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分兵北进(1 / 1)

庆丰军 郝十三 1872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三百零五章 分兵北进

郝仁专研了大半夜的舆图,终于对扶桑的地理概念有了充分的了解。

扶桑此时乱的如同一团乱满,五六十家大名或效忠南朝,或效忠北朝,如同一盘散沙,彼此地盘犬牙交错,互相敌视,征战连连,目测,扶桑很难在短时间内,集结大批的兵马与联军决战。

以联军十万之众,不能一个城一个城的啃,不但是是高射炮打蚊子,而且进展速度太慢,影响联军的兵力发挥,分兵攻取,是联军最好的选择。

郝仁终于有了十足的想法,才让侍卫召楠木代子前来侍寝。不可否认,床笫之欢,是排解战争压力的最好方式。

楠木代子半裸着上身,羞红脸道:“老爷,我怀孕了”

“啊”郝仁兴致全无,表情甚是木讷,丝毫不见一丝当爹的喜悦。

“老爷不喜欢我们的孩子吗”楠木代子明眸闪闪,

女人敏锐的第六感,让他感觉不安,她满是幽怨的问道。

“哦,呵呵”郝仁尴尬的笑道:“怎么会既然是我郝仁的孩子,我必然会一视同仁。”嘴上这般说,内心却如同打翻了五味瓶子,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

代子摸着自己微微隆起的肚子道:“那请老爷给孩子赐个名字吧”

不管做了什么孽,也不管生出来的孩子能不能打爹骂娘,孩子毕竟是无辜的,若是教育不好,那就是自己这个当爹的过失了。

郝仁经过好一番的思想斗争,才勉强说服自己承认这个有自己的血统的孩子。

起什么名字呢

郝仁苦思冥想半天,才勉强想起来后世邻家的那个黑背犬的名字――安贝。

安贝

“呸”郝仁真想给自己一个大嘴巴给自己的孩子起狗名,这不是骂自己呢吗

郝仁沉吟半晌道:“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戚继光,海小了点,就叫安洋吧”此话一出口,又感觉不妥,名字中间的这个安字,貌似和邻居家的黑背犬,还是同一辈分,郝仁想反悔。

却见楠木代子喜形于色,盛赞:“好名,大气”郝仁也只能默认这个名字,自我解嘲道:“但愿四大洋平复,天下再无战乱”

蓦地,杀声四起,通明的火把,在夜里分外明亮,将郝仁的窗棂都照亮了。

难道是有敌人攻进城池了

郝仁大惊,赶紧撇下代子,披上衣服,抄起挂在墙上的宝刀,大步流星的走了出去房间,院子中,正好与宿卫千户陈达撞个满怀。

“外面什么情况”郝仁问道。

陈达一路狂奔过来,喘着粗气道:“方国珍方国珍在城东自己的地盘内,对辖区的百姓,大开杀戒”

既然不是敌人进城,郝仁也就算是安心了,为了得到盟友的支持,有的时候,只能妥协。至于方国珍的所作所为,郝仁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为什么”郝仁问道。

“还能为什么”陈达不削方国珍很的所作所为,抱怨道:“无非就是掳掠完金银,杀人灭口呗,

他那边杀人,我们这边也不安生,不少逃难的百姓,想到我们辖区避难,搅扰的边界不安宁”

郝仁也对方国珍没有缘由的滥杀无辜不满,他还是虎着脸道:“由他去吧,我们明日就与他分兵了,不要因为小事,挑起两家矛盾。”

日上三竿,方国珍与张士诚两名大帅,在侍卫的簇拥下,精神矍铄的走进郝仁的中军大帐。

郝仁正与自己的参军、将领们商讨作战计划,风从东来,整个军营内,都能闻到一股浓厚的血腥味。

都是方国珍昨晚做的孽

“方大帅昨天杀的好生痛快啊”郝仁抬起头,不温不火的道。

“哈哈”方国珍眼睛通红,爽快的大笑道:“痛快,好久没有杀的这般痛快过了我们可是事先说话的,我辖区内所得,可不能分与二位了呦”放过真害怕郝仁分他昨夜的掳掠。

“谁会要你的所得”郝仁打着哈哈道:“痛快就好”

“诚王眼眶可是有些发黑呀,不是纵情过度了吧”郝仁又对张士诚笑道。

“么――”张士诚美美的咂嘴,似乎还沉浸在昨夜的房事中,盛赞道:“兄弟真是没骗人,这些娘儿们嘿,简直绝了”张士诚绘声绘色的描述昨夜的场景。

对于这样的盟友,倘若你与他谈仁义礼智信,仿佛如同骂人一般,还是用荤段子更容易缓解气氛拉近感情。郝仁与两位盟友打了一通哈哈,算是礼节上的问候了,才正式商议军政事务。

“我这有扶桑舆图在此,我三家先商议一下,下一步作战计划”郝仁命参军将拷贝的两份扶桑全图交给张、方两位盟友道。

“哦这么大呀”张士诚拿着舆图,一声惊呼,心中却盘算着,比自己地盘大几倍的扶桑,哪里更适合做自己的都城。

“也没多大”郝仁轻描淡写道:“也就一百多万平方公里”

“那我三家,还是将地界划分了,各家各攻取自己的土地,如此岂不是好”张士诚建议道。

“费那劲干嘛”方国珍将舆图一卷,摆手道:“哈哈,地盘我就不要了,我只要带着我的兵士,杀人放火就好,你们占据的地盘我不要,我掳掠过的地盘,你们谁爱要,谁就都可以要,不过老方只有三万人马,恐怕遇见大的敌人,还要请两位大帅帮忙呢”

郝仁与张士诚目目相觑。方国珍的目光如此短浅,只要逍遥快活,不要地盘江山。

郝仁指着舆图道:“我只想裂对马、耽罗两处岛屿,作为日后进攻高丽的跳板”他也佯做自己不希望裂地的儿分兵。

张士诚望着眼前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掂量着自己三万的人马,根本吃不定,只能放弃事先分地的打算。

“如今扶桑诸侯割据,三家十万兵马,一处作战,及其耽误进程,莫不如我等分兵三路北进,一路走东海沿线,一路走西海沿线,一路居中策应,如何”

三家都考虑自己的力量不足,需要盟友的协助,张、方二位大帅,都同意了这个郝仁的提议。

最终三家大城协议,郝仁与方国珍相对有海军的优势,郝仁时刻考虑要返回中土,选择了西海西岸,方国珍选择能直达京都的东海线,张士诚想割地为王,选择走中路。

三路大军,如同三吧利刃,沿着九州岛,一路向北进军,深深的插入扶桑的胸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