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5 章(1 / 1)

簪头凤 寻找失落的爱情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常闲话, 分外惬意自在。到了正午, 姐弟三个都来了, 还有李景,也特意回来陪岳父一同用膳。

陆临心怀大慰。

问得再多, 也不及亲眼目睹。

李景做了天子,对陆明玉的态度分毫未变,还是像以前一样。一会儿为陆明玉夹菜, 一会儿拿帕子为幼子擦嘴角,夫妻两个不时对视一笑, 举手投足间都是默契。

……

三日后,陆临上了一道令众臣震惊的奏折。

荥阳军打了一年多的仗, 平定燕楚叛乱,立下大功。也死伤了不少。按着惯例, 战后应该重新招募新兵,补充兵力。

陆临这道奏折,却正好相反。是要将年过四旬的老兵放还归乡。

在军中,一个饱经阵仗的老兵,能抵得上三个新兵。就连濮阳侯,也被惊得双目圆睁,看陆临的眼光和看傻子差不多。

赵家军派出的那两万士兵, 大半都是新兵。真正的精兵,都被留下了。所以,他舍出那两万士兵,虽然心痛, 也不至于伤筋动骨。日后想扩充兵力,招募新兵进来,以老兵带新兵便可。

荥阳王也太实在了,竟要将老兵都散了,这是要自斩一臂啊!

坐在龙椅上的李景,也被岳父的举动惊住了。

之前翁婿两个闲话,岳父可是半个字都没提啊!怎么忽然就上奏折了?

李景心情纷乱,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陆临早已下定决心,此时神色平静,侃侃而谈:“先帝打了十几年的仗,平定大魏疆土。如今燕楚叛乱已平,四海平静。军中无需这么多兵力。”

“臣想将老兵放还归乡,也是体恤他们连年打仗。如今年岁大了,也该让他们回乡,娶妻生子,过些安生日子。”

“遣返老兵,得耗费一大笔安置银子。此事,就得由高尚书和杨尚书多多费心了。”

户部高尚书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立刻道:“荥阳王言重了。这是臣分内之事,不敢言辛苦。”

大魏国库里的银子,至少一半都用来养兵。

站在户部的立场,真是恨不得兵越少越好。

不过,也不能一味减弱兵力。没有强悍的军队和武力,一旦生出叛乱,就是灭国之祸。要如何权衡,那就是天子的事了。

乔阁老斟酌一回,张口道:“老臣以为,荥阳王所言颇有道理。请皇上应了荥阳王所请,下旨令老兵归乡。”

说着,看了濮阳侯一眼。

濮阳侯:“……”

看他做什么。他才没那么傻!

再说了,他已经舍出两万赵家军,留在燕楚做了驻军。还想割他的肉不成!

濮阳侯心里哼了一声,权当没看见乔阁老那意味深长的注目。

罗尚书素来和乔阁老站同一阵营,乔阁老张了口,罗尚书自不能落下,立刻拱手启奏:“臣附议,请皇上下旨。”

龙椅上的天子,注视着岳父,目光复杂,沉默了许久才道:“荥阳王的奏折,朕准了!”

众文臣心里松口气。

陆临也在心里暗赞一声。

亲情是一回事,皇权是另一回事。为了稳固皇权,必要的时候得狠下心肠,做出正确的决定。

能看透这一点,李景才算一个合格的帝王。

番外之翁婿(三)

什么?

爹要放老兵还乡?

陆明玉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一惊,猛地站起身来:“绮云,这是谁送来的消息?”

绮云低声答道:“这是小圆公公打发内侍送来的消息。散朝后,皇上宣召荥阳王去了福宁殿说话。皇上怕娘娘知道消息误会,所以特意令人送信过来。”

此事来的实在突然。

陆明玉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感受。仿佛有一团无形的东西堵在嗓子眼里,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

绮云见主子面色不对,有些忧虑,低声劝慰道:“娘娘先放宽心。以王爷的脾气,不会无缘无故上这么一道奏折,定然是早有思虑打算。”

是啊!

陆明玉缓缓吐出一口闷气,慢慢坐了回去:“爹一直没告诉我他有这个打算。”

绮云随在陆明玉身边,见识了不少大事,眼界也非寻常宫人可比:“赵家军从六万变成四万,御林军兵力不足,现在不过将将三万。孟家军的残兵败将,有的被发回原籍,有的被充入驻军。如果荥阳军还有十万,兵强马壮,确实不太合适。”

这不是陆临忠不忠心的问题。

女儿做着皇后,外孙是太子,陆家兵力再这般强盛,就会形成君弱臣强的局面。于皇权十分不利。

李景是陆家的女婿,更是大魏帝王。身为一朝天子,必须要学会制衡之道。

陆临主动上奏折,主动削减兵力,也免了日后的种种隐忧和隔阂。

这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陆明玉自然能想得通。心里的气闷散了,取而代之的是酸涩的感动。

爹这么做,都是为了她。

“绮云,”陆明玉有些哽咽:“我真不是个孝顺女儿。这些年,我爹为我操碎了心。我能孝敬亲爹的,却是少之又少。”

绮云却道:“能为自己的孩子操心尽力,也是件幸福的事。以奴婢看来,王爷挺乐意挺高兴的。”

陆明玉心绪翻涌,久久难以平静。

……

咏梅宫里的乔太后,在一个时辰后得了消息。

慧安公主正陪着乔太后闲话,一个宫人走了进来,在乔太后耳边低语数句。乔太后惊得倒抽一口凉气。

慧安公主听不真切,见乔太后这般震惊,忙问道:“母后, 出什么事了?”

乔太后沉默片刻, 低声将荥阳王上奏折一事告诉慧安公主。

慧安公主也被惊住了, 脱口而出道:“荥阳王该不是想以退为进吧!”

乔太后回过神来,瞪口无遮拦的慧安公主一眼:“乱嚼舌头!荥阳王对朝廷一片赤诚忠心,主动奏请放还老兵, 皇上已经准了荥阳王所请。”

这等大事,怎么会作假。

慧安公主自知失言, 讪讪道:“我就随口那么一说, 没有别的意思。”

乔太后板起脸孔:“亏得是在哀家面前, 要是在皇后面前这么说,保准你要碰个鼻青脸肿。”

慧安公主闭上嘴, 不吭声了。

乔太后想了想,由衷地叹道:“阿景真是娶了个好媳妇,有一个好岳父啊!”

荥阳王主动上奏折, 全了天子和朝廷的体面, 也显出了一片忠心。这样的好岳父, 举世无双, 再找不出第二个了。

慧安公主也是一脸艳羡:“有这样的亲爹,皇后真是有福气。”

反观自己, 虽然是公主,可她的亲爹……算了,不提也罢。

乔太后很快站起身来:“哀家要去一趟椒房殿。”慧安公主忙跟着起身:“我也陪母后一起去。”

乔太后嫌弃地看了女儿一眼:“你一张嘴, 不定说出什么讨嫌的话来。哀家一个人去就是。”

慧安公主:“……”

乔太后独自去了椒房殿。

此时,陆明玉的心情已经平静了许多。

见乔太后特意赶来, 陆明玉心中涌起暖意:“母后有事,打发人送个口信来, 儿媳去咏梅宫便是。怎么还特意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