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1 章(1 / 1)

第一战场分析师! 退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明之后,却突然好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难从来都没有关系,他们唯一害怕的只是无路可走。

季班吁出一口气,笑道:“今天的解说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乘风,这两天分析她的资料,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也辛苦所有的同学,我能从你们身上看到青年人的志气与蓬勃。我相信,不久之后,我就能看见由你们创造出的手操机甲的光辉。”

“我们不幸立于时代的低谷,但我坚信你们就是那簇向上的焰火。不要止步!”

“远征军见。晚安。”

尾音落下,解说视频走到了尽头。

观众们仔仔细细地看完了,关掉网页之后,陷入无尽的空虚。

这情绪难以形容,众人缓了缓神,最后叹出一口气。

虽然平时乘风直播开得很少,与他们的互动也不算紧密,但在今天之后,总有一种本届资格赛已经提前结束的遗憾。

更多的网友则是郁闷,乘风的征程都已经结束了,他们才知道乘风原来有这么厉害。

“三夭这把解说视频放得真及时。我裤子都穿好了。”

“难怪三夭敢做这么大手笔的宣传,原来是乘风给的底气。”

“151胜,兄弟们,我想想还是觉得这是梦一样的数字。我没有办法接受。”

“季班算是作保了吧?这一届乘风多半能进决赛了,只要表现不拉胯。”

“我承认了吧,乘风可以是那簇向上焰火的外焰,温度最高跑得最快。但小小的火星是会熄灭的,我也要做外焰!”

“原来手操机甲真的可以那么强!”

“151胜……对不起,学长真的太意难平了。下一个破纪录的人不知道要等到哪个年代,而你今天的成就里有我的失败。【痛哭】”

众人惆怅了阵,想起还有一段来自乘风的收官视频,犹犹豫豫地不知道该不该看。

他们猜以乘风那样张狂的性格和嚣张的打法,不定会在采访里无意地说出几句会伤害他们的话。

强者对弱者的语言伤害是极为沉重且锋利的,前浪们怕自己承受不住。

踌躇许久,最后还是自虐地点开。

采访(……破案了...)

##119-资格赛16

沈澹守在光脑前面, 等着看自己这位破记录的室友会发表什么样感言。

她觉得可以学习一下,指不定梦里能用上。

视频的开头,没有任何过渡跟导语, 直接就是记者对乘风的发问。

很有三夭风格。

采访时间是4月30日。

记者问:“可以看一下你日常训练的行程安排吗?”

乘风从光脑里给他调出很早之前做好的表格。

“我看见这里面其实有不少机动时间。”记者问,“所以你平时还有什么日常娱乐吗?”

“一般没有。偶尔会打打游戏, 看看新闻。”乘风抬头挺胸, 义正辞严地道, “我已经脱离低级趣味了。”

她说着点了点头。

记者也“嗯”了一声。

镜头调转。

采访的休息时间,宿舍前的空场地。

乘风笑嘻嘻地指挥着刚装好飞行系统的小猫头鹰给众人表演。

“往左、往右。”

小猫头鹰半阖着眼睛在空中旋转。

乘风:“升高一米!”

小猫头鹰努力地往上飞。

“漂亮!”乘风抬起手道,“击掌!”

鹰鹰冲上前, 抬起翅膀朝乘风的手拍了下去。

乘风没控制好力度,一下将自己的朋友呼飞出去,惊得她抽了口冷气。

小猫头鹰坚强地站了起来,飞回到原地, 乘风竖起拇指,给了个赞赏的表情, 并回头冲记者挑了挑眉, 得意地问:“怎么样?”

记者:“……”

能指挥一台智能机器人,就可以获得这样的快乐吗?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一只真鹰。

画面切回到正经采访。

右上角的录制时间变成了5月2日。

记者问:“你认为自己能保持这么高的胜率, 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呢?”

“因为我热爱劳动。”乘风抬起头道:“劳动使我快乐。劳动使我成长。劳动, 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劳动, 是野蛮我精神的必经之路。”

那平铺直叙的语气,再配上她毫无焦距的眼神,整段话充满了某种令人迷惑的灵魂。

记者沉默了, 画面像停止一样持续了七八秒。

弹幕中刷过一成排的“……”。

“乘风怎么回事?还真是机器人?”

“忽然间就信了某种传闻, 我就说人类不可能这么强,只有机器人才能拯救手操世界。”

“不对劲, 我怀疑她被魂穿了。”

镜头忽然一转,对准了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

溪岸边的野草葱郁,水面的虚影中生长着一丛丛杂乱的草叶。太阳在阴凉处的溪流里拉出一条光带,明亮处恰好飘着一片不知名树木的叶子,慢慢悠悠地荡着,带着浓郁的春日的气息。

镜头拉远,拍到了沿着小径整齐前行的军校生队伍。

春末的风声里,画面再次缩小,镜头从茫茫人群中找到本次拍摄的目标——肩上扛着锄头,灵活地往崎岖山路上奔跑的乘风。

单从她的脚步就可以看出她此时的愉悦。

午后温度升了起来。

乘风两腿分立,握着锄头在一片缠绕着杂草的荒地上大力开垦。姿势比别的学生都要标准,干劲也比别的学生要更饱满。教官坐在田埂边上吹着口哨,宣布道:“自己班里的地开不完今天都不准回去!这么轻松的户外劳动都搞不定,你们还有什么能行?”

太阳逐渐西沉。

乘风大汗淋漓,杵着锄头停住了,皱着眉头望向前方的土地。

后期人员十分贴心地标注出乘风独自开出的荒地,以及别的学生负责翻新的土地。

……以及还剩下三分之一的庞大任务量。

临近傍晚,一片橙红的光色中,隔壁传感专业的单兵陆续扛着家伙返校。从乘风等人身边走过时,发出几声嘲笑。

手操专业高年级的学生,也慢一步完成工作,勾肩搭背地回去了。

只有大一的几个班级,学生三三两两坐了满地,已然不想奋斗。

乘风蹲在地上刨小石头。教官手里端着盒饭,站在田中央,一面吃得香甜,一面试图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鼓舞这帮不事生产且不知反省的小同志。

浑厚低沉的男性嗓音在山林的晚风里不住回荡,带着激昂的情绪和一点点无法掩饰的幸灾乐祸:

“劳动,使人快乐!劳动,使人成长!我们要热爱劳动……”

……破案了!

你们联大的教官搞精神教育真的是太强大了!!

三夭之前放出的那段纪录片是比较正向的,剪辑出来的都是一众学生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画面。

此时看到幕后真正的心酸,网友们忍不住为乘风感到一丝同情。

他们要高呼一句:干得漂亮!

画面转了回来,接着先前的采访。

背景中响起联大下课的闹铃,生活区的街道上多出了不少行人,导致视频里的杂音也多了起来。

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