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6 章(1 / 1)

重生年代福妻满满 自由向上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有人去找你。咱们村的菜都分到个人手里了。大队没有。我给你找户人家。”

“谢谢大队长了。”

等到就剩下李云贵他们两个人后,讨论起这个新来的知青。

“看着还不错。”

“嗯,是明白人,这样省心。”

“可不是咋的?”

杨秀琴推着二百斤的粮食到了知青点。

沈友军他们几个男同志赶忙的过来帮忙。

“这小麦得磨成白面吧?我下午推着去乡里磨吧,那样好吃,还不糟蹋东西。”

“行吧,磨面回来的麸皮还可以和大队换粮食。也可以卖给大队。”

“还有这样好事?”

“养鸡场,养猪场都需要。”

“是不是咱们可以买鸡蛋?”

“呵呵,不但鸡蛋可以买,还可以买大公鸡呢?但是你想多买,想天天买就不一定行。”

杨秀琴笑了,这是多好的条件啊,“以后买猪肉也是可以的吧?”

“这个还不知道,我听说现在小猪仔已经都一百多斤了,长的特别的快。

大家都说等到春种的时候一定跟村长申请,杀猪吃肉。

不过杨知青你也挺好的。咱们村过两天就杀猪了。”

杨秀琴笑着点头“有往外卖的吗?”

几人都摇头,他们也不知道。

“杨知青。你的粮食多了。”

“我知道,就是能够买小麦,高兴的。所以就买多了。没有关系的。多点就多点,我吃的多。”

小事情上杨秀琴从来不会斤斤计较的。而且她心里舒服,这帮人并没有装不知道。

“也没有看出来你吃的多。”没有傻子,明白这是人家大气。

正在这时候,外面传来了叫声。

沈友军赶忙的迎出去,“婶子。”

“沈知青,大队长告诉我,新来的知青要买菜。我过来问问。”

杨秀琴听到了这话,立马笑呵呵的出来。

“婶子,是我想要买白菜。”

“行,这位知青,你要多少,推着车跟我去我家。”

“婶子,我叫杨秀琴。我想要一百斤白菜。还有萝卜,大葱也都给我来点。”

这是今年刘家村分给他们知青的菜的数量。就按照这个应该不会差。还有昨天晚上是用酸菜做的疙瘩汤,自己来的晚,吃的大家伙的酸菜,所以在其他菜上自己可是不会小气。

并不是露富,也没有显摆的意思,就是第一印象就让人家感觉你贪便宜,这样可是不行。

这次沈友军背着筐跟着一起了,毕竟听说杨知青还要萝卜和大葱。

杨秀琴看到人家的白菜和萝卜保存的都特别的好,“婶子,这萝卜看着和刚刚拔出来的一样。”

“家家都有地窖。等到过一阵又该去县里,市里送菜了。

杨知青,我可是没有跟你多要钱,这个价格是去年送去市里的价格。”

“谢谢婶子,一看你就是爽快的人。”

“哈哈,杨知青也是痛快人。”

因为两人谈得来,最后人家还送了杨秀琴一大块生姜。

两人推着车,“杨知青可以啊,这么快就和村里人处好关系了。”

“呵呵,那是大家伙和善。”

“你还真的说对了。李家村的村民确实不错。你也应该听说了,今年出了闫淑萍的事,我们几个都挺害怕的。怕我们会被孤立,排挤,但是并没有。虽然也有人对我们不搭理,但是并没有恶意的谩骂和攻击。”

杨秀琴点头,她听说了,而且比他们知道的多。

闫淑萍干出那样的事可是被所有人都厌恶的,就相当于养了一匹狼,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反咬你一口。

所以没有一个村子要她,那也不可能就让她这样待着,所以直接被送西北的建设兵团了。

一个女同志有着那样的档案,不说这一辈子都毁了,也差不多了。

“我还真是幸运,能够来到这里。”杨秀琴绝对不会说其他的,她不是八卦的人,有些话自己绝对不会从自己嘴里说出去的。

“杨同志,至于去乡里磨面,还是我去吧,现在也没有事,怎么好意思让一个女同志去干力气活?”

“谢谢沈知青了。还是我去吧,我去乡里供销社看看,出去这一趟就不出去了。”

杨秀琴是真的不好意思,她已经看了这里所有的知青都是那种布棉鞋,雪太大,不用说一个来回,就是到了乡里,棉鞋就会被灌上雪。自己的这双棉鞋可是花了大钱定做的。在冬天穿着非常的舒服。不会冻脚的。

“那我就跟你一起吧。也可以跟你换换手。”

两人到了知青点,这白菜萝卜是直接的放进屋里的。

其实杨秀琴想说现在闲着也是闲着,他们也可以挖地窖,但是这话不能说,你自己愿意干,是不是别人也愿意干活?

再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离开了。这也不是长久待的地方。

沈友军叹了一口气。要是有地窖就好了,到时候就有新鲜的菜吃了,酸菜他是真的吃够了。

酸菜缸也是在住的屋子里,要不然一定会冻上。那味道太难闻了。

第1329章 1329挖地窖

沈友军张了张嘴,最后苦笑一下,还是没有说。

不过侯文慧可是不在乎这些“要不咱们和李村长说说,咱们也挖个地窖?也不用太大了,起码咱们分的菜,红薯,倭瓜有地方放。”

其余的几个知青都点头,其实都有这个想法,只不过是谁都不好意思说出来罢了。

“那我现在去问李村长,还要从公家借工具。”

杨秀琴对于侯文慧非常的喜欢。这样的姑娘好,没有那么多的顾及,以后可以是朋友。

李云贵听了沈友军的话,笑着点头,他曾经想过,但是也是没有说,现在人家主动绝对是好事。

“你去找大队长支工具吧。”

中午饭是杨秀琴做的,也就是一般,但是人家干净利索。还主动,这样其他人对她更加的认同了。

“文慧,我下午去乡里磨面,咱们也细面,你们要不要去?这咱们要地窖,以后也不一定有时间出去了。”

几个女同志都点头,这次一起出去一趟。就踏踏实实的待着了。

“你们几个去吗?”侯文慧问男知青。

“我们也去一趟吧,明天咱们就开始挖地窖。”

吃完中午饭,还是沈友军去和李云贵说了一声。十多人一起出发了。

“秀琴,你的棉鞋太好了。”

“可不是,花了二十块钱。不过真的值,不湿,还暖和。”

“二十啊,太贵了。”

“是挺贵的。不过我可是不想脚冻了。”

侯文慧也点头,“你是在哪里买的?”

“刘家村有个老太太做的,其实咱们就是没有东西。这就是皮子,有的话自己就可以做。”

“咳,有皮子的人家不在。”侯文慧可是听说了魏家总是上山打猎的。

“今年不行还有明年呢。”

“也是啊。我听说姜老师他们明年开春就回来。到时候找他们,咱们多买点皮子,一人一双,就让郭淑玲做了。”

“嗯,我看看王知青的鞋怎么做的,我应该会做。”

男知青换着班的推车。到了乡里,郭淑玲主动的留在磨坊里看着,她不舍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