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6 章(1 / 1)

簪头凤 寻找失落的爱情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题:“母妃近来胃口如何?伤养得如何了?”

“胃口不佳,也不至于饿死。”孟妃随口道:“外伤也养得差不多了。不过,身体还是虚得紧,太医让继续养着。”

大皇子不敢提荥阳军大胜而归的事,也不能说李景在邳州大放光彩之类,只能陪着孟妃说些不痛不痒的闲话。

孟妃没有闲话的兴致,寥寥几句,便以疲乏为由,打发走了大皇子。

大皇子离去后,孟妃在镜子前坐了许久。

镜中的女子,年近四旬了。保养得再好,眼角也有了细纹。满面的苍白病容,看着就如即将残败的花,风雨一来,便要凋零。

孟妃心中凄苦,伸手将梳妆镜前所有的东西都挥落到了地上。然后怒道:“来人,将这铜镜搬走,屋子里所有的镜子都拿走!”

……

孟妃在延禧宫里折腾,乔皇后自然有所耳闻,心中别提多畅快了。

孟姣姣,你也有今日!

乔皇后心情一好,对王美人愈发照拂。将宫中颜色鲜亮的上好锦缎赏了几十匹给王美人,笑着说道:“你这般年轻,正是颜色最好的时候,多穿些鲜亮的颜色,更活泼娇艳。”

王美人瞬间就懂了。

这些鲜亮的颜色,定然是孟妃喜欢的。她要模仿孟妃,穿着自然要一样。

王美人忙起身,恭声谢恩:“多谢皇后娘娘厚赏。臣妾感激不尽。”

乔皇后温声笑道:“总这般谢来谢去,你说着不累,本宫听着都累了。坐下说话吧!”

王美人却很守规矩,再次行了礼,才坐了下来。

乔皇后笑着说道:“皇上忙于政事,进了后宫,就是要解乏休息。你用心伺候皇上,令皇上展颜,便是大功一件。”

王美人微微红着脸应是:“臣妾一定不负娘娘提携,定会好好伺候皇上。”

乔皇后又道:“你进宫几年,没见过家人。等过一段时日,本宫宣你的家人进宫,让你见上一见。”

王美人既惊又喜,不敢置信地抬起俏脸:“皇后娘娘说的是真的?”

乔皇后心情颇佳,也有了说笑的兴致:“在这后宫里,本宫说的话,还是管用的。”

王美人激动地起身跪下,给乔皇后磕了三个头:“多谢皇后娘娘!”

是人就有弱点。

孟妃的弱点是恃宠生娇,太过骄傲。

王美人的弱点是家人。

乔皇后笑着起身,亲自扶起了王美人:“些许小事,哪里值当行这么大的礼。记住,你现在不是罪臣之女,也不是做洒扫粗活的宫人,你是得了天子青睐的王美人。”

王美人目中闪过坚定:“是,娘娘说的话,臣妾都明白。”

……

簪头凤

第二百七十二章 归京

转眼间,五日即过。

这一日,晴空万里。

城门外十里处,大胜而归的荥阳军整整齐齐地骑着骏马,军旗随风招展。穿着盔甲的荥阳王陆临,威风赫赫。

同样一身盔甲的太子李景,被洗去了所有青涩,多了凛然的威压气度。

一众朝臣在几位皇子的带领下,拱手相迎:“恭迎太子殿下率大军获胜归来!”

“恭迎太子殿下!恭迎荥阳王!”

李景没有下马,笑着对众人说道:“我身着盔甲,不便下马,请诸位起身。”

荥阳王也未下马。大胜归来的将军,无需卸甲下马。这也是从先朝延续至今的惯例了。

接下来,众人还要领兵进城门,让京城百姓一窥荥阳军的威风。

大皇子起身后,看着骏马上威风凛然的太子殿下,心里如油煎火烤一般的嫉恨滋味,也只有自己清楚了。

李昊的目光,也掠过李景,很快移开。

倒是四皇子,啧啧了一声:“二哥此次去邳州,打了个大胜仗,这气度都和往日不同了。”

李景淡淡一笑:“四弟这可就夸错了。打了大胜仗的,是荥阳军。立下战功的人,是荥阳王。我从头至尾,都没插手过军务和打仗。只做了抚民的差事。”

陆临笑着拱手:“殿下太过自谦了。若不是殿下坐镇,臣如何能安心领兵打仗。”

濮阳侯故作嫉妒地说道:“翁婿一心,哪有打不赢的仗。可恨我没抢过荥阳王,以后再有这等立军功的机会,荥阳王可得让一让我。”

众人发出善意的笑声。

大皇子定定心神,拿出长兄应有的胸襟和气度来:“时候不早了,快些进城门吧!父皇还在金銮殿里翘首企盼。”

李景笑着应下,挥挥手,率先骑马进城。

陆临微微一笑,骑着骏马跟了上去。

六万荥阳军当然不能都进城,昨夜已经回了军营安置。今日只留了三千精兵,加上荥阳军中的大小武将。

一个个将盔甲擦得雪亮,骑着骏马进城门,在沿途百姓的欢呼声中挺直了腰杆。

大魏建朝几年,就没断过打仗。百姓们早习惯了朝廷打胜仗。每逢这等时候,出来凑热闹的百姓如山如海。

这等出头露脸的事,郑重也最是喜欢,骑着骏马左顾右盼。偶尔还冲大姑娘小媳妇咧嘴笑一笑。

身边的陆非笑着调侃:“姐夫可得收敛些,不然,回去之后,大姐问起来,我可不能担保守口如瓶。”

郑重忙拱手求饶:“舅兄口下留情。”

陆非哈哈一笑。

他们两个也是自小一起长大,在军营里摸爬滚打,情谊深厚。郑重性情诙谐,喜欢说笑,见了大姑娘小媳妇开几句玩笑也是有的。不过,也仅止于此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对媳妇的心绝对是忠贞不二。

离京三个多月,他们心里各自惦记着自己的媳妇,归心似箭。

尤其是陆非,心里算着沈澜的孕期,恨不得立刻飞回陆府去。

不过,这也只能想想罢了。按着朝中惯例,今日得进金銮殿面圣,按着各人的战功奖赏,还有宫宴。不到天黑,别想回府了。

今日最出风头的人,当然非李景莫属。

永嘉帝满面笑容,当着众臣的面夸了李景小半个时辰。李景是太子,赏无可赏,便赐了许多良田和金银。

李景确实沉稳了许多,拱手谢了天恩,又为荥阳军请功。

永嘉帝笑道:“荥阳军立下大功,不必你说,朕也要厚赏。”

荥阳王已经是最高品级,官职也不能再升了,同样赏良田金银。年轻的武将里,郑重和陆非都立了战功,各自升了两级。

陆临领着一众年轻武将谢了天子恩典。

接下来,便是天子赐宴了。

众臣轮番上前敬酒,李景推却不过,只得饮了几杯。

三杯一过,李景便将酒杯扣在桌子上,对敬酒的臣子们笑道:“我酒量不佳,再喝下去,就得倒着被抬回去了。我和太子妃分别三个多月,这样回府,连房门都踏不进。诸位见谅!”

一番自嘲又风趣的话,逗得众臣笑声连连。

大皇子看着如众星捧月一般的太子殿下,心里愈发郁闷。

便是在他最风光的时候,也没李景眼下这样的光景。名分有多重要,可见一斑。

朝臣们敬着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