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休假(1 / 1)

白富美六零年代创业史 诵持 3283 汉字|3 英文 字 3个月前

第32章 休假

  镇供销社,杜秋月还在控诉香皂烂脸。

  校嘉华打断她,“所以,这位大姐,你的诉求是什么?”

  “退货,赔钱!赔我医药费、误工费……”杜秋月下意识看了一眼钱玉珠,“最少赔我五十块!”

  于小莲忍不住:“狮子大开口啊?”

  “再加二十块,精神损失费!”

  于小莲懊恼地看着校嘉华,“社长,她就是故意来找茬的!”

  校嘉华倒觉得,这人要钱不是目的,而是想毁了供销社的声誉。毕竟,生意做不好,她这个社长首当其冲。

  校嘉华示意大家先冷静。

  她对闹事的女人说:“行啊,如果真的是我们货品的问题,别说七十块,赔你一百块也行。”

  杜秋月眼睛一亮,这么好说话,早知道就多讹点钱了。

  校嘉华:“当然,如果不是香皂的问题,你也要赔付供销社的误工费、名誉损失费……”她看了眼于小莲,“以及我员工的精神损失费。”

  “啊,那得赔多少?”

  “三百起步,上不封顶。”

  “这么多?”

  “不止。”

  校嘉华面向店里的顾客,大声宣布:“各位,请你们做个见证,如果最终证明,我们是被诬陷的,那么今天的香皂一律半价!做为耽误大家时间的补偿。”

  半价?

  这句话让四周静了静。下一秒,看热闹的人,立即把心偏到了供销社这边。

  谁不想半价买香皂呢?那得省多少钱!

  “同志,半不半价无所谓,我主要是相信供销社的人品!”

  “是啊,香皂我们全家都在用,根本没毛病。”

  “这女的挺眼熟,哟,不就是以前二煤厂的杜秋月吗,看把她闲得!”

  ……

  吃瓜群众议论纷纷,就算事情传出去,获利者也只会为供销社说话。

  失了“人和”,杜秋月没那么理直气壮了。

  “哼,你们仗着人多,欺负我一个下岗妇女,有什么了不起?”她硬撑。

  三四个社员全部下场,有的据理力争,有的维持秩序,还有的照看货品,以免被人顺手牵羊……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孙淑芝拉了拉校嘉华的衣角。

  这个新社员平时谨小慎微,不爱说话,只知道埋头苦干。此刻,她脸上欲言又止。

  校嘉华微微俯身,孙淑芝上前耳语,“社长,我认识这人,她是刘大通的小姨子,也在二煤场上过班,去年就下岗了。”

  刘大通?耳熟,不就是镇供销社原来的社长吗!

  校嘉华不由感慨,这刘家的亲戚,真是一个比一个极品。

  钱玉珠站在旁边,急忙避嫌:“看我干啥?我大舅的小姨子,平时不来往,我跟她不熟!”

  “刘二梅呢?”

  “仓库理货呢。”谭桂香在身后答。

  躲得够快,校嘉华倒不介意。这刘二梅明显是长了教训,宁愿躲着极品,也不敢得罪社长。

  杜秋月见孙淑芝认出自己,知道她胆小怕事,故意针对她:“姓孙的,别乱嚼舌根,咱俩可不一样,我男人是煤厂的安全主任,你男人就是个下煤窑、干苦力的!”

  孙淑芝过去被她欺负惯了,咬着唇不敢言语。

  校嘉华喝斥她:“你跟淑芝姐当然不一样,她下岗再就业,如今是供销社的会计,自食其力。而你,不过是个收黑心钱的寄生虫!”

  她安慰孙淑芝:“别怕,有什么事,我这个社长担着。”

  “大伙都听听,供销社的社长骂人了……”

  杜秋月喊着,孙淑芝终于鼓起勇气回怼:“骂你怎么了!认识的人谁不知道,你一到四五月,就飞絮过敏,脸上出红疹。去年这个时候,你还讹过国营饭店,说人家饭菜有毒,收了不少钱……”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去年,国营饭店食物中毒闹得人心惶惶,没想到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

  “柳絮过敏?这好办,咱们去药店查查,她最近有没有买过敏药,就知道了!”梁高峰终于在这台女人戏里,提出了一点建设性意见。

  “查什么查,我的脸就是香皂害的!”

  话虽这么说,杜秋月的表情有些紧张。

  这时,左学军从外面跑进来。

  小正太急得满头大汗:“笑笑姐,人我请来了……”

  两名公安同志跟在后面,扶着腰喘气:“害,这么急,我还以为失火了!”

  “同志,是我报的警。”

  校嘉华抢先解释:“我们供销社好好的,这个杜荣秋上来就讹人,说三天前,用我们香皂烂了脸。她严重污蔑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公安同志,你们可得做主,还我们公道!”

  公安同志询问原委,围观群众都向着供销社说话,加之对方有“前科”,心里很快有了判断。

  他们看向杜秋月:“同志,我们会派人去药店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你先跟我们去趟派出所吧。”

  杜秋月慌了,没想到公安会介入。一般人遇到这事,不都是藏着捂着,生怕闹大吗?

  她求救地看了一眼钱玉珠。

  .

  闹了一上午,杜秋月最终没被公安带走。

  刘大通不知从哪得到消息,骑着永久自行车,赶到了供销社。

  校嘉华很惊讶,刘镇长当初不是说,这位老社长,扭伤了脚筋,一直在家休息吗?看样子,他早就康复了。

  更意外的是,刘大通比他的极品小姨子更讲理。

  他掏出一包药,丢给小姨子:“秋月,这是你上周买来,落在娘家的扑尔敏。”

  扑尔敏,敏感人士居家旅行、生活必备的抗过敏良药。

  显然,杜秋月一周前就出现了过敏症状,却说是三天前使用香皂害的……真相不言而喻。

  杜秋月哑口无言。

  钱玉珠总算回应她的视线,帮忙挽尊:“呃,大水冲了龙王庙啊。杜同志,会不会是你用香皂的时候,忘了吃药,病情加重,所以误会是香皂的问题呢?”

  杜秋月反应很快,急忙借坡下驴:“是是,公安同志,瞧我这记性,都是误会,误会!”

  校嘉华呵呵:“杜同志,药不能停啊。”

  刘大通帮理不帮亲,他对公安说:“同志,我这个小姨子,故意讹诈供销社,法制观念薄弱,你们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校嘉华暗叹,这位原社长,作风还挺正派,竟然大义灭亲。

  杜秋月气疯了。

  “刘大通,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你的工作?你在家躺了三个月,一分钱不挣,全靠我姐养着你!你不帮我,我姐要是知道了,铁定跟你离婚!”

  这觉悟,公安都看不下去了,直接把人铐走,带回所里上思想品德课。

  尘埃落定,供销社很快恢复了秩序。校嘉华从仓库增调了几十块香皂,兑现诺言,半价销售。

  花钱让利她是不怕的,不出半天,口碑和广告效应就会回笼,带来更多客户。

  刘大通看着疯狂抢购的人群,主动走到校嘉华面前。

  “校同志,对不住,我家人给咱们社惹麻烦了。你是个好社长,我自愧不如。”

  其实年初,得知自己的工作被一个十八、九岁的小媳妇暂代时,刘大通心里是不服气的。

  他躺在病床上,等着看校嘉华的笑话,看她把供销社弄得一塌糊涂。

  然而,不到一个月,供销社的营业额就翻了两番,她还惩罚了偷鸡摸狗的刘二梅。

  他也知道,自家二妹爱占小便宜,总是捡一些没人要的货底、残品。供销社没有盘点,他没想到刘二梅会这么大胆,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后来,他脚伤养好了,想回供销社上班。三弟刘镇长却委婉建议他,重新找工作。

  社长的位置,需要能者居之。

  他想去供销社理论,却远远撞见《先进日报》的记者下来采访,这是他在职期间,从未有过的荣誉。

  刘大通就这样打消了争抢的念头,唉声叹气回到家里。

  直到今天亲眼所见,他才解开心结:“校同志,你是好样的。我小姨子的话,请不要放在心上,你比我更适合当社长。”

  刘大通走到院子,踢开车后轮支架,打算离开。

  校嘉华却叫住他,笑意盈盈。

  “刘社长,既然脚伤养好了,您什么时候回来上班?”

  咣当一声,自行车激动倒地。

  .

  杜秋月的事解决了,拱火的“内贼”也不能放任。

  傍晚下班时,校嘉华单独把钱玉珠留下。

  “往后,你不用来上班了。”

  她冷冷地宣布。

  钱玉珠大惊:“什么,你敢开除我?我大舅可是镇长!”

  “我不走。我每天按时上班,没有迟到早退,也没有偷过社里的东西,你凭什么让我走?就算你怀疑白天的事跟我有关,你哪只眼睛看到了,有什么证据?”

  事情做得秘密,封口费也提前给了不少,钱玉珠确信,杜秋月不会供出自己。

  校嘉华摆摆手,“姑娘别激动,我这么做也是为了你好。”

  “为我好?”

  “嗯,只有你离职,你心心念念的梁知青,才会接受你的心意呀。”

  校嘉华隐去了蔡小菊和马翠翠的名字,把梁高峰的情史,简明扼要地告诉她。

  “你是说,梁知青不接受工作恋爱,只有解除同事关系,他才会愿意跟我处对象?”

  “从事实角度分析,就是这样。”

  毕竟当初,梁高峰是知道自己会调离青河村,才向两名女知青示好的。

  钱玉珠半信半疑,“你不是想赶我走?”

  校嘉华笑得磊落:“你一心攀高枝,对顾客爱搭不理,我当想赶你走。可你后台这么硬,我只能期待你和梁知青双宿双飞,早日去县城,做金凤凰喽!”

  渣男贱女天生一对,别去祸害旁人了。

  钱玉珠存着心眼,回到家里,第一时间拜托亲友,打听梁高峰在青河村的经历。

  农村和乡镇隔着大山,流言传来传去,早变了味。更何况,钱玉珠一个黄花大闺女,有些事无凭无据,不能说得太直接,都怕污了她的耳朵。

  于是,一个风流贵公子的形象,反而更让她激起反骨。

  很快,钱玉珠不顾家人反对,主动辞了供销社的工作,一门心思扮演田螺姑娘。

  不战而屈人之兵。

  梁高峰以为钱玉珠辞职,是因为杜秋月的事。却没想到,她是为了自己。

  他每天回宿舍,享受佳人殷勤,倒也不敢轻易逾矩。毕竟对方是镇长外甥女,闹出事来不好收拾。

  他可没忘青河村的教训。

  可是渣男的心也是腐肉长的,他越是动摇,就越想找校嘉华表“衷心”。

  校嘉华完全不给他单独说话的机会。

  一个眼神都不给。

  .

  有孙淑芝和左小军在,供销社人才储备充足,钱玉珠的离开,并不影响供销社的运转。

  不仅如此,校嘉华还把刘大通请了回来。

  起初,刘大通是犹豫的。供销社有人数编制,他担心自己回来,是占用外甥女的工位。

  校嘉华却说:“怎么会呢,您回来继续当社长,暂时顶替我的位置!”

  “那怎么能行?大家不会同意,刘三德也不会同意。”刘大通宁愿当个售货员。

  “你回来,运营模式照旧,只要稳住营业额,刘镇长不会反对的!”

  校嘉华猜得没错,在确保GDP不下滑的情况下,解决自家大哥的工作问题,刘镇长也双手赞成。

  但是……“你说什么?你要休假一个月?”

  电话里,刘镇长惊讶得差点吞掉听筒。

  他实在想不明白,急忙劝她:“校同志,工资低可以再加,距离远可以给你分宿舍,但是思想不能滑坡啊,工作还是要继续干!有什么困难说出来,我帮你解决……”

  校嘉华微笑:“刘镇长,这事您真解决不了。我有两个孩子,您总不能帮我带娃吧?”

  是的,忙了这么久,她一直想给自己放个暑假。

  校大宝和小石头需要她。

  还有蔡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