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1 / 1)

无限虐杀进化 一江秋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比一场,如果我输了,二话不说,立马走人!如果那个瘪三输了,也给老子滚蛋!老子不想再看到他!”

陈志阳越说越激动,心态已经失衡了。

周科长本来是想劝劝陈志阳的,但现在见劝也劝不住,索性说道:“那好,我现在就安排比一场。”

说着周科长打了几个电话,体育场那边就已经安排好了。

十分钟后,林亦来到了体育场。

那陈志阳一见林亦,见林亦最多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冷笑一声:“小学生也来参赛?笑死人了。”

林亦也知道这个消息对陈志阳打击很大,也就没有反击他。

陈志阳见林亦不说话,继续冷笑着道:“怎么了,小朋友,怂了?怂了就滚回家去喝奶!”

周科长见陈志阳越说越不像话,喝斥道:“陈志阳!你能不能冷静点?”

“不能!你叫我怎么冷静?我好好的参赛资格,就这样莫名其妙被这个小学生给拿走了,你让我怎么冷静?如果是你你能冷静吗?啊?我的周大科长?”

本来林亦也觉得有点对不起他,但他左一句小学生,右一句小朋友,把林亦的火也给逗起来了。

林亦冷笑一声,说道:“资格是自己挣来的,有实力就上,没实力就走开。多说无益,比过才知道。”

说着他已经走向了起跑线。

陈志阳也火了:“好,很好,用实力说话,我就喜欢这个。我还会怕你个小学生不成!”

说着也来到了起跑线。

周科长连连摇着头,叹了口气,对旁边录像的说道:“准备好了?”

录像的点了点头。

周科长举起了发令枪,叫道:“预备——”

陈志阳双手撑地,做好了起跑准备动作。

林亦则连准备动作都不做,就那么随随便便站着。

啪——

发令枪响。

陈志阳顿时如离弦之箭,向前飞奔而去。

当他上第一个栏时,余光看到旁边,连林亦的影子都没有。

他心里冷笑一声:小瘪三,想抢我的资格,趁早哪来的滚回哪去!

然而他心中的话刚说完,余光突然发现侧面有一个影子。

他心中一惊,连忙专心跨栏。

可是仅仅两个栏后,他余光中的人影已经越来越清楚——这表明林亦至少已经领先了他半米。

五个栏后,陈志阳的心已经跌落谷底。

他眼中的那个小瘪三,小学生,已经足足领先了他两米。

最终,林亦以12秒89,领先他八米的优势,越过了终点。

这一刻,陈志阳彻底懵了。

看着林亦的背影,听着周科长报出的“12秒89”的成绩,他整个人都懵了。

12秒89,这比刘向的12秒88的世界纪录只差着0.01秒。

陈志阳这些年来一直在努力,但是他最好的成绩,也才13秒01,从来没有跑进过13秒以内。现在这小子看起来平平无奇,竟然能跑出12秒89的成绩。老天不公啊!

他愣在那里,足足半分钟,都一动不动。

此时的他,沮丧、绝望、不甘的情绪夹杂在一起,但却唯独没有了愤怒。

谁也不怪,只怪自己技不如人。

周科长走过来,右手按在陈志阳肩膀上,说道:“陈志阳,我知道你难受。不过你要化难受为……”

一直愣着的陈志阳此时终于回过神来,没有理周科长,倒转头对林亦说道:“希望你不要让13亿人失望。”

说完,又叹了一口气,转身离去。

夕阳下,他的背影显得孤独而落寞。

正文 24 入选国家队

有了陈志阳的让步,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了很多。

第二天一早,京城市体育局就把林亦的资料和比赛录像都送到了国家体育局。

国家体育局的领导们看过之后,自然也都是又惊又喜。

当然,国家体育局的领导们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让林亦加入国家队的。他们又组织人手,对林亦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体测。

包括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50000米、10000米、标枪、铅球、铁饼和110米栏。

结果让所有人都震惊不已:

短跑自不必说,每一项都是世界级水平;

中长跑林亦竟然也达到了世界级水平,甚至在10000米测试时,还破了世界纪录。

甚至就连林亦以前几乎没怎么碰过的标枪、铅球和铁饼,都用很业余的姿势,扔出了世界纪录。

如果在以前,这些领导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一个人会在这么多项目里保持世界级水准。但是现在他们眼见为实,全都震惊不已。

他们当然不知道,林亦的身体经过强化,无论是速度还是力量都远超常人。

要做到这些,简直轻而易举。

不过他们知道的是,如果让林亦参加这么多比赛,那将会多拿很多奖牌。

那些欧美国家,一直讽刺中华没有田径运动员。林亦的出现,将会狠狠甩他们所有人的脸。

一想到这,这些领导们心中就激动不已。

国家体育总局的局长刘朋,当即拍板:“让林亦顶替这十二个项目里,那些实力较弱的运动员。”

总局局长一句话,下面谁敢不从。

他们连忙安排人手,整理好林亦和他要替换的运动员的资料,送到了奥委会。

奥委会相关工作人员接到国家体育总局送过来的资料,他们也是惊讶不已。

一般而言,离奥运会只剩下一个月,才更换运动员,这种事很少发生。就算是发生,也只是更换一两个项目而已。现在却直接要更换12个项目的运动员,这实在是太超乎常规。

这些工作人员也拿不了主意,只能将此事又呈报给当时的奥委会主席罗格。

罗格见到这些资料,开始也是震惊,随后就欣喜说道:“奥运会的精神就是更快、更高、更强。中华出现了这样一个全能型运动员,全世界都会为之震惊。这是人类突破自我,突破极限的最佳体现方式。这十二个项目更换的要求,全部批准!”

……

与此同时,林亦则忙得不可开交。

只剩下一个月时间了,他要和所有的教练进行接触,学习一些规则和技巧。

试想一下,十二个项目,一个其一练一个小时,都得十二个小时,中间还不能吃饭。

可想而知,林亦有多忙了。

不过他对其他项目都是稍微练一练,他最期待的,是晚上八点的跨栏训练。

因为跨栏训练时,他就可以见到刘向了。

这次进入的位面,拿金牌只是其次,见到刘向完成任务才是最重要的。

晚上八点还没到,林亦就先一步来到了训练场。

教练在一边指导,但他丝毫没听进去。

什么动作要领、呼吸技巧、六步上栏与五步栏之间的区别等等,他是一个字都没用上。

教练心里有气,心说让一个从来没练过的中学生来参加奥运会,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结果林亦跑了一遍,教练就不说话了。

林亦没用任何技巧,纯粹就是瞎跑,还跑出了12秒90的成绩。他这个教练还有什么可