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2 章(1 / 1)

首任军长 叶青松 2000 汉字|4 英文 字 2个月前

盗贴可耻,盗贴不厚道。请读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 奇 书 网 ,您的支持就是对作者的最大鼓励,多谢!}

{本章节选自《藏九地,动九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军征战纪实》一书,该书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可在网上购买到实体书!~~~谢谢您的喜欢!}

{ss.网站阅读,就是其他网站的盗贴。盗贴可耻,盗贴不厚道。请读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 奇 书 网 ,您的支持就是对作者的最大鼓励,多谢!}

------------

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师(12)

12

“大师,还有何指教?”皮定钧复坐下,问道。

“青风岭傍,有一个万人愁。为什么叫万人愁呢?说的就是它的主峰高不可攀。其实不然,老衲在这里生活了五十来年,知道一些路况。人们只知道去大别山,必径青风岭,却不知道还有一条道,就是万愁人的主峰天柱峰,主峰侧背有一条很不起眼的小道,可转出天地。道路尽管狭小,但能转到青风岭的背后,利用万人愁的高度,可击青风岭的对手哪!”

笠九大师一言道破天机。

皮定钧幡然醒悟。青风岭不同大牛山。它地势险要,是一道天然屏障,只要刘峙派兵把守,可谓“一人当道,万夫莫开”。硬拼,肯定是要吃亏的。

“感谢大师指点!来日再致谢!”皮定钧说罢,起身告辞。

笠九大师送至寺门外,告别道:“保重!”

果真不出所料,皮定钧策马到了山脚,只见青风岭中间一条惟一的石板道早已让刘峙派兵把守了,几挺重机枪架在那儿,肆无忌惮地封锁着石板道,国民党军士兵则得意忘形,高喊道:“你们插翅也别想飞过去!”

隐蔽运动到山下的“皮旅”1团,两次攻击都遭到密集的火力压制,死伤了不少人。

1团被压在青风岭下动弹不得。皮定钧命令1团不时起冲击,人数要少,不要做无谓的牺牲。同时命令2团向万人愁开进。3团和独立团原地待命。

途中,参谋长报告:“参谋苏静要生产了。”

“现在在什么地方?”皮定钧问。

“在路上。”

皮定钧立即关照卫生队,派个医生和几个士兵去,送往千笠寺,确实母子平安。

2团在团长钟生的指挥下,爬上了万人愁,在侧背的一个几丈高的峭壁傍,穿越一条丛林密如梳篦,根本无法插足的小道上。确实,如果是通天大路的话,还要千笠大师指点干什么呢!2团2营作为前卫营,战士们用绑带,将自己吊起来,攀过峭壁,然后用砍柴刀劈开小路。好多战士被树枝、荆棘、尖石割破了脸和手,滴着血。英勇的2团战士终于穿插到青风岭背后,出其不意的猛烈开火……

西斜的阳光,洒下一片金辉,山顶亮堂堂的,仰望过去,仿佛有一位仙人,若隐若现。皮定钧也看到了这一幕。一会工夫,胜利动人的画面出现了:

一路冲锋的队伍面前,几个机枪手平端机枪,迈着矫健的步伐,边冲边扫射;另一路的战士们同时甩出一排排手榴弹,随着巨响和升起的浓烟,喊着惊天动地的杀声,冲进敌群,展开了白刃格斗。1团也从正面的石板道直冲山顶。

皮定钧的双脚,踩在青风岭的脊梁,豪迈地问:“玉兰和苏静的孩子呢?抱来让我瞧瞧。”

真是两个可爱的小家伙,不愧为是在战火中诞生的,一点也不怕生,还朝皮定钧笑笑,将一双小手往嘴里送。皮定均问:“名字取了吗?”

玉兰和苏静异口同声地回答:“请旅长赐名!”

------------

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师(13/14)

13

皮定钧说:“玉兰生的哥哥叫做‘原原’,苏静生的弟弟叫‘突突’。”

“谢谢旅长!”玉兰和苏静高兴地感谢道。

“别谢!我们现在还未摆脱困境,愿‘原原’和‘突突’成为我们全旅官兵中原突围成功的见证人。”说完,皮定钧手一挥,跟部队一道,快通过了青风岭。

过了青风岭,很快就要出大别山了。这时,国民党军第48军接到刘峙的命令说,“皮匪已过青风岭,午夜前到达磨子潭,做好拦阻和歼灭皮匪的战斗准备”。国民党军第48军是个豆腐部队,他们接到命令后,慢慢吞吞地向磨子潭前进。

兵贵神啊!

“皮旅”一刻也没有停,在当天夜里先国民党军第48军到达磨子潭。进到界河边,有的战士开始徒步涉水,有的战士找来船只划过去,部队过去一半多了,国民党军第48军才赶到磨子潭。因为弄不清虚实,1团和2团部分官兵一开枪,国民党军第48军就缩了头,退了回去。

就这样,“皮旅”一个旅在国民党军一个军的眼皮底下过了磨子潭。

国民党军第48军军长张光玮很没有面子地给刘峙报告:“皮匪不止一个旅的兵力,阻击不住,现已通过磨子潭。”

刘峙接到报告,气不打一处出,似乎七孔都在出气,中原主力部队就这样溜了?连一个小小的“皮匪”就没捉拿住,我刘峙干什么吃的,还能干什么吃呢?他越想越不是个事儿,右手将桌上的茶杯横手一扫,叮叮当当地一阵乱响,玻璃碎了一地。“副官,副官,给我进来!”

刘峙气得让副官下达他的命令:调3个正规师和1o个保安团,在淮南铁路,**公路,津浦铁路布置3道防线,堵截“皮匪”于皖中平原。

14

时间如流水。“皮旅”从白雀园突围开始,一路披荆斩棘,终于通过了大别山,不觉2o多天时间过去了。解放区里的人们对“皮旅”的消息,查无信讯,于是,对这支部队开始不抱什么希望了。

是啊,中原军区突围前,“皮旅”就是作为“丢卒保车”的棋子来使用的。现在中原军区主力全部突围成功了,“皮旅”的历史使命已完成。如果革命成功了,“皮旅”会被记入史册的。

然而,令解放区人们没有想到的是,一张7月13日国民党报纸上,透露消息:皮匪越过大别山,向淮南铁路、合六公路、津浦铁路逃窜,望沿途军民合力共捉皮匪……

这条消息明白无误地告诉解放区的人们,皮定钧率部向华中军区方向而来。华中军区领导人邓子恢、滕代远交代部队,做好沿途地下工作,迎接“皮旅”。

此时的皮定钧也知道,要过淮南铁路、合六公路、津浦铁路,已非过大别山那样,硬碰硬所能敌。在国统区的心脏地域挺进,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要想顺利通过国统区,弄清敌情十分重要。夜半不能寐,梦寐求良计。皮定钧突然而披衣,召集大家研究妙招“化装侦察”的可行性。

大家都为“化装侦察”这招妙招,拍手叫好。天亮,化装成“国民党军”的侦察队和部队出了。

------------

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师(15)

15

侦察队必须越部队一天的路程。这个难度很大。但是,他们却额外地“享受”了国民党军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