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5 章(1 / 1)

重生年代福妻满满 自由向上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们还种白菜?”

“李村长,自留地的白菜都够用了。今年咱们这么多的鸡,玉米和大豆的用量太大了。还是种粮食吧,咱们也不能去买吧?”

“也是,那明天就开始人工去种地。拖拉机是进不去。

还有王树林他们也会带人去跟着一起提拖拉机的。我想着让云强和九尚还有双江他们三个去。

这三个人都是省心的,带着这么多的钱。我也是不放心。”

“那就多去两个人,让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带钱,这样安全多了。”

“多去两个人也行的,但是现在工作这么忙,我怕耽误事。”

李云贵说的也有道理,确实,现在省里什么都要。

“也不差这两个人。还是多去两个人吧。”

“行吧。我也怕他们一个人开回来太累了。

这还幸亏那边可以卖给咱们柴油,要不然加油都是问题。”

“这下咱们得库房建不建都可以了,有农药厂吗几个车间,咱们就省心了。”

魏开云脸上带着笑,“李村长,你要想清楚了。如果上面要求就在咱们村继续生产,你要怎么办?”

李云贵被问的愣住了。不过小魏说的也有可能。

“那就是咱们把利润分出去了。”他小声的嘟囔。

“那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不同意,这房子我还有用呢。”

魏开云知道李云贵在说的是气话,不过确实不能让厂子留在这里。

“李村长,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愿意管理农药厂吗?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安排年轻人来干这活吗?”

李云贵吃惊的看着魏开云,好像明白了他的意思。

“那要怎么办?”

“就按照你说的就可以了,就是可以当粮仓。还有你一定要表现出来心疼舍不得的表情给领导看。”

“不用表现,我本来就心疼舍不得。”

魏开云和老杨都笑了。

“李村长,你私下跟大家伙说,年轻人最好不去农药厂工作。”

“明白了。”

“小魏,你说咱们这样能行吗?”

“怎么不行,咱们本来就是勾兑。就直接的明说咱们没有技术含量,还是上面能笼络人才来撑起农药厂。”

“明白了。”

温振宗一边写,一边分心的听着三人的谈话,对于魏开云那是真心的佩服了。

他们八个在夜里说过农药厂的事,金建文两口子曾经说过,这片净土用不了二十年就不会存在了。

这魏开云难得明白人。他也知道危害,不想成为这里罪人。

李云贵现在知道了真正的原因后,也没有那么心疼了。

“小魏。咱们以后还能有什么让大家伙挣钱的路子?”

“种地,养殖不就是咱们农民的职责吗?”

李云贵也不再问了。以前没有这两样的时候,他们不是一样生活,就当从来没有过。

“李村长,其实咱们种地一样可以让大家伙挣钱的,放心吧。”老杨安慰李云贵。看着他挺可怜的。

听了老杨的话,李云贵心里踏实了一些。是啊,种地也是可以赚钱的。现在村里的日子已经好了很多了。

1040想通

温正宗已经洋洋洒洒的写了两张纸了。他觉得又找到了感觉了。

写完以后,自己看了一遍,然后交给李云贵。

李云贵都没有看,直接的递给了魏开云。

“小魏你来看吧。”

魏开云被李云贵的动作逗笑了。不过还是接过来,认真的看。

“温同志,总体来说你写的非常的不错,不过我要去掉一些,因为李村长说不出那样的话。”

温振宗明白了魏开云的话。“当然,魏同志你看着改改。”自己这也是得到了认同了吧?

魏开云拿过笔勾画了一些,然后交给李云贵。

“我就这里抄吧,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咱们商量一下。”

半个小时后,李云贵抄完了,然后把兜里的用电申请递给了魏开云。

“小魏你看看这个。”

魏开云看完以后点头,“这个没有问题。

这是要给供电局的领导看的,上面的领导一般不会有意见的。”

李云贵又抄了一遍,然后都递给了魏开云,“你拿着,后天咱们走的时候,你带着。”

“李村长,你这是眼不见心不烦?”老杨调侃李云贵。

“就是这样。好了,既然这件事解决了。我就先回去了,以后我就盯着养鸡场了。”

“李村长,没有那么快的,咱们怎么也能再赚今年的钱的,不要这么沮丧。”

“那我也不去了。我怕我舍不得。”说完扭头走了。

温正宗也站起来“两位,我也回去干活了。”

两人送温正宗出来。看着他们都离开了。这才回到书房。

“小魏,你这是挖李云贵的肉啊。”

“其实我一开始就准备把这两样送出去的,李云贵受不住的。

再说了,这化学用品对人的危害太大了,我可不想以后成为李家村的罪人。”

老杨了然的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

李云贵没有回家,直接去找李存山了,明天要组织大家伙种地。

魏开云说的对,村里这么的多的鸡,用玉米和大豆的量太大了,也不能真的去买吧?那可是让人家看笑话了。

李存山听了李云贵的话,也同意明天去种地。

“咱们人工种大豆吧,玉米还是等着拖拉机种。”

“也行,如果这两天去提拖拉机,我就让九尚留下。”

等到晚上,村里没有去工作的人,都得到了通知,明天开始种大豆。

六个知青简直痛不欲生了。还以为能多待几天呢,这明天又要上工了。

徐春山看着几个人都蔫了,只好开口安慰“已经不错了,这李家村全部都是机械化,咱们已经算是这帮知青里最幸运的了,别这样,如果表现的太差了,到时候惹恼了李村长,咱们就得不偿失了。”

几个人心里都明白了,可是现在真的是腰酸背痛的。

不过徐春山的话他们也都听进去了。

他们不知别的村的情况,但是听说他们小麦还没有割完,还要脱麦粒,还要交公粮。还要种地。

这一连串的工作,就是想着,都觉得腰更疼了。

现在李家村就还有一百亩的大豆没有种了。

第二天,全员出动,身体好的在前面用大镐刨坑,后面有经验的妇女点钟。不过因为地太湿了,李存山喊停了,这样不行。虽然现在湿润,但是盖上的土会成为坷垃,苗就不容易出了。

这样大家伙又都回去了。今天是干不了了。

四个女知青高兴坏了,今天又可以休息一天了。

他们可以待着,李存山也没有给他们分配活计,但是村里的社员没有闲着的,自留地,院子里都该除草,种菜了。

徐春山听了几个妇女闲聊,突然想起来,他们几个也应该种菜,要不然以后吃什么?

可是他们没有菜种,只好去找李存山了。

“去我家拿,这样不错,想着种菜,要不到了冬天,你们就只能每天吃咸菜了。”

因为没有国家的补贴,那就是相当于少了很多的钱,以后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