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章 弹劾(1 / 1)

大宋刁妇 青阁酱 1784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078章 弹劾

  078弹劾

  乔十二捡了条性命,伏在地上嚎啕大哭。

  账房跑来拉扯他,示意他快藏起来,万一对方杀个回马枪,他还是有危险。

  乔十二听了,抹了眼泪鼻涕,慌乱之中不知该藏到哪,后来众人商议,决定报官。

  于是,乔十二关了铺子,在所有伙计的陪同保护下,来到官府。

  见到张府尹,乔十二又一顿痛哭。

  众人添油加醋说了沈指挥到铺子里打人的事,张府尹听了之后非常震惊,他原担心沈指挥会干预这桩案子,没想到事实比他预想的更严重,沈指挥居然逼迫乔十二认罪!

  张府尹把孟判官叫来,孟判官听了之后,感到不可置信。

  孟判官与沈指挥不算陌生,私底下常常见面,沈指挥向来是个恪守礼法的人,不会胡来,怎么卓妍的案子,竟然让他迷失了心智,堕落到这种地步?

  “怎么办?这案子,立还是不立?”张府尹没了主意。

  私下里逼人认罪,这事可大可小。

  若是他们忌惮沈家在朝廷的影响力,而有意偏袒沈指挥,大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按照打架斗殴的普通案子处理,对沈指挥几乎没有影响。

  如果他们要故意为难沈指挥,把这件事与卓妍的案子牵连上,那问题就严重了,这可是干扰司法、蓄意伤人的重罪。

  而且涉及到朝廷官员的案子,一律交由大理寺来审理。

  对大理寺来说,他们习惯审理重大案件,也见多了违反律法的官员,似沈指挥这等官职,大理寺根本不放在眼里,也不会给你面子,一律往重里判,弄不好,还要牵连沈侍郎。

  一向干脆的孟判官也犹豫起来。

  张府尹恨铁不成钢地叹息一声:“沈家父子向来谦和有礼,人缘很好,沈指挥怎么偏偏在这件事上犯糊涂,这让人如何是好?”

  沈指挥不知道他给张府尹和孟判官出了多大的难题,他们有心包庇,但那违背了自己为官的良心,有负于朝廷的信任。

  但若真的公事公办,把沈指挥交给大理寺,那结果就不是他们能预料的了,也许沈指挥就此前途尽毁也说不准。

  二人犹豫不决,这一拖,就是好几天。

  奇怪的是,沈指挥这几天没有再出现,也没再过问这件案子,只是卓妍的哥哥每天来询问几次。

  这一拖延,其实已经表明了张府尹和孟判官的态度,他们不愿沈指挥误入歧途。

  既然沈指挥没有再出现,那就证明他已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并且改过自新,这让张府尹和孟判官都松了一口气。

  可是,事情偏不凑巧。

  张府尹与孟判官不愿为难沈指挥,被打的乔十二却恨透了沈指挥与卓妍两人。

  乔十二四处宣扬卓妍与沈指挥如何狼狈为奸,一个仗着另一个人的官职胡作非为,另一个无视朝廷法纪,胡乱打人,把两人贬损的一无是处,新仇旧恨一起说了出来,包括沈指挥如何在楼梯上把他绊倒,卓妍如何当着开封府尹的面打他。

  加上之前卓妍与沈指挥的确有许多不清不白的往事。一时间,流言蜚语甚嚣尘上,这些话,自然传到部分官员耳中。

  不巧,这些闲话传到一位监察御史的耳中。

  监察御史,正八品,官职不高,但是权限极大,专门监察百官、纠正刑狱,即便是二品的宰相,若有任何过失,监察御史也会上书弹劾。

  这位监察御史听到民间传言,听说沈指挥勾结民间女子,不仅伪造交子来骗钱,事发后还上门打人,逼迫别人来顶罪,立即坐不住了,暗中差人到开封府打听。

  这一打听,果然听说府衙的监牢里关了一个伪造交子的女子,这岂不是坐实了外面的传言?

  这些监察御史平日以找茬为己任,如今碰到沈指挥犯了这么大的过错,怎能放过?

  这一日在皇宫大庆殿举行朝会,皇帝稳坐龙榻,百官以官职大小立于堂下,参知政事(宰相)站在最前面,众人议事已毕,这位监察御史举笏出班,躬身说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众人见是监察御史,就知道又要弹劾朝中官员了,于是人人警惕,担心这次弹劾会波及自己。

  “何事?”皇帝问道。

  “臣听闻民间百姓盛传,乃骁骑军指挥使勾结民间刁妇,那刁妇倚仗沈指挥的权势,行事霸悍,伪造交子,被官府揭发后拒不认错,沈指挥竟然逼迫一无辜之人认罪,那人不同意,沈指挥竟然殴打那人,此事在民间传的沸沸扬扬,臣以为,沈指挥目无王法,是给陛下抹黑,使朝廷失信于百姓,请陛下明察。”

  沈侍郎正站在人群之中,听到监察御史弹劾的人居然是自己的儿子,觉得不可思议。

  等听完监察御史的话,沈侍郎只觉得眼前一黑。

  恰好身旁的人早已暗中瞄了沈侍郎几眼,见沈侍郎身子摇晃,立即搀扶着他,沈侍郎才勉强站住。

  张府尹也立在百官后面,听到监察御史弹劾沈指挥,知道此事已无法掩盖,只等时机合适,就要和盘托出。

  皇帝原本有些疲惫,一听到沈指挥居然做出这种荒唐事,立马来了精神,他瞪大了眼睛,问道:“真有此事,御史大人可知此事轻重?”

  “此事确凿,臣不敢妄言!”

  皇帝听监察御史言之凿凿,心下又惊又疑,低声自语道:“沈指挥一向正直有礼,怎么会做出这种事?”

  张府尹知道,此事早晚查到开封府那边,与其等着皇帝查问,不如自己趁机交代。

  于是走出朝班,举笏说道:“启禀陛下,御史大人所说,确有其事,只不过民间百姓蓄意夸大。”

  于是,张府尹将那桩交子造假案的来龙去脉说了,也如实禀报沈指挥的确怀疑是别人栽赃。

  只不过沈指挥的怀疑是错的,开封府已经调查过,乔十二与造假案没有任何关系。

  众人听说,知道此事是真的,所有人,尤其是沈侍郎,都感到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