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请道长多多包涵
009请道长多多包涵
卓妍走回禅房,心情依然没有平复下来。
进了禅房,努力收回心神,就听到尚书夫人笑吟吟地说:“太寅道长,我这孙子,日后就拜托了!”
又听另一个欢快的男子声音说道:“夫人放心,贫道既然收下小衙内,便有师徒之缘,自当用心教养。”
“是是是,那我就放心了。”
卓妍猛然抬头,竟然看见那黄袍道士坐在正上方,四肢舒展,脸上满是笑容。
那既不是礼貌客套的笑,也不是出家人慈悲和善的笑,这笑容放荡不羁,更有一种脱于世俗的放浪。
卓妍立即站住了脚。
秀姑跟在卓妍身后,等看见黄袍道人坐在屋里,也立马怔住了,直直地朝黄袍道人打量,想看看他到底是不是失踪多年的童三郎。
卓妍惊诧地看着这一幕,这黄袍道人,竟然就是儿子要拜的师父!
卓妍有些不敢相信这一幕是真的,这是什么世道轮回?十三年前不欢而散,十三年中各自为生,十三年后,他们竟然会以这种方式重逢?
她望望地上跪着的儿子,望望旁边站着的女儿,再望望面带笑容的黄袍道人,心口忽然有些滞闷。
这些年里,卓妍始终背负害得童三郎下落不明的罪责,童大郎为了报复她,不惜陷害她入狱,让她心中始终有个疙瘩。
如今童三郎终于回来了,她终于能解除这个背负了十三年的罪名。
尚书夫人只顾着跟这位黄袍道士说话,没有注意卓妍进来,她对孙子吩咐道:“青山,再给师父叩头,从此以后,跟着师父修行,可以永葆健康。”
青山彬彬有礼地说:“是,徒儿拜见师父。”
黄袍道士呵呵一笑,道:“乖徒儿,不必多礼,快起身。”
婢女忙上前搀扶青山起来。
尚书夫人转脸看见卓妍,笑着说:“小娘子,快来看,这位就是太寅道人,从终南山来的得道高人。”
卓妍这才再次迈着步子,盯着这位太寅道人,努力作出镇静的样子。
太寅道人也抬头去看卓妍,依然面带微笑,不动声色。
太寅道人朝卓妍点头微笑,眼神中没有丝毫异样,哪怕一丝一毫的迟疑或者惊讶都没有,仿佛真的只是看见一个陌生人。
卓妍又有些怀疑,难道真是自己看错了?
二人匆匆照面以后,尚书夫人又拉着小越儿的手,颇有些自豪地介绍道:“这是我孙女小越儿,快十三岁了。越儿,你也来拜见道长,以后,他就是你弟弟的师父了。”
卓妍的心提了起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太寅道人的表情。
太寅道人将目光转向小越儿,仍然是那副笑容,神情丝毫未变。
小越儿没有像青山那样立即跪拜,而是直直地望着太寅道人,语气天真地问道:“那我拜了你,你会教我飞檐走壁的功夫吗?”
要是寻常人家的孩子一上来就这么问,肯定要受到大人斥责,但尚书夫人宠爱孩子,听小越儿这么说,反而呵呵笑了,摸着小越儿的手,道:“越儿啊,哪有人会飞檐走壁的功夫?”
小越儿完全不怕生,煞有介事地对尚书夫人说道:“阿婆,我都看见了,神仙真的会飞檐走壁,青山,你说是不是,你也看见了对不对,我娘也见了,秀姑也见了!”
青山跟着附和:“对,师父真的会飞!”
“喏,阿婆,我没骗你吧。”小越儿道。
太寅道人捋了捋胡子,哈哈笑起来。
尚书夫人一脸宠溺地看着两个孩子,又略带歉意地对太寅道人说:“道长,孩子说话天真,请道长多多包涵。”
“无量天尊!”太寅道人抑扬顿挫地念着道号,十分大度地说,“无妨,无妨。”
卓妍始终望着太寅道人,见他笑的没心没肺,忽然记起童三郎曾经跳上她的墙头,对她说过的胡言乱语,扬言他决不会去写休书,她永远是他的人。并且,他还要卓妍为她生孩子,一直生到生不动为止。
说完这话,童三郎便跳下墙头,大笑着走了,那笑声,和这太寅道人的笑声简直一模一样,只是声音变得粗沉了许多。
当年童三郎说过的疯话,隔着十三年的风风雨雨,竟然令人产生沧海桑田之感。
卓妍终于把目光从太寅道人的脸上挪开了,低头看看自己的两个孩子,想到她和沈毅松生的儿子,居然阴差阳错拜了她的前夫为师,心中又有些忧虑。
虽然太寅道人似乎完全忘记了前尘往事,但谁能保证他真的放下往日的恩怨,卓妍不敢拿孩子开玩笑,假如事先知道要拜的师父是她的前夫,她绝不会答应。
想到这,卓妍开口道:“道长……”
卓妍一开口,所有人都看向她,包括秀姑和尚书夫人,还有太寅道人。
太寅道人看着卓妍,目光清淡平和:“无量天尊!施主有何赐教?”
卓妍道:“不敢说赐教,只是听说道长是安定郡王的师弟,是吗?”
太寅道人捋着胡须,点头道:“不错,安定郡王,的确是我师兄。”
“所以,道长当年出家时,是由安定郡王领路,拜在道家门下?”
太寅道人捋胡须的动作停顿了一下,而后把手放了下来,笑道:“可以这么说,莫非施主认识贫道的师兄?”
“有过几面之缘。”卓妍淡淡地说,“当年我女儿满月酒宴上,安定郡王就是座上宾。那时候,他还不是郡王,别人都称他“赵师兄”。”
太寅道人笑了几声,而后连连点头:“无量天尊!原来如此,我师兄是俗家弟子,修行却比我们这些入门弟子还高。”
小越儿听到母亲这么说,觉得很稀奇,问道:“娘,我怎么从没听你说过,我刚出生时,赵师伯就跟我爹关系那么好了,也难怪赵师伯每年都要祭拜我爹。”
小越儿的话,让旁边的人无法接茬。
虽然京城许多人都知道小越儿并非沈毅松亲生女儿,但谁也不敢向外宣扬。所以,到如今,小越儿都认为她是沈家的亲生孩子。
卓妍没有理会小越儿,继续说道:“既然道长是安定郡王的师弟,那犬子拜在道长门下,也算是亲上加亲,道长一定要多加照顾。”
尚书夫人并不知道内中缘故,没有听出卓妍的话外之音,跟着说道:“是啊,道长,我这孙子,身子并不很好,请道长一定要多多照顾。”
“无量天尊!”太寅道人单掌立于身前,口宣道号,“施主放心,若是与道家有缘之人,我必度化他,若无缘,谁也强求不来!”
太寅道人一副无愧于心的泰然神色。
太寅道人的回答,让卓妍觉得仿佛一记拳头打在棉花里,难道他真的忘记了所有前尘往事,还是他故意装腔作势?
卓妍真的能放心把青山交给他吗?
在卓妍思考的时间,尚书夫人十分热络地说:“那是当然,今日拜见道长,十分匆忙,还请道长选个黄道吉日,在此做个道场,好正式行拜师之礼。”
太寅道人伸出右手掐了掐,口中低喃一阵,道:“七日后乃黄道吉日,施主可带小衙内过来正式行礼。”
“好好好……”尚书夫人满口答应,“既然拜了师,虽然还没正式行礼,道长日后直接叫他名字即可。因他父亲名字里有个“松”字,他父亲走的早,所以取名青山,道长以后直接叫他青山就好。”
太寅道人点头:“嗯,青山常在,这名字起的好。”
“多谢道长……”尚书夫人又抬头寻找卓妍,“小娘子,回府以后,让府里送一百贯钱来,好让道观摆个道场,让青山正式拜师。”
“是,夫人,我回去就办。”卓妍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