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0 章(1 / 1)

我可能有点强 江天寥廓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踢向天空,李和手中的太阿剑当即横空一斩。

浩荡的剑气冲击天空,眼看赵匡胤就要被斩成两段,只见这未来的大宋皇帝,目前后周国的殿前司都点检强忍着痛意怒吼了一声。

“还没结束!”

持棍格挡的赵匡胤悍然一棍砸在了李和的剑气之上,那感觉就仿佛是对着浪潮用铁锤砸一样,但尽管无比吃力,赵匡胤还是硬生生将剑气砸开了!

而后,赵匡胤在天空脚下一点,巨大的空爆在天空产生,而赵匡胤却借力回冲。

天空,亦可借力!

赵匡胤的武力修炼到这个地步,也无怪乎有着大指玄境的修为了,面对着如同闪光般冲来的赵匡胤,李和并没有尽全力,他只是在不断格挡。

天地之间,两人的战斗就是爆发出无数次闪动,每次闪动便是苍穹震裂。

李和周边数公里的地方已经不能站人了,刚才的战斗,即便后周禁军撤得很快,及时的让开了位置,依旧有上千名禁军士兵死在了余波当中。

文德殿早在两人的战斗余波中摧毁了。

如果继续打下去,整个皇宫被拆,那都是预料当中的事情。

作为皇帝的柴荣丝毫不心疼自己的皇宫,他依旧坚持站在第一线,关心着两人这一战的胜负输赢,虽然,他也觉得赵匡胤胜率不高。

他只是希望,赵匡胤能有一个机会,一个获胜的机会。

而不是现在这般被人随手就挡了回去……

越战斗,赵匡胤就越觉得李和实力的恐怖,他已经竭尽全力了,但是李和还无比轻松,两人在力量的运用上,仿佛天差地别一样。

这,就是大指玄和先天指玄的差距么?

技巧上的差距,天象意象上的差距,赵匡胤在不断的进攻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念头,那就是如何破开李和的势。

只有破开了那种一切金在掌握之中的势,他才有获胜的机会……

265、天地之威

对于赵匡胤的进攻,李和只能说,很强,但也到此为止了,赵匡胤在一瞬间内出了五十招尝试各种进攻,但没有给李和造成任何有危险的感觉。

毕竟是借来的先天天象,即便拥有了这个层次的力量,也少了那种感觉。

想必,如果是李太白来的话,会要更加精彩一些。

李和很想看看“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等意境。

天象,本就是取意儒家的天人感应。

人的心意行为影响天地,这,便是天象,而最能发挥天象境界的,莫过于儒家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赵匡胤能够暂时入先天天象,正是应了为万世开太平这一说法。

只是,他一介武夫,终究没有读书人那种情怀意境,也没有始皇帝那种吞并八荒,囊括宇内,四海归一的气魄。

所以,差了点意思。

也罢,到此为止了,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后周确实值得……

这是……

李和本来想出手终结这场战斗的,可是,他忽然看到柴荣拿出了传国玉玺,并且,狠狠的掷在地上,将传国玉玺彻底砸碎。

破碎的玉屑扬起,九条五爪金龙蹿入天空。

顿时,风云变色,而赵匡胤高高举起的那一棒,在那一刻与天地连通,分明只是丈余长的盘龙棍,在这一刻,仿若擎天之柱。

这一棒,携带天地之威。

分明不快,甚至还有点慢的攻击,却给人一种天地之大无处可逃的感觉,说实在的,李和觉得挺意外的。

他没有想到,柴荣能够做到这种地步。

分明是到手的传国玉玺,却为了助赵匡胤一臂之力,不惜彻底毁掉。

而且,传国玉玺从帝王手中掷碎,那碎的……可不仅仅是玉玺,还有后周的国运了。

即便是做到这个地步,也不惜要赢么?

即便是以后周毁灭为代价,也要保住中原元气,让赵匡胤去改朝换代,统一天下么?此等胸襟气魄,李和也为之震撼。

呼……

深呼吸了一口气,李和看着赵匡胤那一棒落下,手中本来要挥出去的剑,不再有任何保留,全力斩了出去。

轰!!!

巨大的爆炸出现,整个皇宫内的所有人,这一刻仿佛才听到声音一样,才看到阳光一样,从两人的气势中脱离出来,所有人都轻松了一截。

然后,人们发现天空,被切开了。

李和提剑站在那里,而赵匡胤依照保持着挥棒击打地面的姿势,唯一有些不同的是,赵匡胤的盘龙棍……断了。

李和收剑背负,转身而去。

一边走一边说道:“江山之事,与明月宫再无干系。”

伴随着李和的离开,赵匡胤缓缓站起身来,他握着半截盘龙棍的手有些抖,因为,李和刚刚那一剑,他接了。

分明是赌上后周国运的一棒,却被李和毫不讲理的斩破了。

盘龙棍断,天象境落。

此时的赵匡胤,已经从陆地神仙退了出来,从先天天象跌落,这辈子,都不可能再进阶天象境了,陆地神仙境也不再可能。

他此生,都只能是先天高手了。

而这些代价,这些牺牲,终于扭转了李和的想法,让他放弃了推翻后周,将一切交由他们自己去处理,明月宫,再次置身度外。

只是,明月宫,会听他的吗?

赵匡胤看着李和缓缓走过宫门,最终来到李璇玑的面前,李璇玑咬着嘴唇,不甘的望着李和,问道:“先生,我们明明……”

李和态度很明确的说道:“后周比大唐更适合这个乱世。”

“但是,我们……”

“江湖人追求的是武道,那才是江湖,参合江山的事情,本来就落了下乘,我觉得天涯明月宫风景不错,再过五百年,依旧如此。你觉得呢?”

“我……”

李和的话,意思很明了,你听我的,回天涯海角,回明月宫去,依旧是出世独立的姿态,我就还认自己客卿的身份,保证明月宫五百年的繁盛不成问题。

可是,如果你不听,那我便也不是明月宫的客卿了。

挣扎了许久,看着周围的禁军士兵已经缓过神来,重新开始集结,李璇玑看着之前鏖战半个多时臣,死伤近半的弟子们……

“那就,回去吧。”

李璇玑最终选择了放弃,或者说,她其实本就不是那种创业型的女强人,她也不是非要给大唐复国,她只是想完成母亲的遗愿,只是想为了心中的那份美好。

为了,那份对大唐的怀念。

可是大唐已经亡了,亡了五十年了,大唐的盛世,亡了两百年了。

时代,已经变了。

现在是五代十国的时代,是柴荣、赵匡胤的时代,后周也好,大宋也罢,以后这片土地,是他们说了算。

至于……其他人,要么投降,要么,避让。

李和带着明月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