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残酷的。
文公苑前,已有许多举子紧张起来。
李策之并不紧张,他对于这次会考,极有信心。
光是自己能力,便已足够优秀。
再加上父亲远程护佑,双保险,这次,名列前茅并不困难。
“策之兄,若是我落榜了,便不准备继续考了,直接入朝做官了。
届时,我们同朝为官,莫要忘了共同科考这份情谊,多多照拂一二。”
“说的不错,策之兄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可切莫忘了我们。”
文公苑还没有准许入内,皇党这边的许多学子,已是围簇在李策之身边,一人一句的恭维起来。
李策之中了洲试解元,才名远播,前几日的文会上,更是当朝宰相,都出言勉励。
他一飞冲天的势头,已是盖都盖不住了。
只要眼睛没瞎,都知道李策之过了今日,便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少年英才。
大家,自然会趁着这个机会,多多攀附巴结,再不济,也刷个熟脸。
“诸位兄台说笑了,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情。”
李策之笑着一一点头,可并未有过多的回应。
忽然间,他感受到一道目光,似乎在望着自己。
转头望去,只见远处站着的,正是得了世袭罔替的明王世子,李天都。
两人遥遥相望,并未出言。
李天都微不可查的朝他点了点头,旋即向后走去。
一些人,观察到了这一幕,窃窃私语起来。
“嘿,我听说前几日,那李策之追了出去,和明王世子到了明王府,似乎是想要见见明州王。
你们猜怎么着?连门都不让进!”
“终归是个旁支族人,纵然是有几分才气文运,也入不得柱国世家的眼。”
“李策之在诗词之上,的确颇有造诣,连世子殿下都自叹弗如。
不知这次科考,他的成绩,是否能名列世子殿下之上。”
“想啥呢,世子殿下自小便师从大儒洪行文,所读经义典籍远胜旁人不说。
便是出身显贵,所闻所见这份见识眼光,都远非一个乡野村夫能比拟的。”
“说的不错,拿李策之和世子殿下比较,实在是贻笑大方了。”
许多不知内情的人,见两人对视,还以为是有了火气,不由低声窃语起来,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模样。
“策之兄,你别生气。
这些小人,也就会在背后嚼人舌根。”
一旁和李策之一样,出身寒门的朱元,愤愤不平道:“你学识韬略皆是上乘。
此番会试春闱,定会取得佳绩。
就算是比不上那明王世子,也比这些狗眼看人低的小人要强上百倍。”
听到朱元宽慰之语,李策之只有哑然失笑。
这些人,还真以为自己和李天都互相当做了假想敌。
殊不知事情原委远不是他们设想的那般。
不过,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我会尽力科考的,至于其他言论,不去理会便是。”
约莫过了半刻钟,驻足等待在文公苑前的举子们,骚动起来。
因为,文公苑的门,开了!
率先走出来的,是一位身穿白袍的老人。
这位老人满头银白,可肌肤却宛如青年人,岁月并未在他脸上留下多少皱纹。
些许白发,反倒让老人显得有些书卷气息。
他的出现,让全场举子噤声。
许多知晓其身份的学子们,都用着一种近乎狂热的目光,望着老人。
此人,便是大离王朝,文坛领袖,姜遗恨。
大离文坛大儒不少,真要掰着手指头数,至少能数出三十余个。
但真正让天下读书人视作宗师的,唯有这位文宗姜遗恨。
他是天下读书人的领袖,其名望,在士林远超凡俗。
这次科考,由他主持大局。
在姜遗恨的身后,一位位文坛大儒,缓缓走出。
这些文坛大儒,都是负责此次批卷审阅的考官。
其中,许庆师和孔墨等人,也赫然在列。
“拜见宗师。”
当他们出来,一位位学子们心悦诚服的俯首而拜。
李策之虽对这位有着文宗之名,最为天下读书人推崇的姜遗恨,并未有太多崇敬,但也是跟着人群俯首拜了拜。
“不必拘礼。”
姜遗恨抬了抬手,他的声音很沉稳,有几分岁月沉淀后的醇厚儒雅。
“今年加开春闱,是为国取士。
太平日子,已不多了,天下,即将进入多事之秋。
在座的诸位,想要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今日,便是最好的时机。”
第一百七十九章科考放榜,会元之争。
姜遗恨环视众多学子,淡淡道:“我便在此,预祝各位,能取得好成绩了。”
考前的训诫没什么亮点,仅是例行公事,稍稍勉励了一番。
很快,姜遗恨转身入苑。
文公苑的大门被打开。
诸位考生以此进入考场。
文公苑内,极为雅致。
相比于最开始乡试的简陋,简直天壤之别。
春闱考室,每人都有一个独立的考场。
可任意饮食,也不禁止走动。
主要是在座诸位,都已是举人身份,是官场预备役了。
自然不能搞得过于寒酸。
而且,春闱的考题,只考定国安民的经纬策论,并不涉及其他。
只要不泄题,便没有作弊的空间。
李策之随意选了一间考室,缓缓推开考题。
论魑魅魍魉横行,如何安抚民心?
当李策之看到这个考题时,微微一怔,有些出乎意料。
在此之前,大离近三十年科考提纲里,已没有涉及鬼神一说的考题了。
结合父亲的所见所闻,想来,是天下太平的日子真的不多了。
大劫将至,以往隐藏在王朝暗处的魑魅魍魉,鬼神精怪,已压弹不住,要逐渐出现在寻常百姓的视野当中了。
李策之科考的同时,李朝歌在祠堂之内,早已掐好了时间,给他施加了保佑状态。
虽然凭他自身能力,考上进士,已如探囊取物般简单。
但李朝歌对老大的希冀,可不仅仅是中榜。
“中级保佑:文宗在世。
效果:可让族人在书写策论,韬略之上,获得大幅文运加持。
消耗:1000点香火。”
这是李朝歌目前所能接触到的最高一档,关于保佑书写文章的状态加持。
“确认加持!”
他瞥了一眼1000点香火的消耗,没有半点犹豫,选择确认。
好钢使在刀刃上。
眼前李策之科考的成败,对整个李家的发展都有影响。
李朝歌自然不会吝惜,况且,他先前完成了一连串的任务,香火富裕得很。
当施加保佑结束后,李朝歌再次望了一眼自己的属性板面。
【祖宗:李朝歌(灵鬼中)
家族产业总值:53420两。
家族人口:110
阴德:0
香火点:10500
气运值300(淡青)】
消耗了一波,自己依然剩余一万多点香火。
对于这个存货,李朝歌相当满意。
他并未立刻用香火来聚拢气运,获得进一步的实力提升。
因为对他来说,随时随地都能进行,不急于一时。
马上要完成李策之科考任务,还有上品寒门的晋升任务了。
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