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 章(1 / 1)

超神祖宗 刘归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两银子。

均摊到每个族人头上,每月五两。

这对一个颇有底蕴的大家族,并不算很高的用度。

可惜,这个钱李家都有些出不起了。

眼下,李家四处产业,能盈余的收入,也才三百两。

这么算下来,每月亏空就得两百两现银,这还不算李家若是想额外培养族人的花销。

“这月例若是削了,让其他家族怎么看我们?”

李长青对此有些不认同。

李家在陇川府这么多家族里,也算是曾经有过望族的辉煌日子,眼下削减族人月例,只怕会让许多家族看笑话。

“不削,李家现银撑不了几个月了。”

李策之蹙眉,对他而言,还是实际问题最重要。

“唉,可惜我李家位于县府之外那座铁矿脉,被吴家夺了去。

否则单单是铁矿收入,也不至落到如此地步。”

李长青微微摇头,长叹道。

“吴家夺矿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策之之前就听李长青提起过,可那时,他并未接任家主之位。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自然也懒得操心。

而今,这家族支出过大,他不由想起此事,想着有没有机会,将那座铁矿夺回来。

“吴家和我李家在陇川府是宿敌,早有恩怨。

当年,我李家未曾被柱国世家开革出族谱的时候,曾是一方望族,也在吴家面前耀武扬威过。”

李长青缓缓开口道:“吴家祖上同样出过侯爵,自然也算是望族,只是那时,要比我李家声势逊色一分。”

“说起来都是些俗套的事情,当初那铁矿脉本是李家和吴家共同发现了。

吴家势弱,我们李家便强势取了一万两白银,交予吴家,让吴家退出争夺。”

李家那座矿脉,虽是小型铁矿,但价值,自然远远超出这一万两白银了。

可惜吴家当年不敢和李家撕破脸,便答应下来。

“这些年,我李家逐渐衰败,他便撕毁了合约,强占了矿脉。”

听到李长青的话,李策之吃惊道:“既然有合约,我们李家天然占理,便是告到府衙去,也不会输呀。”

“有合约也没用,家族之间夺食,看得是整体实力。

吴家声势正旺,听说养了一大批江湖客看家护院。

在朝堂之上,吴家更有一位在任的五品御史,真抢起来,我李家是占不到便宜的。”

李长青摇了摇头,又望着李策之,心中升起一些希冀:“不过,好在寻到了三叔一脉。”

“家主文运昌隆,日后必能做官。

荆棘叔武道修为不俗,也是我李家中流砥柱。

今日,他吴家猖狂,若再过十年,就未必了。”

长房回归,李长青对李家未来很是看好,日后李策之若能官运亨通,李家的望族之势,自然能回来。

十年么?

李策之眉头微蹙,觉得还是太长了。

虽说大家族和大家族之间的较量,你来我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很正常。

但有父亲在天之灵,庇护族人,统领家族,必然能大大缩短这个时间,让李家重新兴盛起来。

这话虽然想着,但李策之还没有说出口。

父亲刚回宗祠,还没在这些族人面前露过面,他暂时自然是不能提及父亲。

陇川府,吴家府邸。

吴家家主吴道,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头。

身材不高,有些干瘪,头发白了一半。

他在吴家不是长房嫡系,能担任家主之位,是因为他混的最出息。

在朝堂,他乃五品御史大员,也是支撑整个吴家声势的最强的砝码。

这些年,吴家在陇川府过的春风得意。

看着昔日老对手李家被开革出柱国世家,每况愈下。

吴家夺了矿产,勉励发展,隐隐在陇川府望族之间,也有跻身最上层那几家的意思。

可今日,吴道得到了一个坏消息。

“那李策之,担任了李家之主?”

他用毛笔,正临摹着一贴诗句,这诗句,赫然是李策之在诗会上所抄录的将进酒。

“不错,前几日,李家族人大张旗鼓的将他们一房迎回了陇川府。”

吴道身旁,是个年纪约莫三十余岁的男人。

他叫吴明,是吴道的长子,算是吴道指定的下一任家主继任者,所以对家族之事,极为上心。

“爹,这李策之,如何?”

吴明犹豫片刻,最终问道。

“文运昌隆,又在士林颇有才名。

陛下缺人重士,日后若考上了进士,在陛下殿试时,没准会得隆恩浩荡。”

吴道一面临摹着将进酒,一面漫不经心的道。

单是这一句评语,已是道尽了李策之的前途无量。

隐有潜龙于渊,只待一飞冲天的意思。

“那怎么办?”

吴明面色颇为难看。

这李家是吴家死敌,若是李家因李策之再度崛起,怕是吴家到手的矿产要吐出来不说,还得被疯狂报复。

吴道并未紧张,执笔的手很稳,认真将最后一句诗词临摹完成,才将手中毫笔丢在一旁。

“慌什么,前途无量,终归只是潜力,他不是还没成为朝堂大员吗?”

“等他成了,便晚了。”

吴道瞥了一眼自家儿子,点了点头:“的确,待他成了,李家崛起之势,就不可遏制了。”

“让七星坛的人准备,找个机会,做掉。”

沉默良久,吴道开口道。

吴明一惊,颇有些骇色:“杀了他?爹,此人已得解元之名,初露峥嵘,可不是一介草民,能让吴家随意杀戮。”

“若杀了他,不光是李家,皇党许庆师那边,怕也会翻天。”

如果李策之,只是个秀才,杀他不碍事。

中了解元,又才名远播,这件事情吴家敢做,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我听闻,李策之在诗会上,跟柱国世家子弟陈安有冲突?

让七星坛的人手脚做干净些,只要不留下证据,旁人猜不到我们头上来。”

吴道认真道。

李家莫不是,还真敢去调查柱国世家的弟子?

就算是他们聪明,猜到了吴家身上,没有证据,一个落寞的李家,奈何不了自己等人。

家族之争,绝不能给对家一分一毫的机会。

李家只有这一个希望,得摁死了,相比眼睁睁看到李家因李策之崛起,这个风险,吴道甘愿冒。

“你盯着,切记,一定不能留下任何证据。”

“爹,我明白了。”

吴明点了点头。

这是陇川府新岁刚过的初春时节。

万物复苏,绿意盎然。

李家迎祖宗一脉回家,众族人正踌躇满志,迎接新的开始。

可陇川府,却不止一双眼睛盯着这个衰败许久,经历过风雨飘摇想重新崛起的家族。

一切风平浪静的背后,正有暗流涌动,蓄势待发。

第二卷,男儿行。

此卷终。

第二卷男儿行,卷末感言

老规矩,分两点说。

先说剧情。

让我自己打分的话,第二卷的分数......还是算了吧,你们看着打分。

大家应该看得出,这本书的野心蛮大的,我既想兼顾故事性,又想要升级感,还想弄些杂七杂八的。

框架很大,我每天码字前都得详细捋一遍剧情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