中去观测正在湮灭的五维实体小行星,它在第四空间维度上的无限延伸画面将整片虚空都变成了耀眼的万花筒,简直没法用语言来形容!

  “第五个空间维度消失了……不,不是消失,它重新躲藏到了微观的世界中,那是!”面对此情此景,原晧宸很是感慨,“小行星五维实体牺牲了高纬度的属性,并将其中蕴藏的能量在我们可见的世界中炫丽地展示出来!”

  一直看着眼前这宏伟壮丽的景象,原晧宸的心中忽然就涌起些许感伤。

  他想起了小行星内部墙面上篆刻着的八个符号终将被遗忘的记忆。

  他还想起了小行星内部的卵型空间,想起了在那里被自己送进五维空间里的改良夸克机器人。

  最后,他又想起了“钥匙”,想起了即将消失的对方宇宙的宝贵记忆。

  不知道过了多久,小宇宙终于彻底消失不见了。

  小行星五维实体被迫衰变所释放出的能量也逐渐消失,那颗漂浮在幽暗虚空中的巨无霸恒星系统也逐渐黯淡,进而彻底消失不见。

  ……

  做好信息数据收集之后,原晧宸返回了休眠中心。

  “该继续休眠了。”

  现在可不是研究宇宙湮灭机制的时候,更何况凭借他一人之力根本无法完成这项任务。原晧宸现在要做的是设法保住自己的小命,并努力寻求返回原本宇宙的途径。

  于再次进入休眠之前,原晧宸顺便看望了尚处在深度休眠中的火山球将军。

  因为这一次的深度休眠又持续了将近25万年,所以智能系统在综合考量了火山球将军的身体健康情况之后,于临近小宇宙湮灭的最后时刻也并没有将其唤醒。

  “不能亲眼看到小宇宙的湮灭固然是遗憾的,但我已经将所有的观测数据和资料都妥善保存了。等你将来苏醒后还是可以细细领略感受的。”

  原晧宸一边检查火山球将军的健康指标,一边说道。

  “好了。身体状况虽然不太理想,但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原晧宸停下手中的工作继续说,“我也要再次休眠了。”

  躺进深度休眠舱室,原晧宸神态黯然地闭上双目,缓缓地叹息着。

  “待到下一次苏醒,就真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了……”

  第连夜出差,请假一天

  《时间箭头》节选自《时间简史》

  我们在前几章中看到了,长期以来人们关于时间性质的观点是如何变化的。直到本世纪初,人们还相信绝对时间。也就是说,每一事件可由一个称为“时间“的数以唯一的方式来标记,所有好的钟在测量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上都是一致的。然而,对于任何正在运动的观察者光速总是一样的这一发现,导致了相对论;而在相对论中,人们必须抛弃存在一个唯一的绝对时间的观念。代之以每个观察者携带的钟所记录的他自己的时间测量不同观察者携带的钟不必要读数一样。这样,对于进行测量的观察者而言,时间变成一个更主观的概念。

  当人们试图统一引力和量子力学时,必须引入“虚“时间的概念。虚时间是不能和空间方向区分的。如果一个人能往北走,他就能转过头并朝南走;同样的,如果一个人能在虚时间里向前走,他应该能够转过来并往后走。这表明在虚时间里,往前和往后之间不可能有重要的差别。另一方面,当人们考察“实“时间时,正如众所周知的,在前进和后退方向存在有非常巨大的差别。这过去和将来之间的差别从何而来?为何我们记住过去而不是将来?

  科学定律并不区别过去和将来。更精确地讲,正如前面所解释的,科学定律在称作C、P和T的联合作用下不变。在所有正常情形下,制约物体行为的科学定律在CP联合对称下不变。换言之,对于其他行星上的居民,若他们是我们的镜像并且由反物质而不是物质构成,则生活会刚好是同样的。

  如果科学定律在CP联合对称以及CPT联合对称下都不变,它们也必须在单独的T 对称下不变。然而,在日常生活的实时间中,前进和后退的方向之间还是有一个大的差异。想像一杯水从桌子上滑落到地板上被打碎。如果你将其录像,你可以容易地辨别出它是向前进还是向后退。如果将其倒回来,你会看到碎片忽然集中到一起离开地板,并跳回到桌子上形成一个完整的杯子。你可断定录像是在倒放,因为这种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从未见过。如果这样的事发生,陶瓷业将无生意可做。

  为何我们从未看到碎杯子集合起来,离开地面并跳回到桌子上,通常的解释是这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所表述的在任何闭合系统中无序度或熵总是随时间而增加。换言之,它是穆菲定律的一种形式:事情总是趋向于越变越糟:桌面上一个完整的杯子是一个高度有序的状态,而地板上破碎的杯子是一个无序的状态。人们很容易从早先桌子上的杯子变成后来地面上的碎杯子,而不是相反。

  无序度或熵随着时间增加是一个所谓的时间箭头的例子。时间箭头将过去和将来区别开来,使时间有了方向。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时间箭头:第一个,是热力学时间箭头,即是在这个时间方向上无序度或熵增加;然后是心理学时间箭头,这就是我们感觉时间流逝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上我们可以记忆过去而不是未来;最后,是宇宙学时间箭头,在这个方向上宇宙在膨胀,而不是收缩。

  首先,我要讨论热力学时间箭头。总存在着比有序状态更多得多的无序状态的这一事实,是使热力学第二定律存在的原因。譬如,考虑一盒拼板玩具,存在一个并且只有一个使这些小纸片拼成一幅完整图画的排列。另一方面,存在巨大数量的排列,这时小纸片是无序的,不能拼成一幅画。

  假设一个系统从这少数的有序状态之中的一个出发。随着时间流逝,这个系统将按照科学定律演化,而且它的状态将改变。到后来,因为存在着更多的无序状态,它处于无序状态的可能性比处于有序状态的可能性更大。这样,如果一个系统服从一个高度有序的初始条件,无序度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假定拼板玩具盒的纸片从能排成一幅图画的有序组合开始,如果你摇动这盒子,这些纸片将会采用其他组合,这可能是一个不能形成一幅合适图画的无序的组合,就是因为存在如此之多得多的无序的组合。有一些纸片团仍可能形成部份图画,但是你越摇动盒子,这些团就越可能被分开,这些纸片将处于完全混乱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它们不能形成任何种类的图画。这样,如果纸片从一个高度有序的状态的初始条件出发,纸片的无序度将可能随时间而增加。

  然而,假定上帝决定不管宇宙从何状态开始,它都必须结束于一个高度有序的状态,则在早期这宇宙有可能处于无序的状态。这意味着无序度将随时间而减小。你将会看到破碎的杯子集合起来并跳回到桌子上。然而,任何观察杯子的人都生活在无序度随时间减小的宇宙中,我将论断这样的人会有一个倒溯的心理学时间箭头。这就是说,他们会记住将来的事件,而不是过去的事件。当杯子被打碎时,他们会记住它在桌子上的情形;但是当它是在桌子上时,他们不会记住它在地面上的情景。

  由于我们不知道大脑工作的细节,所以讨论人类的记忆是相当困难的。然而,我们确实知道计算机的记忆器是如何工作的。所以,我将讨论计算机的心理学时间箭头。我认为,假定计算机和人类有相同的箭头是合理的。如果不是这样,人们可能因为拥有一台记住明年价格的计算机而使股票交易所垮台。

  大体来说,计算机的记忆器是一个包含可存在于两种状态中的任一种状态的元件的设备,算盘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其最简单的形式是由许多铁条组成;每一根铁条上有一念珠,此念珠可呆在两个位置之中的一个。在计算机记忆器进行存储之前,其记忆器处于无序态,念珠等几率地处于两个可能的状态中。。在记忆器和所要记忆的系统相互作用后,根据系统的状态,它肯定处于这种或那种状态这样,记忆器就从无序态转变成有序态。然而,为了保证记忆器处于正确的状态,需要使用一定的能量。这能量以热的形式耗散了,从而增加了宇宙的无序度的量。人们可以证明,这个无序度增量总比记忆器本身有序度的增量大。这样,由计算机冷却风扇排出的热量表明计算机将一个项目记录在它的记忆器中时,宇宙的无序度的总量仍然增加。计算机记忆过去的时间方向和无序度增加的方向是一致的。

  所以,我们对时间方向的主观感觉或心理学时间箭头,是在我们头脑中由热力学时间箭头所决定的。正像一个计算机,我们必须在熵增加的顺序上将事物记住。这几乎使热力学定律变成为无聊的东西。无序度随时间的增加乃是因为我们是在无序度增加的方向上测量时间。拿这一点来打赌,准保你会赢。

  但是究竟为何必须存在热力学时间箭头?或换句话说,在我们称之为过去时间的一端,为何宇宙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为何它不在所有时间里处于完全无序的状态?毕竟这似乎更为可能。并且为何无序度增加的时间方向和宇宙膨胀的方向相同?

  在经典广义相对论中,因为所有已知的科学定律在大爆炸奇点处失效,人们不能预言宇宙是如何开始的。宇宙可以从一个非常光滑和有序的状态开始。这就会导致正如我们所观察到的、定义很好的热力学和宇宙学的时间箭头。但是,它可以同样合理地从一个非常波浪起伏的无序状态开始。在那种情况下,宇宙已经处于一种完全无序的状态,所以无序度不会随时间而增加。或者它保持常数,这时就没有定义很好的热力学时间箭头;或者它会减小,这时热力学时间箭头就会和宇宙学时间箭头相反向。任何这些可能性都不符合我们所观察到的情况。然而,正如我们看到的,经典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它自身的崩溃。当空间时间曲率变大,量子引力效应变得重要,并且经典理论不再能很好地描述宇宙时,人们必须用量子引力论去理解宇宙是如何开始的。

  宇宙刚开始时有一个指数或“暴涨“的时期,在这期间它的尺度增加了一个非常大的倍数。在膨胀时,密度起伏一开始一直很小,但是后来开始变大。在密度比平均值稍大的区域,额外质量的引力吸引使膨胀速度放慢。最终,这样的区域停止膨胀,并坍缩形成星系、恒星以及我们这样的人类。宇宙开始时处于一个光滑有序的状态,随时间演化成波浪起伏的无序的状态。这就解释了热力学时间箭头的存在。

  如果宇宙停止膨胀并开始收缩将会发生什么呢?热力学箭头会不会倒转过来,而无序度开始随时间减少呢?这为从膨胀相存活到收缩相的人们留下了五花八门的科学幻想的可能性。他们是否会看到杯子的碎片集合起来离开地板跳回到桌子上去?他们会不会记住明天的价格,并在股票市场上发财致富?由于宇宙至少要再等一百亿年之后才开始收缩,忧虑那时会发生什么似乎有点学究气。但是有一种更快的办法去查明将来会发生什么,即跳到黑洞里面去。恒星坍缩形成黑洞的过程和整个宇宙的坍缩的后期相当类似;这样,如果在宇宙的收缩相无序度减小,可以预料它在黑洞里面也会减小。所以,一个落到黑洞里去的航天员能在投赌金之前,也许能依靠记住轮赌盘上球儿的走向而赢钱。

  起初,我相信在宇宙坍缩时无序度会减小。这是因为,我认为宇宙再变小时,它必须回到光滑和有序的状态。这表明,收缩相仅仅是膨胀相的时间反演。处在收缩相的人们将以倒退的方式生活:他们在出生之前即已死去,并且随着宇宙收缩变得更年轻。

  这个观念是吸引人的,因为它表明在膨胀相和收缩相之间存在一个漂亮的对称。然而,人们不能置其他有关宇宙的观念于不顾,而只采用这个观念。问题在于:它是否由无边界条件所隐含或它是否与这个条件不相协调?正如我说过的,我起先以为无边界条件确实意味着无序度会在收缩相中减小。我之所以被误导,部分是由于与地球表面的类比引起的。如果人们将宇宙的开初对应于北极,那么宇宙的终结就应该类似于它的开端,正如南极之与北极相似。然而,北南二极对应于虚时间中的宇宙的开端和终结。在实时间里的开端和终结之间可有非常大的差异。我还被我作过的一项简单的宇宙模型的研究所误导,在此模型中坍缩相似乎是膨胀相的时间反演。然而,我的一位同事,宾夕凡尼亚州立大学的当·佩奇指出,无边界条件没有要求收缩相必须是膨胀相的时间反演。我的一个学生雷蒙·拉夫勒蒙进一步发现,在一个稍复杂的模型中,宇宙的坍缩和膨胀非常不同。我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无边界条件意味着事实上在收缩相时无序度继续增加。当宇宙开始收缩时或在黑洞中热力学和心理学时间箭头不会反向。

  当你发现自己犯了这样的错误后该如何办?有些人从不承认他们是错误的,而继续去找新的往往互相不协调的论据为自己辩解正如爱丁顿在反对黑洞理论时之所为。另外一些人首先宣称,从来没有真正支持过不正确的观点,如果他们支持了,也只是为了显示它是不协调的。在我看来,如果你在出版物中承认自己错了,那会好得多并少造成混乱。爱因斯坦即是一个好的榜样,他在企图建立一个静态的宇宙模型时引入了宇宙常数,他称此为一生中最大的错误。

  回头再说时间箭头,余下的问题是;为何我们观察到热力学和宇宙学箭头指向同一方向?或换言之,为何无序度增加的时间方向正是宇宙膨胀的时间方向?如果人们相信,按照无边界假设似乎所隐含的那样,宇宙先膨胀然后重新收缩,那么为何我们应在膨胀相中而不是在收缩相中,这就成为一个问题。

  人们可以在弱人择原理的基础上回答这个问题。收缩相的条件不适合于智慧人类的存在,而正是他们能够提出为何无序度增加的时间方向和宇宙膨胀的时间方向相同的问题。无边界假设预言的宇宙在早期阶段的暴涨意味着,宇宙必须以非常接近为避免坍缩所需要的临界速率膨胀,这样它在很长的时间内才不至坍缩。到那时候所有的恒星都会烧尽,而在其中的质子和中子可能会衰变成轻粒子和辐射。宇宙将处于几乎完全无序的状态,这时就不会有强的热力学时间箭头。由于宇宙已经处于几乎完全无序的状态,无序度不会增加很多。然而,对于智慧生命的行为来说,一个强的热力学箭头是必需的。为了生存下去,人类必须消耗能量的一种有序形式食物,并将其转化成能量的一种无序形式热量,所以智慧生命不能在宇宙的收缩相中存在。这就解释了,为何我们观察到热力学和宇宙学的时间箭头指向一致。并不是宇宙的膨胀导致无序度的增加,而是无边界条件引起无序度的增加,并且只有在膨胀相中才有适合智慧生命的条件。

  总之,科学定律并不能区分前进和后退的时间方向。然而,至少存在有三个时间箭头将过去和将来区分开来。它们是热力学箭头,这就是无序度增加的时间方向;心理学箭头,即是在这个时间方向上,我们能记住过去而不是将来;还有宇宙学箭头,也即宇宙膨胀而不是收缩的方向。我指出了心理学箭头本质上应和热力学箭头相同。宇宙的无边界假设预言了定义得很好的热力学时间箭头,因为宇宙必须从光滑、有序的状态开始。并且我们看到,热力学箭头和宇宙学箭头的一致,乃是由于智慧生命只能在膨胀相中存在。收缩相是不适合于它的存在的,因为那儿没有强的热力学时间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