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化笔骨
云丹心念急转。
也是, 喻珏是在入了候府之后才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么在养济院中留下的字迹就是出自原装反派大佬,也就是喻九。喻九的字迹龙飞凤舞, 桀骜狂狷, 与喻珏的字截然不同,确实是奇怪了点,但端王为什么要这么做?其中有什么深意吗?
刚才左冯翊提到了之前曲安侯被告投敌叛国, 还隐隐表示出了对喻珏的怀疑, 难道是跟这方面有关?
云丹挠了挠脑袋,却没有更多的头绪了。当时姜雨灵瞒着她处理了这个案子, 她根本就不清楚其中细节。
正兀自苦恼地想着, 边就听端王幽幽地开口了:“这些年来,小侯爷的变化不小啊。”
左冯翊见状也道:“小侯爷如今这字与当年留下的相较,当真是全然变了个模样。”
在场的其余众人闻言也走上前来,看看养济院中留下的笔墨,又看看喻珏新添的“碧桃”二字, 大都是啧啧称奇。
“这字是小侯爷有意练成的么?”
“不过原来的字不也挺好看的么?虽说是潦草了些, 但武官之字, 重在威武嘛!”
“都说字如其人,许是小侯爷性子稳重了, 字也随之改变了。”
“这字变化可大,在下听说字形虽易变, 但其中笔法走势要改变持续多年的习惯, 可是极其困难,不知小侯爷是如何做到的......”
而与看起来颇为轻松的其他人不同, 谭初然跟御史中丞杜宇均是神色一凛。
谭初然贴近云丹的身旁, 在她耳边轻声道:“公主殿下, 小侯爷为何会写出这样的字来?”
谭初然的神情在严肃之余还带着焦灼,云丹察觉到这一点也是一惊。
但她总不能说喻珏是穿越来的吧,只好道:“我也不清楚......”
谭初然皱起眉头,还待再要说些什么,就听端王似笑非笑道:“先前曲安侯一案,皇兄也与本王在闲谈之时略略提起过——杜大人也是处理其案的一员,见到此情此景,就没什么想说的么?”
曲安侯一案!还真的是!
难道这其中还真有什么与字相关的牵扯不成?
云丹立即与其他人一样将视线投向御史中丞杜宇,心中的不安愈演愈烈。
杜宇背负双手,皱着眉犹疑了片刻才开口道:“端王殿下,此案乃是机密,皇上一早便吩咐了除非办案人员,均是不可泄露。”
端王道:“对于本王,也是无可奉告么?”
杜宇摇了摇头:“既然皇上先前就与端王殿下说起过此事,端王殿下近来又领受圣命统筹诸多事宜,自然应该知情。”
左冯翊闻言当即躬身行了个礼:“那在下就先不叨扰了。”
言罢,她对那几个京兆府的官员使了个眼色,便一同退出了雅间。
另外几个御史台和刑部的官员也纷纷道:“在下先行告退。”
正在他们要离开之际,端王又道:“华大人,请留步。”
刑部主事华子明脚步一顿,回过头来,一张脸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不想趟这趟浑水,但还是微笑着礼貌道:“端王殿下有何吩咐?需要在下去倒两杯茶来么?”
端王见状也微微笑道:“华大人有心了。本王只是想着,华大人不若留下,只在一旁看着,无需表态也不必做些什么。如此三法司俱在,本王也好有个交代。”
他虽然没有提到云丹,也没有看她,云丹却觉得自己被内涵到了。
华子明看起来不太怕端王,闻言扶额叹了口气,只好等其他人出去之后将雅间的门掩好,留了下来,站在离他们不远不近的地方,扫视了众人一圈,视线缓缓落在云丹身上。
云丹有点心虚地说:“本......本公主也是大理寺的,华大人能留下来,多我一个又何妨?”
端王点点头:“那是自然。”
不知为何,云丹心中更气闷了。
“端王殿下。”杜宇见众人都似乎在一片沉默中等他发言,终于是开口道,“当时曲安侯一案,在下确实是参与了,但最主要还是大理寺负责的,这件事可能由他们来说明会更加合适。”
端王道:“本王依稀记得,当年主司此案的,在大理寺是奚大人与少卿大人,在御史台则是御史大夫许大人与杜大人。本王想,在场几人间,没有比杜大人更合适的人选了。”
杜宇瞥了瞥先前喻珏写下的“碧桃”二字,沉默少顷,只好道:“......喻小侯爷今日之字迹,当真令在下感到十分意外。”
云丹不明事态,也不好说些什么,只是紧张地听着。
杜宇顿了顿道:“不知诸位是否知晓当时案子的内情——先是通政司收到了呈报上来的弹劾曲安侯府的密信,因此事事关重大,又似乎有充足的证据,便被直接上报到了皇上那边。接着,皇上命不可惊动旁人,秘密交由大理寺处理此案,御史台和刑部也派了人前往配合。”
谭初然点了点头,显然这事她也知道个大概。
杜宇看了看谭初然,见自己所述并未遭到质疑,接着道:“密信繁冗复杂,在此先不一一列举。最关键物证之一,乃是与北方突厥暗通款曲的书信来往,其乍一看乃是小侯爷亲笔,但后来被大理寺经查验后驳回,说已请了书法大家玄陌大师查验,一人无论字迹如何刻意而为,其中的笔骨是不可能改变的。小侯爷历来之字迹与书信上的笔法迥异,那书信上的不可能是本人真迹。”
华子明“哦”了一声:“原来是这样。”
杜宇道:“就是这样。那密报做得极精巧,其中大多所谓证据虽不足以让其言之事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但却模棱两可,暧昧非常。比如有目睹曲安侯府中护卫与突厥来使进入同一饭馆的人证,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就算不足以治叛变之罪于曲安侯府,但也一定能让皇上起疑心,略施惩戒。但正是因为这封模仿小侯爷字迹的书信,表明了这是莫须有的诬陷,所以投敌之罪,是万万不能成立的。”
刚才看起来还完全不想多管闲事的华子明闻言,却是颇感兴趣地“咦”了一声:“在下虽技艺不精,但自幼喜爱书法,对其也有一定的了解。若要这么说来,喻小侯爷的字迹变化之大,莫非是连笔骨都不一样了?”
“在下不懂这些。”杜宇道,“不过据玄陌大师所言,同一人而不同笔骨,是前所未有之事。”
“从前没有,也许今后便有了。”端王淡淡道,“保不准我们神通广大的喻小侯爷还真有这样移花接木的本事。”
云丹也听明白了。如果他们发现喻珏现在的笔骨和以前确实不一样了,是不是也能证明,那与突厥来往的书信,也有可能是他变化笔骨之所为?!
华子明看向喻珏,好奇道:“小侯爷可是精通多种笔法,乃至连笔骨都能随心而变?”
喻珏沉默了一会儿,才道:“喻珏不懂这些。”
“端王殿下若真有疑虑,可先让玄陌大师进行查看,说不定只是一场误会。”杜宇道。
云丹也道:“是该让玄陌大师也查查,也许笔骨不变这个说法并不绝对呢?也许小侯爷就是那一个特例。也可能无独有偶,只是以往并未有所耳闻罢了。”
“长公主殿下说的是,是该好好查查。”端王点头道,“事关重大,在没查清楚之前,还请小侯爷先入宫来,也好避避嫌,也许仅是曲安侯一人之过,若是牵扯到小侯爷就不好了。”
云丹闻言脸色一白,端王想软禁喻珏?!
有完没完啊,难道还怕喻珏跑了不成?!
“皇叔,就算小侯爷有嫌疑,水落石出之前也该先到大理寺来,再做审议,如此才合乎规范。”云丹立即反对。
没想到端王闻言却没有不满,反而还同意道:“那就按公主殿下说的办。”
云丹不禁皱起了眉。
端王这又是想搞什么名堂?
“投敌叛国乃是重罪,本王相信大理寺一定会尽忠职守,公私分明。”端王的目光若有若无地落在云丹和谭初然的身上。
云丹如临大敌地盯着他。
端王是不是想着,万一大理寺有失职之处,他就以此为借口顺便把这颗碍眼的钉子也拔了?
不过,都同样是查案候审,喻珏待在大理寺里,怎么说都要比直接把他送到端王眼皮底下要好。
于是云丹还是闷闷应了声:“那是自然,端王殿下不必担心。”
接着,她看了看喻珏,又觉得让他在这个是非之地多待一秒,自己都不乐意,于是又道:“那既然这样,本公主就把小侯爷先带回大理寺了,后续事宜得等向奚大人汇报之后再做安排。”
话音未落,她就要去拉喻珏。
“不急。”端王挪动几步,挡在了两人之间,“奚大人那边,本王会着人向他说明,顺便拜托他尽快联系玄陌大师。”
云丹只好收回往喻珏那边伸了一半的手,不耐烦地道:“皇叔还想如何?”
端王微微一笑:“也没什么。只是本王听闻那密报中呈递上来的书信并非只与北方突厥相关。说来有趣,竟还牵扯上一个风尘女子。”
云丹一句话听到最后,一颗心在胸腔里猛地一跳!
都不需要细想,她的脑海中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了一个窈窕娉婷的藕粉色身影——
羽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