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5 章(1 / 1)

我可能有点强 江天寥廓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候,他就发现了,其实很多时候,明明他要更强一些,可是那黑龙却能打他个措手不及。

方才如果不是有函谷关守军帮忙,他就算不败,也要受伤惨重了。

大牛正想着战斗的事情,尹喜则惊呼道:“宋国?莫非,传言中帮助宋国平定内乱,人道洪流遇之则受的圣王,正是这位先生?!”

尹喜震惊的看着李和。

李和微微沉吟,说道:“正是我。”

“既是圣王出世,先生为何不拯救苍生,终结此乱世呢?先生若是有意,尹喜,愿效犬马之劳,为君前使。”

尹喜说着,单膝跪下。

他语气真诚,绝不像说谎,分明从未见过,只是听了传说,就信此事,甘愿放弃秦国将领的身份,来投奔一个孤家寡人。

这也

李和奇怪道:“尹将军,就不怕只是谣言?”

尹喜抬头笑道:“自然不怕,鄙人虽是一介武将,但却也有几分学问,擅长望气之术,我观旁人,不过是浑噩的黑烟,即便是品德高尚的人,也不过多了点白光,秦国的国君,也只是有一丝紫气,而阁下远远过来”

“滔天紫气尽东来,震宇金光绽华莲。”

“喜,早已不能直视。”

李和忽然想起,后世那位拥有麻衣神相的麻衣道人,就是尹喜的徒弟,来到这个时代之前,李和还以为是尹喜得到道德经后专研的。

却不想,尹喜在见到老子之前,已经擅长望气之术了。

李和觉得有趣,便问道:“那你看大牛是什么样子?”

尹喜转头看着大牛说道:“那是一朵青光烨烨的莲花,纯正无垢,我猜测,这位义士曾经获得的奇遇就与青莲有关。”

大牛一愣,便惊讶道:“将军果真料事如神!”

“我本是一只水牛,开启灵智之后,也不会修炼,后来在一处山谷当中,吃下了一株青莲,从那以后,我的皮肤也变成了青色。”

“莫名的,找到了一种呼吸的感觉,天地之间的灵气就吸收到了体内。”

“便也会了修行之法。”

“此事我从未对其他人说过,将军实乃神人也!”

尹喜的望气术竟然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大牛其实错了,他有跟人说过,或者说,在他的心里,李和不算是人,而是更高级的存在吧。

李和笑了笑,再指向狐狸,问道:“她呢?”

狐狸萌萌的眨了眨眼睛。

尹喜则犹豫了一下,才说道:“似是纯色,又似金色,又似彼岸花说不准。”

他的望气术从未碰壁过,这次子在狐狸身上失效了,这让他颇为尴尬,其实,也不是看不清,就是看清的东西多了点,太特殊了。

以前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

然而,李和却知道,尹喜是真的看透了,他笑道:“狐狸的情况特殊,你差不多看准了,不过,终结乱世的不是我。”

“不是?”

“嗯,不是,我不属于这里,这个时代的圣王还未出世,我只是偶然经过的一个过客罢了,让将军失望了。”

尹喜呆了一会,失望的起身。

他向李和抱拳说道:“是喜唐突了”

“不过。”

“先生既然是圣王,为何又只是一名过客?如果先生只是不愿意理那纷争,但为了圣王之份,能否给我等指一条明路?”

“告诉我等,如何,才能终结乱世。”

尹喜真挚诚恳的问着,能够看出,这是一位心有天下的人,哪怕春秋已经三百年了,但是,昔日周天子统御天下的情况,还记录在书简当中。

昔日的天下,是太平的,不是战乱的。

人们可以安居乐业

那场从古到今的战斗,不是分裂战乱的天下可以应对的,必须再次统一在一起,唯有伟大的统一的帝国,才能应对那场战争。

因为心怀天下,所以尹喜坚持的问道。

李和看着再次单膝跪下的尹喜,沉默了几秒,才说道:“你既然来了秦国,那说明你自己已经看出了一些东西。”

“终结乱世的希望,在秦。”

“不过,还需要一些时间”

“尹喜。”

“你想看到那一天吗?”

尹喜抬头,却没有直接回答,他顿了好几秒,才答道:“人生百年,才是世间常态,先代圣王有通天之能,尚且放弃长生。”

“喜,何德何能,敢背负人族大愿。”

“虽欲见天下太平,为人道捐躯,但,不愿苟存耳。”

并非是不能长生,而是不愿长生,如尹喜这般天纵之才,如果愿意修道的话,成仙不过是触手可及,长生更是再轻松不过。

但是,如老子,如尹喜。

如更早的姜子牙,甚至先代诸位圣王,人类的众多贤者,都放弃了长生,甘愿服从百年寿命的常态,自我道解。

为的,就是将幻想驱逐,将天道关闭。

若非如此,西周建立,也不会是在封神之战的背景之下了。

若非如此。

世间修道者,也不会只有在洛邑才有几人,其余的都是妖族了,并非是因为时代变弱了,而是天赋之人放弃了

如老子,直至其去世之时。

他只是一个凡人,绝对的凡人,体内连一丝灵气都没有

但是,他是谁,他是老子,如果他愿意的话,一步成为圣人,都不是不可能,但是他却没有做,他甚至只是让李和去帮他传下学问,就这么平凡的闭上了眼睛。

这是人类先贤,在先秦时代的觉悟。

正因为这份觉悟,才有了后来秦始皇可以奋六世之余烈,统一天下,封禅泰山。

彻底,将天道关闭。

518、青牛前驱

尹喜和青牛分道扬镳了。

青牛去追李和,尹喜则辞去了函谷关守将的职位,选择了出世隐居,不同于其他人,听过道德经后,几乎忘得一干二净。

哪怕孔子,也只记得两成支离破碎的内容。

但是尹喜不一样,他却记得,但是,无论他怎么努力的将道德经的内容记录下来,都做不到,他也无法说出来。

道不可轻传,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并非是尹喜不想把道传出来,而是上天不让,至于说尹喜记得全,而孔子只记得两成,也不能说明尹喜比孔子强。

只是在道法上,各有机缘。

孔子天纵其才,却不应在道法上,而是在伦理道德上,尹喜虽然不如孔子那般能够成为人族大贤,但却在道法上更有天赋。

只是,尹喜虽然得了道,但却口说不出,笔写不下。

他想要保存这份大道,就必须活下去,活到时代再次发生变化,活到天道关闭,道法能够斥诸于字。

李和驾车走了半天,大约在一处山野露宿。

先秦时期,差不多就是地广人稀了,外出赶路,在路上餐风露宿是经常的事情,生了堆火,狐狸哼着歌,烤着干粮。

依照两人的实力,在野外自然不缺物。

但是若非必要,两人并没有那个想法,或者说,吃东西也是一种习惯,消磨时间的习惯,狐狸也仙级了,犯不着吃东西。

“给。”

将烤好的,大约是五谷杂粮糅制的窝窝接过,李和轻笑着咬了口,并不嫌弃没有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