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面见甘罗(1 / 1)

铁血振秦 秦云汉雨 4508 汉字|6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一百一十四章 面见甘罗

子婴挥手制止了正欲往内通禀的上卿府近侍,用食指在嘴唇上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子婴默默地站在花园宫门之外,肃容而立。

一阵清凉的风吹拂掠过上卿府后花园,那片小竹林摇曳生姿。

竹叶的“沙沙”声和着园内小亭处传来的古筝曲子,让人听来有一种浑然忘我的感觉。

子婴细细分辨着曲调,隐约听出来这是那首流传千古的名曲——《高山流水》。

子婴闭上眼,深吸了一口园内冰凉的空气,让自己的身心浸润在这优美的曲调之中。

听了一会儿之后,子婴微微叹了口气,心道:眼下秦国的形势是百废待兴而千头万绪,自己心乱如麻,是无论如何也融不进这所谓"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的美好意境之中。

正在此时,悠扬的古筝之声戛然而止。

小亭内一个中年男子浑厚的声音传了到了子婴的耳中:“曲调渐趋高亢,必有贤士偷听。请您现身吧。”

子婴微微一笑,心道:我本以为这种桥段是后世的罗贯中这样的小说家杜撰出来的,原来还真有其事。

子婴正了正自已的仪容衣襟,跨步进了花园拱门。

他抬眼望去,只见院中小亭内一位年近五旬的男子身着一套雪白的袍子,端坐在盛放古筝的案几前,对着自己笑意融融。

子婴趋步来到厅下,对着这位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长者作揖施礼。

长者淡淡一笑,站起身来,走下小亭与子婴面对面立定后躬身施了一礼。

子婴寒暄道:“甘罗先生好雅兴,这么冷的天还能端坐此处,抚筝怡情。”

甘罗呵呵一笑,道:“让公子见笑了。只是我这么些年隐居终南山中,闲散惯了。今又被你拉回红尘俗世,不得已,闹中取静罢了。”

子婴也是一笑,道:“如此说来,是我强先生之所难了。罪过罪过。”

甘罗心知子婴这是笑谈,也随口调笑道:“岂敢岂敢。”

忽地,甘罗叹了一口气,道:“眼下大秦仅剩江山半壁,国势日益颓废,我其实已是心灰意懒。我本想坐守山中,不问世事。若不是看过你写来的言辞恳切的手书,是绝不肯出山的。”

子婴点了点头,神色也是一紧,道:“正是因为局势危如累卵,国家也正是用人之际,所以以先生的大才是万万不能湮没在深山之中的。如果有更多像先生这般的贤人放弃隐居避世的念头,出来为父王出谋划策,鼎定天下,该多好!”

子婴话锋一转,道:“若是先生觉得礼数不够周全,大可再回山中。我和父王三顾终南山之后,您再出山,钧意如何?”

“公子说笑了。”甘罗呵呵一笑,摆了摆手后,向子婴示意到亭中座谈。

二人隔着案几坐定之后,甘罗道:“始皇帝雄才伟略,气度不凡。我离他而隐居山中,是因为有李斯,蒙恬,蒙毅这样的才能出众的人辅佐,而当时天下大势已经非我大秦担当莫属。我这种闲散惯了的人,还是当闲云野鹤更为自在……”

午后的阳光暖暖地洒在二人的身上。子婴轻轻拂去飘散在筝弦之上的竹叶,静静地聆听着对面这位被后世称为先秦神童的长者的回忆。

“但始皇帝为政过于严苛,我大秦律例也太过严峻,十税其六七的税率更是让天下民不聊生。始皇帝天纵奇才,终其一生不过是强压住表层之下的星火。始皇称帝之后,已经是再也听不进去任何的良语诤言,我也就只得在山中自得其乐了。”

“始皇帝驾崩之后,二世名不正言不顺地当上了皇帝。他威逼当今王上,杀尽自己的兄弟姐妹,任由赵高乱政,依旧施行苛法重税。但由于其根基不牢,人望不足,这就直接导致了关东民众的反叛。先贤孔子曾说;苛政猛于虎也。关东叛乱,实际上是官府给逼出来的。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呵。”

子婴微微颔首道:“始皇帝治下的大秦,的确让民众难以维持基本的生计。而二世治下的大秦实在是一片昏暗,换作稍微有点良心的人,也不会委身在当时为官出仕。”

甘罗见子婴对自己直言指责始皇帝的过失并不以为以下犯上,反而深表赞同,他在心中对子婴的正面评价又多了几分。

甘罗继续说道:“我见国运堪忧,一发不可收拾,索性就不再问世事,一门心思在山中研读起黄老之说。冀求他日能得道飞升,脱离这混乱不堪的俗世。”

子婴微微一笑道:“先生在始皇帝为秦王之时就是我大秦的上卿。您身为大秦的重臣,今有明君在上,理应放弃这种想法,助我大秦再次匡正天下,为大秦的百姓找出一条能安居乐业的新路啊。”

“诚若如公子所说,若秦王果然能以天下百姓的安居乐业为己任……我磨掉身上的懒散习性,为大秦的万事基业出把力,定是情理中事。”甘罗坐直了身子,向子婴拱手道。

子婴见自己在因势利导之下,难得地说动了甘罗要尽心为复兴大秦出工出力,不禁有些激动。

他微微向前俯下身子,用手握住甘罗的衣袖,说道:“我向先生保证,父王为政绝对有异于始皇帝和二世。”

“那好,微臣愿为秦王殿下与公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甘罗一揖及地。

子婴连忙站起身来,搀扶起甘罗。

甘罗意味深长地看着子婴道:“公子,微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子婴一愣,道:“婆婆妈妈不是甘罗先生的个性,您有话但讲无妨。”

甘罗道:“公子有祸,祸在萧墙之内也。”

子婴眉头一皱,心中已明白了甘罗所指。

甘罗见子婴默然不语,道:“前几日大殿之上,公子兴议恢复谥法,为的是替先王后争取一个名分。但朝堂之上竟有许多人不理会公子的一片苦心,出言反对。公子应该知道是何缘故。”

子婴暗暗咬了咬牙,道:“收人钱财,替人出头。”

甘罗点了点头道:“公子来咸阳这么久,看来河套那边有人挖您的墙角挖得够狠,出的本钱也够多。”

子婴苦笑一声,道:“先生的消息不可谓不灵通。既然先生如此高瞻远瞩……愿先生教我。”

甘罗眼珠一转,道:“既然我答应出山,当然不能再做瞎子和聋子。我希望复兴秦室的大业能由公子从当今秦王殿下的手中传承下去,而不是被那些只知勾心斗角的人物拿捏。”

“公子现在要做的是,多立军功,将军队握在手中!”

“您是说……”

“说服章邯,投奔你的旗下!”

子婴暗暗咂舌,心道:行家一出手,就只有没有——甘罗的眼光果然兼具毒辣与独到。

“公子建功立业于外,我与李斯在朝中把表面功夫做足。希望他日公子凯旋之日,就是公子得成大业之时。”甘罗的话中满是鼓噪的意味。

子婴心中一团乱麻,他木然地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经过一阵尴尬的宁静之后,子婴随口一问,道:“先生的消息如此灵通,可知诸位大臣商议之后,我母后的谥号是什么?”

“故孝慈安王后。”

“慈安?”子婴不禁失声惊呼:开玩笑吧?我娘是慈安,那么那婆娘不就是慈禧?

子婴紧握双拳,不理会甘罗投来的差异目光。

他恶狠狠地说道:“老子不当光绪,也绝不给那个女人当慈禧的机会!”!~!

..

终章 决意出关

翌日早朝。。

子婴第一个出列,向秦王扶苏启奏。

在众位大臣诧异的眼光中,子婴提出的要求是——领兵5000出函谷。

目的有二:一,说服章邯及部将放弃对朝廷三心二意的态度,为朝廷尽忠;二,防范江东叛军包抄章邯王离军的后路。

当子婴把这两点说出以后,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以曹腾为首的原咸阳驻守势力的反对意见最为激烈。

曹腾旗帜鲜明地指出:子婴公子是秦王殿下的长子,是秦国大统的继承人之一。公子是千金之躯,不可以以身犯险,去态度不明朗的章邯军中;况且以江东叛军新败的情况来看,公子也并无非去不可的必要。

以唐宁等原河套文官为首的一派在得知子婴的意思后,在短暂地沉默之后,立即对子婴大吹大捧。唐宁说子婴公子英武无双,如果能去关东收服章邯的骊山军,对朝廷来说有大大的好处。如能将章邯军正式拉进朝廷旗下,依仗着函谷之利,朝廷对上关东的反叛势力,可攻可守,进退自如。

以李斯,顿弱,郑田等为首的首辅重臣,面对吵得不可开交的“出关”与“反对出关”的两派,摆出一副默然置之的态度。

端坐朝堂正中的扶苏在惊诧于子婴不给自己提前打招呼,就自行要求出关的请求大惑不解之后,将目光投向了拜为上卿,即将晋位右丞相的甘罗身上。

“甘爱卿,寡人想听听你对子婴出关一事的看法。”

甘罗闻宣,忙出班启奏:“臣以为,公子出关,对朝廷有利。虽然有些许风险,但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不去做。”

“蒙恬将军领兵北拒匈奴,李信将军屯兵灵渠震慑赵佗,章邯麾下的十余万骊山军是朝廷不能不倚重的力量。”

“而章邯对朝廷的态度,向来不明朗,只是一味地向朝廷要粮要饷。如果任由其继续如此,一旦章邯举旗反叛,关中哪有可用之兵以却之?”

“大公子以殿下长子之尊出关招抚,一来是给足了章邯的面子,二来是足以显示朝廷的诚意。”

“有此两点,假如章邯还有一点点心向朝廷的意思,我们就有将骊山军重新归入朝廷编制的机会。”

……

甘罗的一番慷慨陈词,说得扶苏嗟呀不已。

李斯见时机成熟,轻咳一声之后,出列奏道:“臣以为,甘上卿所言句句在理。大公子为天下计,不顾个人安危,殿下理应成全。”

“臣附议。”

“臣亦附议。”

顿弱与蒙毅也站了出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曹腾等反对子婴出关的人,顿时成了少数派。

……

扶苏见朝堂之上,支持子婴出关的意见占据了绝对的上风,一时之间摸不着头脑。

无奈之下,扶苏只得宣布:今日庭议暂时到此为止,待明日再做决断。

……

午时,咸阳宫偏殿之内。

扶苏心浮气躁地来回踱了几步之后方才站定。他面带不悦地向子婴道:“这么大的事,你为什么不提前和我商量一下?你可知道你是大秦的第一继承人!你竟然要以身犯险……你究竟在想什么!”

子婴盯视着扶苏,淡淡地说道:“只要没有定下来,一切都还有变数!”

扶苏眼睛瞪地溜圆,他怒道:“你……什么意思?”

子婴继续用那种淡然的语调说道:“您应该看得见,今早朝堂之上那么多人希望我出关的意思您还不明白么?父亲,其实我出关,是不想见刚刚稳定下来的咸阳政局又重现动荡。”

扶苏喘了几口气,说道:“我儿的一片苦心,我当然明白。但我毕竟还是这大秦的大王,我自信能镇得住一切!”

子婴幽幽一叹,道:“父王您的为人儿臣很了解……但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何况是许多利益纠葛在一起的帝王之家……就我所知,那人为了不让我成为太子,居然舍弃了唾手可得的王后之位。”

“这……”扶苏面露难色。

子婴见扶苏无语以对,向前进一步,躬身说道:“为了大秦的江山千秋万代,也为了您有一个更好的整顿内政的环境……所以,我恳请大王派我出关!”

……

上元节当夜,咸阳大街上人流往来如织。

子婴牵着雪云的手意兴阑珊地在大街上闲逛,几名神色淡然的护卫在两人附近恰到好处地进行着警戒和护卫。

“非走不可么?”雪云的眼中已经泛出一层淡淡的水雾。

子婴不忍将眼光投向身边的爱人,他仰望着天空中如轮的明月,淡淡地说道:“与其在咸阳与人勾心斗角,倒不如在战场上和敌人厮杀来得痛快。”

雪云轻咬嘴唇,迟疑了一下,说道:“你倒是痛快了,那我和诸位姐妹怎么办?”

子婴身子一怔,道:“等我回来,把你们都娶进来。”

雪云恨恨地掐了子婴臂膀一记,嗔道:“你又没正经!你要知道,此去关东,绝非一番坦途。章邯的态度不甚明朗,他手下的两位大将又是野心勃勃。万一……”

子婴撇过头来,向雪云淡淡地说道:“没有万一。倘若真是天命在我,即便是龙潭虎穴,我也能全身而退。倘若我命数仅仅如此而已,那还和那才雄势大的韦夫人斗什么斗?让由广当太子,我一死百了好了。”

雪云愣愣地看着子婴,嘴中嘟囔着:“你就是个恶赌鬼!总喜欢玩孤注一掷的把戏,从来不肯为自己留条后路!”

子婴毫不顾忌路人的目光,在路旁一把将雪云拉在怀中,轻声道:“身逢乱世,哪有什么真正的后路可以走?要么一步登天,要么被人踩在脚下。相信我,我一定行!”

雪云浑身一阵酥软,她抬起头,仰望着这个将要一生依靠的人,问道:“那你如何安排诸位姐妹?”

子婴一搓雪云的鼻子,笑道:“听你这口气,是不再反对我出关了。”

雪云白了子婴一眼,道:“我想拉住你,可你肯听么!快说吧,怎么安排!”

“你坐镇咸阳,搜集整理关东传来的消息情报。待我收服章邯之后,将来与项羽,刘邦正面对决之时,会用的着。”

“至于青梅,她勇武过人,可以助陆甲夫人训练一批能救死扶伤也能上阵杀敌的女兵。”

“而云薇就和董先一起培训我旗下玄甲军中有特长的战士们,将来战时,他们就是我的尖刀。”

“虞姬么,我就派他回到江东虞子期身边,在项羽身边当一个随时能起到作用的特殊人物。”

“而……青岚公主,她是个闲不住的人。就请她和陆甲一起为我招贤纳士,挑选骏马,为我将来建立起强悍的大秦铁骑而出把力。”

“至于其他人的调度,我全权委任给你,希望我再回咸阳之时,你已经为我打开了了更好的局面……”

雪云默默地听着,心中有些异样:违背云薇的意愿让她重新拿起杀人的剑,派虞姬去当奸细,派青岚培训骑兵用以将来对付匈奴……这么做是不是太没人情味?

子婴当即就察觉到了雪云神色中的异样,他轻轻吻了一下雪云的额头道:“你放心,我这些天逐一和他们谈过。他们都是志愿做这些事的。为了成功,有些时候是要做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就好象我不能不暂时离开你一样。”

雪云听闻子婴的辩解之时,不禁神色一黯。但当听到最后一句话时,心中的的纠结,顿时烟消云散。

她伸出右手的小指向子婴道:“那我们拉勾约定,你一定会回来。”

子婴微微一笑,抬手将小指与雪云扣在一起,向雪云道:“我保证,我一定会回来!”

已结局!~!

..

--(完)--

---------------------------用户上传之内容结束--------------------------------

声明:本书为看下书我要网(kxs51.com)的用户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正版,以上作品内容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