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有其母必有其女
016有其母必有其女
到了黄道吉日,沈府上下十几口人,上至沈尚书、尚书夫人、卓妍、云儿、柴苒,下至小越儿、青山,柴苒的一双儿女,还有数名婢女和小厮,一起前往三尸观。
青山特意穿上三尸观送来的蓝色道袍,看起来倒很利索精神。
尚书夫人笑吟吟地打量着孙子,说:“我看咱们青山的确与道家有缘,这身道袍正合适。”
孩子们也觉得有趣,都围在青山身边。
来到三尸观,大殿内已摆好了丰盛的贡品,观内各位德高望重的道长齐聚两侧,各个都穿上崭新的道袍。
卓妍抬头看去,在一片青帽蓝袍之中,一袭白衣十分惹眼,不用多看,卓妍便认出那是安定郡王的身影。
十年过去,安定郡王的相貌并没有发生太大改变,好像时间没有从他身上流过一样。
太寅道人手执拂尘站在安定郡王身边,目光平静地望向沈府的一行人。
一个年长的道士走出来,走到沈尚书面前,施礼道:“无量天尊,沈尚书大驾光临,幸会幸会。”
一身官袍的沈尚书拱手道:“道长幸会。”
说着,转身将身后的青山拉过来。
青山手里拿着《拜师贴》,恭恭敬敬弯腰施礼,道:“道长有礼,弟子前来拜师。”
年长的道士点点头,领着青山的手走到太寅道人面前。
青山站到太寅道人面前,打开了手里的帖子,开始念起来。念毕,将帖子双手呈上,太寅道人收下帖子,意思是同意他入门。
之后青山跪地叩拜,先拜太上老君的泥像,再拜其他神像,然后是道观中祖师爷辈分的人,然后跪拜太寅道人。
道观中平辈的师兄又念了一遍道家的戒律,诸多繁琐的礼仪结束之后,沈尚书带领沈府的人参拜太上老君,拜师礼正式结束。
按照三尸观的规矩,拜入师门以后要跟在师父身边修行,因为青山是俗家弟子,无须留在三尸观,不过仍然要在这过三天。
青山自小没有离开过沈府,尚书夫人很担心青山不适应,临走之前万分不舍。
卓妍反倒觉得,自己的儿子出生后便受到万千宠爱,几乎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没吃过任何苦头,这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让孩子暂时离开沈府,也算是个历练。
众人逐渐散去,云儿搀着尚书夫人一步三回头地走了,卓妍和小越儿留在最后,她抬头望着太寅道人,说道:“道长,我把青山留给你了,请道长多多关照。”
没等太寅道人说话,安定郡王开口了:“卓娘子放心吧,小衙内在这不会有事的。”
卓妍去看安定郡王,但见安定郡王神情宽厚,目光温和,令人莫名的心安。
卓妍微微一笑,安定郡王也报以微笑。
卓妍恍然意识到,十几年里,两人偶尔见面,尤其是每年到了沈太尉的祭日,安定郡王都会如约到坟前祭拜。
但除了必要的客套话,两人几乎没有说过什么,更没像今天这样相视而笑。
起初,安定郡王是她心头的一颗刺,十年过去,这颗刺已经被打磨的光滑平整,安然躺在她心里。
她知道安定郡王每年都到酒楼去参加假面舞会,她每年都能在人群中看见他兜兜转转,像在寻找什么。
她知道安定郡王在找什么,每每想到此事,她总觉得愧疚。
此刻,站在安定郡王面前,卓妍希望安定郡王尽快忘记那个人,不要再继续找下去,因为她知道自己不会再去揭示真相,时间越久越不会。
卓妍收回心神,道:“有郡王在,我就放心了。”
安定郡王说:“让小衙内多多悟道,对他有好处。”
“是……”
卓妍又低头看看儿子,嘱咐道:“青山,要听师父和赵师伯的话,三天后,娘来接你回家。”
青山点头,一如既往的乖顺。
卓妍牵起小越儿的手,要带小越儿离开,谁知小越儿把手往回拉,说道:“娘,我也要留在这。”
众人微微吃惊,卓妍问:“你留下来干嘛?”
“万一有人欺负青山,没人替他出头怎么办?”小越儿说。
卓妍忍不住露出微笑,道:“不会有人欺负青山的。”
“娘,我见道观里有很多年纪比青山大的孩子,他们肯定会欺负青山的。”小越儿很确定地说。
卓妍不知道女儿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故意不想跟弟弟分开,还是真的认为弟弟会被人欺负。
卓妍细想,跟青山这般大的男孩子,正处在调皮捣蛋恶作剧的年纪,像青山这样柔柔弱弱,就算不被人欺负,恐怕也不会好过,小越儿是了解弟弟的。
“你凭什么认为他们会欺负你弟弟?”太寅道人发问。
小越儿转脸面向太寅道人,扬起下巴,毫不畏惧地说:“我当然知道!”
“你凭什么如此认定?”
“就凭我是小孩,你是大人!”小越儿争锋相对地说。
太寅道人笑了一声:“这是什么理由?”
“这就是理由,我弟弟没有心机,别人说什么他都信,他们肯定会捉弄他。”
“那可未必。”
小越儿争强好胜,不甘下风,伶牙俐齿地说:“我是小孩,如果我遇到像我弟弟这样的老实的人,我就会捉弄他——”
“怎么捉弄?”
“比如骗他去找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比如抓一只癞蛤蟆,偷偷放到他被窝里,比如我弟弟不能吃辣,如果别人知道的话,可能会把一大把胡椒粉偷偷放到他的饭里——”
“胡椒是你们有钱人家才吃得起的东西,我们道观没有……”太寅道人纠正道,“再说,你那些捉弄人的手段,别人未必会。”
小越儿被太寅道人一顿毫不留情的揶揄弄的有些生气,大声道:“怎么不会,他们可比我坏多了!”
“他们未必就有你坏。”
卓妍一听这话,登时火了。
虽说小越儿的确有些刁蛮任性,她正想出言教训女儿,因为两人唇枪舌剑,一时没插上话,不料竟让太寅道人说出这么重的话。
就在旁人还没反应过来时,卓妍瞪着太寅道人,厉声说道:“好一个“修行得道”的高人,真是名不虚传!”
小越儿早已被气的头上冒火,一时没听出母亲话里的讥讽,她大骂道:“什么高人,就是个欺负人的臭老道!走,青山,我们回家,不要拜这个臭道士为师!”
小越儿说着,拽起青山的胳膊,拽着他就要走。
青山向后躲,求饶般叫道:“姐姐,姐姐。”
小越儿力气大,把青山拽出去好几步,可是很明显青山不愿意离开。
太寅道人依然不急不躁,满脸悠闲。
安定郡王眼见乱成一团,对卓妍说道:“卓娘子息怒,我师弟口无遮拦,卓娘子不要见怪,还是把小衙内留下来吧。”
说着,安定郡王走到小越儿身边,双手轻轻搭在两个孩子肩头,语气温和地劝道:“小娘子不要生气,有师伯在这,不会让人欺负你弟弟——青山,到你师父那去吧。”
青山道:“姐姐,你不要生气,我已经拜了师父,念了拜师贴,怎能说话不算话?”
说着,青山挣脱小越儿,快步跑到太寅道人身旁站着。
小越儿似乎遭到了背叛,气愤地说:“青山,你怎么不听话?”
太寅道人笑道:“好徒儿!”
小越儿对太寅道人说:“臭老道,你别得意,我弟弟要是少了一根头发,你看我怎么收拾你!”
“三日后,你来数他的头发,少一根,贫道任凭你收拾。”
卓妍压住心口的怒火,拂袖转身,道:“越儿,走吧,别跟他胡搅蛮缠。”
卓妍抓住小越儿的胳膊,带着女儿大步离去。
太寅道人将拂尘甩到背后,笑着说:“有其母必有其女,果然是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