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夫子他爹,是一名猛将,能够一个能扛起城门的那种猛将。
家族渊源,就可以知道夫子的力量有多强了。
然后,君子有六艺,有剑,有射,有驾,这都是打仗用的,在这个兵荒马乱,山野妖怪众多的时代,孔夫子就带着两个学生敢周游列国。
这没点本事能行
辩论这种东西,有时候也不光是动嘴皮子就行了的,必要的时刻,遇到那种讲不通的木头,就得用拳头让他明白道理了。
孔夫子为什么辩论不败
因为,他的拳头够大啊,他的剑,够锋利啊
君不见列国国君,哪怕不喜欢孔夫子的那套理论,也必须供着夫子,不敢有半点待遇不周归根到底,是夫子太强了。
怕夫子拔剑,直接血溅五步
能够成为天下公认的智者,孔夫子的武力,估计在这个时代也是顶尖的,起码,向戎那等妖族的金仙,可能也打不过孔夫子。
狐狸失落,李和揉了揉她的脑袋。
“我去试试。”
说完,李和走到孔府大门,敲了敲门,里面没有理会,他又敲了敲,不急不缓,如此三次,门才开了,里面的弟子看到李和,顿了一下,才说道“请稍等。”
不一会儿,颜回出现在门内,他对着李和长长一揖。
“先生,请。”
没有说孔子的事情,但却引着李和进入了府内,在一处屋内,设置了茶水招待,两人在案前相对而坐。
狐狸坐在一旁,不解的问道“为什么公子敲门,他们就让我们进来了”
李和笑了笑,没答,只是饮了口茶。
但是坐在对面的颜回却含笑答道“在于礼,姑娘是狐妖,而孔府是儒家圣地,虽然夫子提倡有教无类,但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妖族若要求学,必须得经过考验。”
“这第一重,便是耐心。”
“毕竟山野妖怪,天性自然,学习这种事情,却要耐得住性子,如果被拒绝一次,就因此生恨,或者负气离去,那么说明,此妖不适合传授学问。”
“所以,但有新妖怪上门求教,需先经过第一重考验。”
“至于这位公子。”
“公子敲门,不急不缓,每一次只敲三下,间隔也都一样,事不过三,我们再不开门,就是对公子的无礼了。”
“而开门之后,公子的仪度绝非凡品。”
“师弟便去请我来了。”
颜回这番说辞,让狐狸不太服气,她哼哼的说道“虽然公子的确不凡,但是,你凭什么一眼就能够看出公子不凡,而我就不能不凡呢”
颜回笑道“夫子有言,诗书礼义,能够养气。”
“哼那对我的第二重第三重考验是什么”
“只有第二重。”
“是什么”
“唯信而已。”
颜回的气度,如同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始终包容着狐狸的任性,且不以为忤,反而觉得童趣十足,跟她说着早先一些妖怪求学的故事。
几句话间,就让狐狸听得入迷,不再有一丝不满。
李和则淡淡的饮着茶
稍后补div
510、讲故事
未来的圣王。
孔子不愧是大贤者,零星的线索便让他他知晓,李和是未来之人,而且,还是某位应运而生的圣王,属于历史节点的圣王。
未来的圣王出现在这个时代,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关乎着未来。
只是,孔子并不擅长于推衍,他能够知晓李和的身份,却不能够判断李和需要做什么,或者说,他不想去判断。
在孔子看来,李和既然已经知道他自己是谁,并且来找他,就不是完全没有因果的。
李和应该已经有了方向才对。
而他胡乱去指新的方向,反而会让事情出岔子。
事实证明就是如此,李和没有第一时间回答,他喝了口酒,沉默了好一会,才说道“我醒来的时候,在周王室的藏书室。”
“有一个老者,给了我衣服食物。”
“然后,我陪着他。”
“他说自己毕生的参悟已经有了结果,想要把那些感悟写下来,然后,我就陪着他,一边看他写书,一边听他讲道理和知识。”
“最终,他的书写完了,他说他的大限也到头了。”
“他给了我一个名字,让我替他去出游,好好看看这个世界,验证他所感悟的道理,并且将这份道理教给这个世界”
“我起初是准备去做的。”
“但那个时候,我什么都不知道,我随意问了一个士子,或许是戏弄,他告诉我,函谷关那边的世界很好,我应该去走走。”
“我就从洛邑的西边出去了。”
“后来,我碰到了一只狐狸,她说要吃我,表面上很凶,其实胆子挺小的,我看她实在是饿了,就喂她喝了点血。”
“结果,她变成了个女孩。”
说着话,李和揉了揉狐狸的脑袋,狐狸仿佛会回忆起了两人的初见,那个时候的公子总是憨憨傻傻的,非常可爱。
她痴痴的笑了笑,然后伏在了李和腿上。
李和捋着她的头发和兽耳,嘴角含笑的说道“再后来,我说老者让我出游,将那篇经文映证,并传承下去。”
“她问我经文是什么。”
“我就写了一遍道德经,结果,她看了,就呆了一宿,第二天醒来,经文的内容一个字都不记得了,而山野中上千只野兽,一夜之间开启了灵智,向我道谢。”
李和说道这里,孔子恍然大悟。
他讶然道“我说怎么这么熟悉,原来半月前的气息,就是那天所出现的气息,一篇经文竟然可以说尽世间大道。”
“那老者,究竟是谁”
李和回忆的笑了笑,说道“他把他的名字给了我叫李耳。”
“李耳”
孔子呢喃着,却不知道这名字,良久,他感慨道“世间竟然还有这等学究天人的前辈,而我,竟然如同井底之蛙一般,毫不知晓。”
“先生,能够在之后,将经文与我一观吗”
李和答道“可。”
“老者将这篇经文告诉我,本意就是为了让世人都能够知晓,其实,这个时代,哪怕是夫子你,应该也记不住全文。”
“而以后,某个时间段以后,世人都能够看见全文,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
“老者曾说过一句话。”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这种东西,其实就算告知了所有人,所有人的感悟依旧是不同的,特别是平凡的年代,即便看到了全文,感悟出的东西,也不会显现出来。”
“可能,这是一种悲哀吧。”
“呵扯远了。”
“继续说故事吧,那天,我跟狐狸告别了开启灵智的众妖,狐狸提议说,夫子您是世间最具备智慧的人,肯定能够解答我的疑惑。”
“所以,我们决定东行。”
“我们在洛邑救了一个女孩,也见了周天子,我告诉周天子,说藏书室内有道德经的原本,然后,天雷出现了。”
“藏书室大有纪录,那么,尹喜应该是这个时代唯一可以保存道德经的人了。
想罢。
李和再次倒了一杯酒,他以手沾酒,开始在木地板上写字,是道德经
孔子一见,便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