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新的危机(1 / 1)

穿越之陛下是个病美人 月微蝉鸣 2774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第31章 新的危机

  =====================

  文帝十四年,天大旱,人相食。帝命氏族以糜、豆代米、茶,不从者皆杀,睢阳血流十日,言称厉帝。百姓得粮者十之五六,人称仁帝。——《禹朝本纪·文帝传》

  易舒接过小太监递上来的净布,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今年的天气实在是太诡异了,热的惊人,就算他出行车架内的暗槽中存有冰盒,仅仅是入宫需要走上几步路,但也被晒得头晕目眩,浑身是汗。

  他稍微整理了一番,确认没有任何不敬之处,才在小太监的指引下走入殿内。

  大门打开,一阵冷风从殿内涌出,大量的冰块令整个大殿即使在酷夏也如春秋一般凉爽,殿内充斥着靡靡的丝竹之音,穿着暴露的西域舞姬正赤着脚在华美的地毯上舞动。易舒没有开口,只是站在一侧静静等待着。

  他之前曾听闻近日陛下得了一批来自西域的舞姬,很是宠爱,看来面前这位八成就是了。今年的大旱波及范围极大,草原、西域等地流民大举入关,和禹朝爆发了不小的冲突,不过这一切都和地处南方的蒙朝关系不大。残酷善战的异族自有禹朝士兵消受,这二者皆是蒙朝之敌,他们两相争斗于蒙朝而言百利无一害,他们自然可呆在禹朝后方,安然地享受这份由禹朝士兵流血换来的安宁。

  不过亦有关外贵族举家带着钱粮美人投靠,这位舞姬便是一位来自关外的贵族献上的。易安一边垂眸站立,一边细细思索在这过程中易氏究竟能获得多少好处。

  因为干旱带来河床水位的下降,易氏很多依赖水运的商业都面临着停产危机。他作为族长,必须思考在这过程中如何保存易氏的实力。

  蒙朝虽然气候更加湿润些,在这场大旱中受到的损失最小,但境内也出现了不少的流民。陛下亦派兵攻打,那些饥饿瘦弱又无组织和兵器的流民很快便溃败,但无论击溃多少次,那些流民就像是蝗虫一样除不尽,往往是刚压下一处的流民,又出现两处流民暴乱。

  大量农民抛弃了荒芜的土地背井离乡,蒙朝内氏族借此机会收拢了大量的田土和佃农,易氏也同样在这过程中大赚一笔,一年间易氏族产几乎翻了一倍!

  被迫卖身为佃农的百姓依附大家,虽然自此便成为了最下等的奴隶,但却获得了在大灾中生存的权利。易舒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任何不对,是他们这些世家的“慷慨”给了百姓活命的机会,也是他们这些世家的“远见”大大减少了蒙朝内流民起义的次数和频率。

  陛下自然知晓此事,但只要能保证世家不反噬皇权,对这些事他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毕竟,他们这些氏族和皇族,才是真正的一体。

  如禹朝小皇帝那般损氏族而养百姓做法才是异类,出了这么一个“自甘堕落”与贱民为伍的皇帝,禹朝在一段时间内成了蒙朝氏族每次清谈上必然会出现的笑柄。

  丝竹之音慢慢消散,那位眉目深邃的舞姬定格在一个极富有观赏性的动作上,她将自己年轻貌美的脸蛋露出,目光堪称大胆地看着上座的帝王。这与汉族姑娘普遍的内敛羞涩差异极大,反而激起了帝王的笑意。他轻轻挥手,一位侍者端来了一个小盘子,上面是一整套纯净如冰般的头饰。

  “禹朝传来的新东西,拿着玩儿吧。”

  那名舞姬看着那头饰中纯澈的宝石,自然认出了这就是近日在氏族中极为流行的净琉璃。净琉璃由禹朝出产,因其若冰般透明的样子而备受欢迎,世家称颂这宝石的纯洁透彻,用其制成玉佩等饰品戴在身上并以此自比的行为更是为其再次抬高了身价。

  那舞姬轻呼一声,又用一种惊喜又羞怯的眼神看着上座的帝王。她不见得有多喜欢这些饰品,但这些珍贵的饰品代表着帝王的宠爱,而帝王的宠爱,则是这些貌美又无根基的女子在后宫生存的依靠。

  帝王这次没有回话,舞姬看到了站在一旁的易舒,善解人意地表达了退场的愿望。

  等那名舞姬离开后,易舒才不再盯着地板发呆,缓缓抬起头来走上前去。

  “她是个聪明的女人,怪不得有着这般长相,还能从西域一路跑到蒙朝,跑到朕面前。”曲濯,蒙朝第四任帝王,一边轻笑着一边和易舒说道。

  “的确是个聪明的女子。”易舒松了口气,从曲濯调笑的语气中可以听出,那名舞姬虽然得宠,但并没有获得帝王的多少尊重和在乎。

  不过也是,毕竟,那名舞姬除了样貌身材与舞步之外,无法为容濯带来任何好处。身为一个帝王,他可以宠爱貌美的女子,但能位居皇后以及妃子之位的,只能是那些世家的淑女。

  “看看这个。”曲濯说着,递给易舒一张丝帛。

  易舒摊开一看,那是一个名单,被禹朝那位小皇帝在这几个月内杀死的世家子弟的名单。他大致数了数,惊愕地发现至少有四五十人,其中不少都是世家册中排名相当靠前的姓氏。

  虽然早有耳闻,但此时具体一看,易舒还是感到心惊。

  禹朝那位皇帝,他怎么敢如此对待世家?士与大夫共治天下,这天下可不是他禹朝皇帝一人的天下!

  “陛下,这……”

  “呵呵,论起胆子,你我都输给了那个刚刚加冠的小子啊。”虽然是夸赞的话,但曲濯明显是在暗地里讽刺苏洵行事过于鲁莽,“不过近日来,因违抗皇命而死的世家已经很少了。”

  易舒:“世家低头了?!”真是难以置信,骄傲的世家竟然会同意那种离谱的要求,在族产中种上劣等的糜、豆?在族产中种上这种贱民才吃的食物还有什么风度面子可言,而面子对于世家而言可是比性命还要重要的东西。

  “你没发现吗?这个名单中的人没有姓慕容的。有着慕容氏带头,其他氏族哪还有什么斗争的心思?”排名如此靠前的氏族都表现出来谨遵皇命的态度了,你们这些靠后的氏族再讲什么世家的排场,就有有点沽名钓誉的嫌疑了。

  “怪不得……”易舒点点头,“不过真是没想到,慕容氏居然会率先支持这项命令。”

  命世家放弃一部分用来来种植香料、茶叶以及精米的土地,紧急种上抗旱的作物,再由国家收购来赈灾,这自然是个听起来不错的主意。但真正实行起来却无比艰难,毕竟这对于世家而言是个有害无利的建议,而对于一国之君而言,为了百姓得罪支持他的世家也是得不偿失。

  毕竟,就算百姓死得再多,以他们的繁衍能力,没过几年总是会恢复原状的。反而,若是百姓繁衍数量过多,就该国君头疼如何去安顿他们了,毕竟整个国家中可耕种的土地是有限的,而且大部分由皇帝和世家把持。让他们再把田土吐出来?想都不要想。

  一时间易舒都有点怀疑禹朝的小皇帝是不是吃药吃太多,把脑子给吃坏了。

  他皱眉:“这样一来,禹朝虽经历干旱比我们严重,但由于禹朝提前收购了大量的粮食,再加上这些耐旱的作物,在合理的赈灾手段下,他们受灾的情况并不会比我们严重。”

  曲濯淡淡地看了易舒一眼:“是啊,白酒、白糖,可都是好东西呢。”

  帝王之威,仅仅是一眼,易舒便感觉一股寒意袭来。禹朝早春收购粮食时,易氏旗下的商号可没少发力。禹朝出产的白酒和白糖已经成为蒙朝氏族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就连皇宫中酒宴,也早就将往日寡淡的酒水换成了更加醇香的白酒。

  他们自然不会错过那次机会,毕竟当时干旱的迹象还不算严重,蒙朝内也没有严令禁止粮食交易,用不值钱的杂粮、陈粮换取白酒、白糖。只要能运回蒙朝,那便是成百倍的收益!

  而这就导致,后期蒙朝内虽禁售粮食,但走私之风屡禁不止。毕竟那样可怕的利润,足以让任何人铤而走险。

  一滴冷汗从额角滑落,易舒很想对面前的曲濯说一句,您当时明明也同意了这桩生意的!若是像禹朝皇帝一样未雨绸缪,在刚有干旱迹象时便禁止售卖粮食,又怎么会有今天的事?

  但帝王是不会出错的,出错的只有他们这些臣子。是他们没有规劝好皇帝,没有在今年春日便在大殿上死谏!

  易氏商贾起家,虽依靠联姻逐渐立于蒙朝朝内,但根基太浅,太容易成为被人推到前台的替罪羊。

  易舒知道,他必须要给面前的帝王一个说法。

  易舒深深一鞠躬,头垂得低低的:“此事,是臣等之过。”

  曲濯坐在上首,一只手撑着脑袋,面无表情地看着易舒。

  “……但陛下,虽然我们错失了一个进攻禹朝的机会,但同样还有一个全新的机会出现了。”

  听到这话,曲濯才好像有些感兴趣般微微抬眸:“哦?”

  【作者有话说:哎,两边的皇帝对比真是不要太明显,蒙朝就完全是封建帝王的思想,不把百姓当人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